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出自什麼樣的背景?

明白哥


《論語》子曰:

“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史記孔子世家》子曰卻不同,無“五十”,也無“無大過矣”,而是,子曰:

“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朱自清考證:

《論語》裡雖有“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的話,但另一本子作“五十以學,亦可以無大過矣”,所以這句話是很可疑的。

古代文章用手工抄寫,又無標點符號,亦、易,同音,“亦”故意寫成“易”,變成孔子學《易》,也是有可能的。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序《彖》、《系》、《象》、《文言》、《說卦》,即《易大傳》,現稱《易傳》。

《史記》,孔子傳《易》,一代傳一代,傳到西漢楊何,司馬遷受《易》於楊何。可見司馬遷對《易經》和《易傳》都十分熟悉。但是,道行《易傳》比司馬遷記的《易傳》多出《序卦》、《朵卦》兩篇。可見,多出的兩篇,是西漢之後加上去的。

不僅如此,七十年代出土馬王堆西漢《周易》,《易經》與《易傳》都大不相同。

帛書《易傳》包括,《二三子問》、《系》、《衷》、《要》、《繆和》、《昭力》。其中,僅《系》篇名同,但文字不同。如,不是“太極”生兩儀,而是“大恆”生兩儀,不是兩儀生“四象”,而是兩儀生“四馬”。凡“象”字皆為“馬”。無《象》篇也無“象”字,也就不存在“乾為天、坤為地”之象。

同一個孔子,怎麼可能為兩本不同的《易經》作兩套不同的《易傳》?


有話少說


關於孔子提出“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的背景探討

一、原 文: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二、釋 文:孔子說:“再給我幾年時間,到五十歲學習《易》,我便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

三、今 解:《易經》為群經之首,是中華智慧的集大成者,要讀《易》需要有智慧和閱歷,否則無法瞭解《易》的真諦。知識需要時間來感悟,不論何時都不要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感受到知識的魅力。

四、語出背景:

孔子說這話的年齡是在五十歲之前,因為自己尚未到知天命之年,又因為自己沒有系統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易經》,以至於自己會犯很多大的錯誤。

如果是這樣來理解的話,未免太過字面了。況且這個“加”字是否是增加的意思呢?

孔子的學習態度是:“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怎麼又會明知學習《易經》會使自己少犯錯誤卻要再推遲幾年,一定要等到五十歲才去學習呢?

在讀《史記》時,發現《史記》中記載的就不是“加”字,而是“假”。

如此一來就豁然開朗了。假,古時也有假借、借的意思,借又有借來(增加)和借走(減少)的解釋,那麼在這裡就是借走、減少的意思了。

回到原文中來,就是孔子實際上說這話的年齡應該是在五十歲以上了,而非五十歲以內。

另外,還有一個證據可以表明,孔子說這話的時間是在五十歲之後。

孔子被逐出魯國是在他五十五歲那年,因為定公的昏庸無能和三桓的打壓排擠,孔子被迫離開魯國,而開始周遊列國。

實際上,孔子在擔任魯國大司寇期間,大刀闊斧的改革,甚至與三桓針鋒相對的開展了“隳三都”的運動,從而將自己置於不利的局面。

於是,在周遊列國的途中,孔子也會不斷的反思和反省自己過去的思想和行為。

而司馬遷在《史記》中更是把這個時間理解為晚年之時,也就是孔子回到魯國,七十歲左右了,不再問政事之事了,已而,潛心研讀《易經》而發出的這樣一句感慨。

其實,孔子在自己私學教授的五經六藝中,就有《易經》,也就是說,孔子學習和傳授《易經》並不是五十歲以後,更不是在其晚年之時。

而孔子發出:“如果再讓我年輕幾歲,在五十歲時學習《易經》,我就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

應該是孔子放棄了所有的念頭而潛心學習《易經》之後,發現自己對《易經》的理解其實太過表面,僅僅是把它看成是一部占卜用的工具書罷了。

而為了讓後世能夠讀懂《易經》,夫子加上了十篇批註,以此,來引導後世,而將《易經》更加深刻的道理和對人生的指導發揚光大。


驛客


子曰:“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夫子這句話記載在《論說·述而》裡,意思是(上天)借給我幾年時間,能讓我在五十歲之前就研讀《周易》,那麼我就不會有大的過錯了。對於此句的解讀歷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不怕有過,就怕不敢直面。孔子愛《易》,贊易極高;孔子又能自省,對過往能反思,並不怕承認錯誤。孔子與弟子們的關係融洽,他並不隱晦掩飾自己,在弟子面前承認過錯也符合夫子風格。

孔子自己說,“五十而知天命”,可見他把學《易》和“知天命”聯繫在一起。他主張認真研究《易》,是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於“天道”。《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讀《易》,韋編三絕”。他非常喜歡讀《周易》,曾把穿竹簡的皮條翻斷了很多次。《易傳》是一部戰國時期解說和發揮《易經》的論文集,其學說就是本於孔子,具體成於孔子後學之手。《易傳》共7種10篇,它們是《彖(tuàn)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繫辭傳》上下角、《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自漢代起,它們又被稱為“十翼”。

何晏注:《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年五十而知天命,以知命之年讀至命之書,故可以無大過。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言大過而不言小過,是聖人猶未敢言小過之必無也。

孔子是五十歲學易嗎?我認為不是。以“大過”來理解,並不是謙詞,而是孔子的實話,孔子五十歲以後可能有犯大過(可能是與季氏的關係處理,或墮三都的時機及尺度,或其他),所以有悔意,感嘆學《易》遲了,感嘆要早點學就好了,要是在五十歲開始學《易》的話就不會發生後面的大過了。

孔子說這話是什麼時候?我認為是孔子年老時,七十歲上下。孔子是這個時候開始學《易》嗎?我認為不是,孔子年輕時應學過,只是未深學;到了六十上下的年齡或五十七八,開始深學,發現易的學問非常大,學了幾年,越發感嘆,到了七十歲左右的年齡便說了這話。孔子說,周易是一門非常好的學問,我後悔太遲鑽研它了,假若讓我早學(指的是深學,最初的學應是在青年時)幾年,五十歲左右開始學,則到五十五六歲從政時用周易的學問處理問題,就不會有大過了,未早學真是可惜啊。

可以想象,憑著孔子的好學精神,即使孔子再活上十年八載,隨著精神境界的進一步提升和他對自我的更高要求,這種感慨仍將不斷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