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不知名的茶山——重慶江津同福村燕尾山之旅

明前茶,指的是清明前的茶;雨前茶,指的是穀雨前的茶。清明連穀雨期間,茶葉很好,茶山也最美。

選一個“不風不雨正晴和”的日子,找一個人少、空氣好、風景優美的茶山,“一杯香茗坐其間”,便可消磨半日。

我們選擇的是重慶江津同福村的燕尾山。燕尾山在導航上搜不到,但能搜到江津區珞璜鎮同福村,這座茶山只有當地人熟知,很少有遊客到來。

一處不知名的茶山——重慶江津同福村燕尾山之旅

圖1 燕尾山是一座茶山

如今的鄉村真的是太美好了,我們先開車到同福村的趕場地方,停車問路的時候,左看右看都是鄉村風光大片,藍色天空下,是賞心悅目的層層梯田、綠色莊稼。

一處不知名的茶山——重慶江津同福村燕尾山之旅

圖2 公路一側鄉村風光

鄉村裡,隨處可見洋槐花、油桐花、刺桐花,特別是在一條小徑的兩側全是高大的洋槐樹,花開正茂。有個閒心,可以將洋槐花做成菜餚。

一處不知名的茶山——重慶江津同福村燕尾山之旅

圖3 小徑兩側是高大洋槐樹

同福村家家戶戶的屋前屋後,田間、小路、坡上,甚至公路邊上都種植櫻桃。我們去的時候正好趕上第一波櫻桃開始成熟,玲瓏剔透的紅櫻桃不多,但實在太吸引人了。我們想買一點,那戶農家的主人說:“這是種來自己吃的,你們喜歡就自己摘來吃,不賣的。”

一處不知名的茶山——重慶江津同福村燕尾山之旅

圖4 玲瓏剔透的紅櫻桃

為什麼說鄉村太美好,我們這樣一路玩著去,差點忘了今天的主題——登茶山。茶山,顧名思義,就是生長有茶樹的山坡。茶山環境都很好,因為茶樹多生長在山區,山多林密,雲遮霧繞,這樣的地方往往才利於茶樹的生長。

茶山美不美,主要是看茶山種得是否齊整。種植茶樹有嚴格標準:以等高水平線築梯壁,行距1.5米;合理密植,叢距0.33米,不留一點兒縫隙;茶樹高度不超過1.2米,方便採摘。茶樹擠擠挨挨、整整齊齊,從山腳盤繞到山頂,滿足強迫症的嗜好。

一處不知名的茶山——重慶江津同福村燕尾山之旅

圖5 整齊劃一的茶樹

放眼望去,漫山的茶樹都是濃淡相宜的綠色。有的茶樹長出了嫩芽,肥厚柔韌、淡綠新鮮。最好的茶葉是一芽一葉,僅有芽,營養物質不夠豐富,葉多,則老梗多,所以採摘茶葉貴在及時。

一處不知名的茶山——重慶江津同福村燕尾山之旅

圖6 茶樹嫩葉

茶山一般偏南坡,再加上茶樹高度不超過1.2米,真是吸取天地之靈氣。我們穿行其中,就是吸收天地之熱氣。陽光直射山坡,風靜雲止,怎一個“熱”字了得,所以登茶山一定要防曬。茶樹是常綠木本植物,除了夏天不來登山,其他季節都可以。

茶山阡陌縱橫,不要擔心找不到登山步道。為了方便採摘,橫向茶樹間距為1.5米,一個人穿行完全沒問題;為了方便運輸,縱向有硬化路面,找到縱向的入口,順著小路就能步步向上。

一處不知名的茶山——重慶江津同福村燕尾山之旅

圖7 茶山阡陌縱橫

我們仰望茶山,只見漫山遍野的茶樹茁壯青翠,橫向看過去挨挨擠擠,縱向望上去層層疊疊,依山勢輔滿整個高山,直至蔚藍的天空和綠色的茶山融為一體,宛如一幅清新美麗的風景畫。

一處不知名的茶山——重慶江津同福村燕尾山之旅

圖8 蔚藍的天空和綠色的茶山融為一體

俗話說,高山雲霧出好茶。這就需要幾個條件:高度適中的山區、雨量充沛、雲霧多、光照不強不弱,為了讓茶樹有良好的生長環境,一般在茶山周圍營造防護林。

我們越往上走,越來越陡,到達山頂才發現四周不僅有蔥蔥蘢蘢的密林,還有綿延不絕的高山,為茶山豎起了天然屏障。我們一走進密林,遮陰了,涼風吹來了,太舒服了。

一處不知名的茶山——重慶江津同福村燕尾山之旅

圖9 進入高山密林

到達山頂,視野開闊,可俯瞰幽深山谷、可遠眺巍巍高山,目之所及滿目青翠。高山密林裡很靜寂,也看不見山下忙碌的茶農。由於此處不是旅遊景點,過於靜寂的環境讓人有些不適應,於是我們開始返程。

一處不知名的茶山——重慶江津同福村燕尾山之旅

圖10 燕尾山山頂處的風光

下山的時候,正好俯瞰青山碧水,山是燕尾山,湖是燕尾湖,山坡上翠綠油亮的茶樹整齊排列到湖邊,一湖波光瀲灩的碧水似鏡面環繞茶山,有山有湖,風景極美。


一處不知名的茶山——重慶江津同福村燕尾山之旅

圖11 有山有湖的好風景

往下看,在視覺上形成錯覺,梯壁消失了,只見山坡好像鋪了一層綠色地毯,一直鋪到湖面,非常壯觀。

一處不知名的茶山——重慶江津同福村燕尾山之旅

圖12 茶樹像給山坡鋪上了綠色地毯

僅就燕尾山、燕尾湖的風光來說,景觀還是比較單一,配套設施也沒有,遊客很少,本地人來玩的比較多。如果愛好純粹的鄉村風光,一山一湖,可登山可垂釣,還是很有樂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