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紅樓413」黛玉怎樣“淚盡而亡”

「風語紅樓413」黛玉怎樣“淚盡而亡”

喜歡請轉載和點贊!

關於林黛玉之死的,相對來說,比較令人信服的是“淚盡”說。淚盡說的證據是比較充分的。

「風語紅樓413」黛玉怎樣“淚盡而亡”

一來有脂硯齋的批語,所謂“淚盡而亡”;二來是有一首非常著名的紅樓夢曲《枉凝眉》。

但是,信服之餘,我還是有疑慮的。

首先,所謂“淚盡而亡”只是一種藝術性表達。拋開那些抒情性因素,我以為在“淚盡”和“死亡”之間是沒有必然聯繫的。難道,眼淚流盡就要死人嗎?我見到過也聽說過悲傷到流不出眼淚的,眼睛哭瞎的,可沒有聽說過由此死人的。因此,我懷疑脂硯齋那樣簡略的評語,是故意遺漏了什麼。

其次,就紅樓夢曲《枉凝眉》來說,整首詞也只是說賈寶玉和林黛玉相互愛慕,但情事終成幻影,林黛玉為此流淚,那淚水怎經得從秋流到冬,從春流到夏。這裡面確實隱含著林黛玉的淚水流盡的意思,但並沒有說林黛玉就因此而死呀。

不妨再來重溫一下這首美麗哀怨的詞: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風語紅樓413」黛玉怎樣“淚盡而亡”

這裡面確實沒有說林黛玉之死,也就是說林黛玉淚盡,雖然和她死亡有很大關係,但並沒有直接關係。其實,我們要探尋的是,她為什麼會淚盡?她為什麼死?

很顯然,不會因為淚盡而死去。

林黛玉為什麼流淚,有為父母早逝身世之嘆,有為和賈寶玉的誤解,有王夫人為首的王氏集團的擠兌,有金玉良緣陰謀的算計,有感懷傷世的情愫,有賈元春之死的憂慮,有賈母之死的悲傷等等。

這些,都會導致林黛玉不停的流淚,但絕對不會導致林黛玉之死。

導致林黛玉之死的唯一可能,就是賈母死後,王夫人擅自做主,矇蔽賈政,否定賈母暗定的、其實是明定的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婚事,就連賈璉心腹小廝興兒都知道,他向尤二姐介紹賈府情況時都說,再過兩三年,老太太就要為寶黛辦事。至於怎麼否定,因為小說八十回後部分的散失,不得而知,但大概的情況是可以推演出來的:

嚴格說來,林黛玉只是賈府外戚。因此,林黛玉的婚姻是可以不受賈母之死約束的。而賈寶玉不行,賈寶玉作為賈母嫡孫必須守孝三年。而這,正是王夫人的最好藉口。

「風語紅樓413」黛玉怎樣“淚盡而亡”

她以其實林黛玉已經十九歲,不能耽誤林姑娘為由,主張為林黛玉談婚論嫁,否則,三年之後,就太耽誤姑娘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藉口。其一,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感情在當時的社會明面上是不能承認的,是不能公開的,公開即為有傷風化,所以只能打折了牙齒往肚裡咽,誰也不能說破,不敢說破。而唯一能能說破的人已經不在了,那就是賈母。其二,賈政雖然知道賈母曾經的意思,但以賈政的為人,是不可能瞭解和體會賈寶玉和林黛玉的真摯情感的。而且,賈妃之死,賈政已預感到大禍不遠。他覺得不應該牽連林黛玉,有負林家重託。其三,從般配程度來說,賈政也認為不愛讀書的賈寶玉根本配不上優秀的外甥女林黛玉。所以,經過深思熟慮,賈政同意了王夫人主張。

因此,賈妃國孝一年期滿,王夫人就試探著為林黛玉找婆家了。這樣一來,即使這件事情是在小範圍商議,林黛玉的死期也就近了。理由:

其一,林黛玉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她很小來到賈府,一直生活在此,幾乎已經把這裡當成了家,現在,人家要她離開。其二,林黛玉會有一種被羞辱的感覺。她和賈寶玉的事情,賈府上下誰人不知?可是,現在,一切“心事終虛化”了,實際上之前的所有默許都被否定了,就好比一個女孩被解除了之前的婚約,恰似之前被解除婚約的張金哥和險些被解除婚約的薛寶琴。這對於林黛玉這樣的大家小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羞辱,她一下子便沒有任何面目面對賈府的任何人。她似乎只有和張金哥一樣以死抗爭了。其三,林黛玉感覺到她與賈寶玉的愛情婚姻是沒有希望了。此時,她的心已傷絕,淚也流盡。或者說,由於她和寶玉的婚事被否定,以黛玉的敏感和驕傲,她覺得自己已經沒有資格再為賈寶玉流淚。於是,她選擇了死。

於是,黛玉在一個冷月之夜,用一根絲絛,自縊於大觀園她曾經和寶玉共讀西廂之處,落紅陣之桃花樹,是謂《桃花行》。

「風語紅樓413」黛玉怎樣“淚盡而亡”

我以為,這才是“淚盡而亡”的簡略敘述所表達的真實而完整的意思,而不是簡單的理解為:因流盡眼淚而死亡,也就是哭死了。那樣的話,林黛玉就太窩囊了,太不自尊了,或者說,那就不是心高氣傲、冰清玉潔、目下無塵的林黛玉了!

編輯 / 配圖:李明劼

風之子:原名李明劼,《紅樓夢》研究者,新浪紅學名博。大學時代即發表文學論文二十餘萬字。著有《風語紅樓1風之子解讀紅樓夢》、《風語紅樓2香塵逝》、《風語紅樓3夢流年》。《風語紅樓4大廈傾》即將出版。

風之子開講啦!

(上喜馬拉雅搜索“風語紅樓"聽風之子講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