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最初是被书的封面所吸引,少女静静地站在那里,好像要诉说着什么,尤其是她的眼睛带着难以名状的魔力。我猜这一定是个很有趣的故事,所以就一口气读完了这本《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后来查找资料,才了解到书的封面其实是一副非常有名的画,和小说同名,叫《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幅画是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的经典之作,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齐名。小说家特雷西根据这幅画,虚构了一个女仆和画家的暧昧故事。小说后来也被拍成了电影,斯佳丽饰演女主葛丽叶。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小说情节很简单,讲的是女仆和画家的暧昧故事。少女葛丽叶家境贫寒,父亲在工作中发生意外,眼睛失明只能卧床在家,于是把女儿葛丽叶被送到画家家里做女仆。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葛丽叶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她心思细腻,对周遭的一切都高度敏感,对绘画也有一定的天赋。画家呢,就是一个油腻的中年大叔,而且还是个渣男。可是在葛丽叶的眼里,他颇有才华。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小说是站在葛丽叶的视角,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这个暧昧故事。文笔非常细腻,少女的敏感心思,对爱情的憧憬,对画家的暗恋,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被带入到整个故事里。读完小说,仿佛故事是自己的,是自己和画家暧昧来暧昧去。当然,你觉得现实中的自己肯定不会那么傻去爱上画家这个人渣,可是读小说的时候,你觉得自己就是葛丽叶,心甘情愿被画家引诱。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单单就小说而言,故事很简单,没有跌宕起伏,流畅到你觉得这就是一段普通的出轨故事。结尾也是平淡的,画家继续搂着老婆孩子过日子,少女葛丽叶嫁给了卖肉的小伙。那段藏在心中的往事,再也掀不起涟漪。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但小说最出彩的是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尤其是对女主葛丽叶的描写。从葛丽叶一出场切菜的细节描写,到初入画家家里的紧张局促,面对女主人和调皮小鬼的隐忍与淡定,遇到画家时的紧张局促、充满暧昧的对视,和卖肉小伙在一起时又是另一种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欢乐。全篇小说,葛丽叶的语言描写并不多,全靠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葛丽叶的小心思不仅撑起了整个人物,还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这样的写作功底十分了得。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再来说说故事本身,少女葛利叶和已婚画家到底有没有爱情?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年龄和阅历的不同,让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上存在差异。在读这本小说时,不同的读者对这一问题也会存在不同的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答案的背后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他们的爱情观。


十七八岁的少女,一定觉得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葛丽叶爱的隐忍,画家爱的无奈,女主人就是小心眼,熊孩子干脆去死。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已婚妇女看完后心里炸了毛,该死的白莲花,勾引人家老公还说那是爱情,小三可耻,男人也不是好东西。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等到儿孙绕膝,与世无争,经历了生活磨难,也有过辉煌灿烂,但最终都归于平静的年纪,大概会有另一种解读。少女和画家并不合适,即使少女能看懂画家的画,即使因为美貌和才华有过心灵的共鸣。至于画家和妻子,婚后生活平淡怎么了,不懂他的画也没什么大不了。人生太复杂,并不是爱情至上的。更重要的是,生活处处有遗憾,通透的人更能拥抱这种不完美。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对于我个人而言,少女是爱画家大叔的,她凝望画家的眼神是不一样的。正因为她爱他,才会帮他准备颜料,差点被小鬼陷害偷了女主人的梳子;她会答应画家的无理要求,做他的女模特,即使不愿意露出头发;甚至为了戴上那串耳环,忍痛打耳洞,她一边流泪一边听从画家的吩咐摆pose。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可同样的,少女自己心里也知道,自己和画家并不合适,不只是是因为画家是有妇之夫,还生了那么多孩子;也不仅仅是因为她是家境贫寒的女仆,他是才华横溢的画家;更重要的是,葛丽叶也不确定画家是不是爱她的。虽然葛丽叶被陷害时,画家出手相助;尽管大色狼商人要玷污葛丽叶时,画家化解了危机;甚至画家还联合丈母娘偷来老婆的珍珠给葛丽叶。可是这一切,葛丽叶都不能当成画家爱自己的证据。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所以她才没有拒绝卖肉小伙的追求,和他桥边约会,陪他压马路,被误解时找他解释,也允许他的亲吻。葛丽叶在心里也觉得自己应该嫁给卖肉小伙,因为他们才是门当户对。这也是很多读者讨厌葛丽叶的原因,说她白莲花,脚踏两只船。在某种程度上,我也讨厌女主。可从另一方面来讲,爱情是不讲道理的,人又是自私的。反正成人的世界里,都是后果自负,只是葛丽叶没有资格冒险。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里的卡秋莎相比,葛丽叶是幸运的。画家只是引诱葛丽叶爱上他,并没有对她的爱有所回应。卡秋莎就不同了,和主人的侄子发生关系并且怀孕,丢了工作,沦为妓女,还被人陷害入狱,开始了一生悲惨凄凉的生活。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来说说这个画家吧,我的评价只有两个字:人渣。说到这里,突然记起大学时候,室友给我听的一首网络歌曲,说的是大龄文艺女青年王小姐嫁不出去的原因,里面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

大龄文艺女青年

  该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不是也该找个搞艺术的

  这样就比较合适呢

  可是搞艺术的男青年

  有一部分只爱他的艺术

  还有极少部分搞艺术的男青年

  搞艺术是为了搞姑娘

  搞姑娘又不只搞她一个

  嫁给他干什么呢

  搞姑娘又不只搞她一个

  奶奶奶奶奶奶的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深爱


我当时就对这首歌的作者佩服得五体投地,“搞艺术是为了搞姑娘”这句话绝了,更扎心的是“搞姑娘又不是只搞她一个”。


艺术家的世界很难懂,所以珍爱生命,远离画家。在这一点上,葛丽叶虽然走过弯路,却也能及时回头。


没有一个已婚男人值得少女们深爱,尤其是当他还是个搞艺术的大叔。


这个故事也同样告诉我们,不要错把暧昧当爱情,有些人不要招惹,否则会玩火上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