山丹:祁连山下的“绿色春耕”

山丹:祁连山下的“绿色春耕”

山丹:祁连山下的“绿色春耕”

“地膜虽具有增温、保墒和抑制杂草生长等特点,但是滞留在土壤中,不仅阻碍了水分的渗透和土壤中空气的流通,而且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正常活动,降低土壤肥力,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为了减少地膜对土地面源和环境的污染,我们积极通过利益引导的方式让群众自觉捡拾地膜。”日前,记者来到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霍城镇采访时,当地农民群众正在积极通过回收废旧地膜兑换新地膜,开展新一年的春耕生产。近年来,霍城镇出台多项政策,大力引导群众采取使用可降解地膜、积极捡拾回收普通地膜等方式,减轻因使用地膜而产生的“白色污染”。

当前正值春耕时节,镇上紧紧抓住这一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关键时机,组织全镇各村开展了废旧地膜集中捡拾活动。

春来天渐暖,草木萌春动,大地万物醒,陌上农夫忙。霍城镇地处河西走廊腹地、祁连山脚下,是典型的西北冷凉山区气候,一直以来都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近年来,在深入贯彻、弘扬绿色发展理念的同时,霍城镇始终坚持积极探索突破传统农业束缚、提高群众收益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积极打造“一区一园三带两基地”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新格局,全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以前春耕群众忙着种植传统作物,如今大家都忙着栽植果树花卉、拆房修房,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镇党委、政府积极统筹规划各村制种、设施农业、特色林果、小杂粮等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对接引入龙头企业、优质品种和完善技术,使群众增收产业向优质化、专用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来源:新山丹

本期编辑:刘莉

责任编辑:马应举

审核:杨建刚

郑 重 声 明

版权归今日山丹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不得随意改变标题及内容。

山丹:祁连山下的“绿色春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