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一位抗倭民族英勇,功勞在戚繼光之上,卻冤死獄中

說到明朝嘉靖年間的抗倭英雄,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戚繼光。但是有這個一個人,單論抗倭功勞,應遠遠在戚繼光之上,但最後卻不得善終,冤死獄中。儘管後來朝廷給他平反恢復了榮譽,但是時至今日,仍有很多史學家對他評價並不高,他就是胡宗憲。

胡宗憲一生最大的亮點就是主持了東南沿海的抗倭鬥爭,無論是在膽略上還是在智謀上,胡宗憲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嘉靖年間,海盜猖獗,幾乎阻斷了大明王朝與海外的商貿聯繫,另外對沿海百姓常年侵擾不斷,民不聊生。倭寇成了大明王朝的一塊心病。

他本是一位抗倭民族英勇,功勞在戚繼光之上,卻冤死獄中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胡宗憲任浙江巡撫,朝廷對他給予厚望。胡宗憲也倍感責任重大,臨行前曾立下誓言:不安定東南,誓不回朝。上任後,胡宗憲整頓軍紀,通過各種措施使得沿海大明官兵軍紀嚴明、戰力驟增。後來胡宗憲又通過嚴嵩等人的推薦,成為兵部左侍郎,加直浙江總督。至此,胡宗憲可以任意調遣江南、江北、浙江等省重兵。但是,這裡也為胡宗憲最後的冤死埋下了伏筆。

手握兵權的胡宗憲有了大展宏圖的機會。他招攬群才,重用俞大遒、戚繼光等名將,並讓他們積極訓練各自的士兵。後來的戚家軍就是這樣在胡宗憲的全力支持下成為了一支具有超強戰鬥力的軍隊,在後來的抗倭戰鬥中,戚家軍也成為了主力軍。

他本是一位抗倭民族英勇,功勞在戚繼光之上,卻冤死獄中

在歷次的抗倭戰鬥中,很多次次都是敵眾我寡。但是胡宗憲毫無畏懼,親自督戰,置生死於不顧。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統帥風範。如果說具有超強的戰鬥力戚家軍,是抗倭勝利的必要條件。那麼,胡宗憲傑出的軍事天賦便是抗倭勝利的主要因素。因為很多的方針政策都是胡宗憲親自制定,數次的抗倭方案也是胡宗憲親自部署。

他本是一位抗倭民族英勇,功勞在戚繼光之上,卻冤死獄中

嘉靖四十一年,胡宗憲主持的抗倭鬥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胡宗憲擒汪直,殺徐海,浙江倭患平息,並開始剿滅附件等沿海倭寇。同年,以內閣首輔嚴嵩為首的嚴黨徹底倒臺,胡宗憲因是嚴嵩推薦任兵部左侍郎的原因也被牽連。

新任內閣首輔徐階以黨庇嚴嵩等十大罪狀彈劾胡宗憲。當時徐階等人勢力旺盛,胡宗憲雖然抗倭有功,但是百口莫辯。後來被押解回宮。好在最後有生殺大權的嘉靖帝念在其抗倭功勞,給了他一條生路,免其官職,讓其回了安徽老家。

他本是一位抗倭民族英勇,功勞在戚繼光之上,卻冤死獄中

胡宗憲帶著不甘回到了安徽老家,準備安享晚年。但是政黨之爭哪有那麼簡單可以擺脫牽連。兩年後,胡宗憲又以"假擬聖旨"的罪名入獄。獄中胡宗憲寫下萬言的《辯誣疏》,為自己進行辯解。可是這份辯解書可能就沒有傳到嘉靖帝手裡,以至於遲遲沒有迴音。胡宗憲不堪忍受,於是在獄中寫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的詩句後自殺身亡。時年五十四歲。隆慶六年,朝廷為其平反。萬曆時,追諡襄懋。

他本是一位抗倭民族英勇,功勞在戚繼光之上,卻冤死獄中

胡宗憲冤案,雖然後來得到的朝廷的平反,也恢復了名譽,但是後來的幾百年間都沒有得到歷史學家真正的重視。很多人對他的評價任然在攀附嚴黨等討論之上。以至於幾百年間英明不彰,清史蒙塵。人們對他的誤解也從來都沒有真正的解開。

胡宗憲統帥三軍,消滅了倭患。讓大明海運得以暢通。更讓生活在沿海的平民脫離水深火熱的匪患之中。保住了大明的半壁江山。與後來史學界有個說法:"不是於、胡雙少保,大明終做小朝廷"。這裡的於是"於"是大明"土木之變"的于謙,"胡"就是抗倭英雄胡宗憲。

他本是一位抗倭民族英勇,功勞在戚繼光之上,卻冤死獄中

​胡宗憲只是大明王朝黨派鬥爭的犧牲品。有人說他確實是在嚴嵩的提攜下獲得重要兵權的。但是卻忽略掉胡宗憲手握的兵權,打的是倭寇,強的是明軍。護的是大明百姓,揚的是大明國威。何罪之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