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和我預期的主旋律不一樣

“一部電影,一部小說或者一部藝術文學作品,它迷住我們的時候,從來不是以它們的主題迷住我們,從來不是以它們的意義迷住我們,而一定是它的迷人的、富於質感的、建築在特定的藝術媒介和藝術媒介所決定的語言特質之上的一種表述。”電影研究大師戴錦華這樣談電影的魅力。

在《我和我的祖國》裡,電影的主題和表達的方式達到了完美的統一。在祖國七十華誕之際,正值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被閱兵式和滿街的五星紅旗點燃,《我和我的祖國》在院線上映。

《我和我的祖國》不是採用傳統說教方式的宣傳片,但它卻因此更能打動老百姓的柔軟內心。


《我和我的祖國》,和我預期的主旋律不一樣


宏片鉅製,主題內容的取捨至關重要。

這部影片要呈現祖國建國七十年來的大事件,選擇哪些點哪些人物最重要。七十年,該有多少重大事件值得記錄,它選擇了七個段落八件事:1949年的開國大典、1964年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1984年的中國女排世界大賽三連冠、1997年的香港迴歸、2008年奧運會、2016年的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成功著陸、2015年和2017年的兩次閱兵式。

七個段落八大事件,其間有多少個日子值得書寫,它選擇了七天,這七天又有多少秒,它選擇了其中幾秒。

我沒有想到開國大典這麼重大這麼嚴肅的事,居然是從一個電動升旗裝置設計師的角度去表達,而且還是用黃渤這樣的喜慶演員。這次黃渤依然搞笑,卻讓觀眾笑中含淚。他用他的方言和極富表現力的表情和動作,表達著設計師林治遠的高度責任心和極強的愛國心。林治遠是開國大典中重要人員之一,但他也只是一個工作人員,警衛在清場後都不會特批他入場。可以說,這部影片第一次將觀眾真情實感地帶入慶典現場,原來單單升國旗這件事情就有這麼多的事要做。我們多少次看到過升國旗,卻從沒有想過國旗怎麼能保證分毫不差地準時升起。我們也從中看到,當時,祖國人民是怎樣用自己的行動表達著對新中國的熱愛。


《我和我的祖國》,和我預期的主旋律不一樣


入情入心,表達視角很重要。

我預期的主旋律,總是從上面俯看下方,高傲得我昂起頭也不能看完全。這次的主旋律表達視角有點不一樣。中國女排奪得世界三連冠這樣的大事,居然不是從郎平的角度,也不是從任何女排隊員的角度,而是從一個孩子的角度,而且還是與女排沒有任何直接聯繫的,是個一心動著心思追小女孩的乒乓球隊小屁孩。表達的主場也不是比賽現場,也不是訓練場,而是街頭巷子裡,奪冠這件事情還是從黑白電視中獲知。


《我和我的祖國》,和我預期的主旋律不一樣


不得不說,這個表達有點特別,街坊鄰居擠在巷子裡看女排奪冠的比賽,小屁孩就是保證讓街坊們看到電視轉播的關鍵“人物”。

神舟返回艙著成功著陸這個大事件,也不是從航空員的角度,不是從指揮員的角度,而是從草原上兩個不良少年的角度。如果說前面幾部分中,幾個人物雖然不是大事件中的知名人物,但至少與大事件有直接間接聯繫,這次的兩個少年與大事件完全無關。若一定要說有關係,那就是少年們親眼目睹這次事件後世界觀人生觀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我和我的祖國》,和我預期的主旋律不一樣


恰恰是這個篇章,被網友認為是整部影片中的敗筆。我覺得還好,不是減分項。這兩個少年,是以觀眾的身份被代入電影中,他們成為觀眾的眼睛,騎著駿馬跟著前輩出發,去看神舟著陸,看白晝流星,看自己的命運怎樣因為這次事件而改變,而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多少人因為這樣的事件命運被改變。

七個篇章八大事件,其實又不止八大事件,奧運會篇章裡還有汶川大地震,女排三連冠篇章裡還有中國女排再次奪冠,只是原來的隊員郎平現在成為了教練……


《我和我的祖國》,和我預期的主旋律不一樣


人物眾多,演員的鏡頭取捨至關重要。

這部影片再次動用了大批量的資深演員,我擔心又是走馬觀花數明星集卡片。還好,明星走秀不是最主要的目標,用心表演才是他們正在做的事。張譯和任素汐是片中我最看好的一對。任素汐在公汽上質問張譯那一場,將怨恨中夾雜著愛意的情懷錶達得淋漓盡致,不愧是話劇出身的演員。張譯在多個場合中的不同表現,都是用心的,尤其是面對任素汐時戴著口罩的眼神流轉,精準到位。


《我和我的祖國》,和我預期的主旋律不一樣


電影時間總是寶貴,每一個鏡頭都必須精準,每一秒每一分每一幀都必須完美。155分鐘在電影史上不算最長卻也足夠長,但這次155分鐘結束,觀眾好像還未從激盪的情緒中醒過來,沒有座位啪嗒作響的聲音,沒有孩子的喊叫聲。反倒是,電影結束,燈響起,全場觀眾和著電影中的旋律,一齊唱響《我和我的祖國》,直至演員表工作人員表出現,觀眾都遲遲不肯離去。


《我和我的祖國》,和我預期的主旋律不一樣


今年國慶期間三部大片齊登場,《我和我的祖國》將是最閃亮的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