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人生的福氣,來源於認知突破之後的智慧

在《莊子》這一本書中,開篇就說:

菜根譚:人生的福氣,來源於認知突破之後的智慧

北溟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溟。南溟者,天池也。

這一段話的意思就是說:北海有一條魚,名字叫鯤,鯤的體長不知有幾千裡,變化為鳥,名字叫做鵬,鵬的背闊不知道有幾千裡,奮起而飛,翅膀就如天邊的雲,這隻鳥當海濤洶湧,颶風颳起時,就要遷往南海,那南海如同一個天然大池。

《莊子》在這一篇章中所表達的就是一種自由灑脫的精神和追求,逍遙自在的生活思想。

很多人定義這一篇文章的時候,都覺得莊子是用誇張的手法描寫了鯤鵬之大和行程之緣,而在莊子的思想和意境之中,大並非是一種大,而是一種超脫於當下世俗認知的修行。

人最好的狀態,是超脫於世俗當下,看到當下所執迷不悟的慾念,而莊子的這一種手法,就是用跳出當下侷限,擺脫井底之蛙思維的一種手法,來描述了真正逍遙的境界。

菜根譚:人生的福氣,來源於認知突破之後的智慧

我們要知道,自己人生所面臨的侷限性,知道自己人生的侷限才知道侷限之外的世界,這便是認知突破,智慧便由此而生。

一個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思維界限在哪裡,那麼他的一生都會深陷於其中無法自拔。

《菜根譚》有這樣一句話:

山河大地已屬微塵,而況塵中之塵;血肉之軀且歸泡影,而況影外之影.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

相對於宇宙空間來說,山河大地只是一粒塵埃,何況人類只是微塵中的微塵。而相對於宇宙時間來說,血肉之軀到頭來終歸是泡影,何況身外的權位名利,更是泡影中的泡影。

所以對於一個沒有至高智慧的人來說,不可能有一顆徹悟的心,來明白這種道理。

菜根譚:人生的福氣,來源於認知突破之後的智慧

人只有突破當下認知,才能看到侷限之外的智慧。

就好像一代文豪蘇東坡,仕途失意之後,一度沮喪的他儘管生活窘迫,但從未頹廢喪志,始終有一顆溫柔的詩人之心。

而正是因為他的灑脫,曠達處世的胸懷,才造就了更多彩的人生。

好像蘇軾在《前赤壁賦》之中所說: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人生的一切成就,包括你在某一個層面能夠生活得更好的根本,就是在於自己能有突破當下認知的智慧。

有這樣一句話,叫做:你永遠賺不到認知之外的利益。

不僅如此,我們還容易因為自己的認知侷限,而損失了更多的利益。

菜根譚:人生的福氣,來源於認知突破之後的智慧

因為你總是將自己的人生禁錮在某一個小的片面角度之中,這樣的人生談不上突破,談不上改變,只是在永遠被壓制著。

所以想要有所改變,首先就是突破自己的思維認知,塑造智慧,這便有一個好的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