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朋友众多,交往最密切的人却是他

名满天下,风华绝代,交游甚广的大诗人李白,他的朋友自然是遍布天下的。

深冬,大雪纷纷,朔风凛凛。

历阳县丞王历阳立在风雪中,恭恭敬敬地等找自己的偶像朋友李白光临。远处一人一马疾驰而来,不一会,身穿紫衣,腰悬宝剑的李白便笑脸盈盈的站在王历阳面前。

窗外大雪如鹅毛,室内美酒清且醇。

坐在上座的李白“一杯一杯复一杯”,但王历阳滴酒不饮。

李白不高兴了,请我来喝酒,你却不喝,岂有此理。李白知道王历阳崇拜陶渊明,便吟诗一首: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虽然会弹琴,也在了五棵柳树,但不饮酒岂不辜负了陶渊明。

正因为是好朋友,句句戳到王历阳的心坎。

你以为这就完了,错!李白说:没完。

《醉后赠王历阳》

书秃千兔毫,诗裁两牛腰。

笔踪起龙虎,舞袖拂云霄。

双歌二胡姬,更奏远清朝。

举酒挑朔雪,从君不相饶。

啥意思?

意思就是我喝醉了也不放过你,虽然我喝醉了,但你喝多少,我就喝多少。

只有好朋友,才会这么实在。

王屋山有志青年魏颢从王屋山出发,一路跋山涉水,寻觅李白。在历尽波折之后,终于在广陵追上了李白。

终于追上你,还好我没放弃。

尽管历时半年,行程三千多里,在见到李白的那一刻,魏颢觉得值。

魏颢双手献上自己的《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君抱碧海珠,我怀蓝田玉。各称希代宝,万里遥相烛。

......

君游早晚还,勿久风尘间。此别未远别,秋期到仙山。

李白大为感动,引为知己。写了一百二十韵的长诗《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以赠别。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李白对魏颢说:“你以后有了出息,不要忘了我和我的孩子明月奴,还有你可以把我的诗编成集子”。

魏颢没有让李白失望,他后来考中进士,帮助明月奴,还果真编成《李翰林集序》,完成李白对他的重托。

有一种朋友,虽相聚不多,却值得托付。

李白还有一个好朋友叫王汉阳,两人关系很好,由李白写给他的诗可以看出。

《早春寄王汉阳》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春天来了,梅花依旧开放,柳枝初现嫩黄,河中碧波荡漾,我已经打扫干净一块石头,就等你来开怀畅饮了。

《醉题王汉阳厅》

我似鹧鸪鸟,

南迁懒北飞。

时寻汉阳令,

取醉月中归。

我们又在一块喝酒了,喝醉之后我乘着月色回去。

能有一个一块喝酒,一块谈天,一块疯的朋友是一件幸福的事啊!

李白朋友众多,交往最密切的人却是他

桃花潭

说到酒,有个人笑了,我们这儿不但有万家酒店,还有十里荷花,白兄,约吗?

“约!”

有酒的地方怎么可能没有李白,况且还有桃花。

李白快马加鞭,很快到了泾川汪伦家。

汪伦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原来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李白大笑。

李白和汪伦虽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相当投缘。汪伦的热情招待,令李白很感动,在泾川游玩期间,李白曾写诗送给王伦。

我住在你的别墅里,你热情招待我,我很感动,我感到了你的深情厚谊。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过了一段时间,李白就要告别了,坐在船上,正要出发,李白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了歌声。原来是汪伦在为李白送行,那时那景,让李白感慨万千,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脱口而出: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个善意的谎言,流传了一个优美的故事,也成就了两个知心之交。

开元二十七年(739)秋,巴陵。

江畔。舟中。

被贬岭南的王昌龄和游历天下的,蹭蹬未遇的李白在巴陵相遇。

两人素未谋面,但神交已久,一见如故。然后推杯换盏,谈古论今,相见恨晚。几天的相聚,却已是故交。临别,王昌龄写了一首诗送给李白。

巴陵送李十二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通篇肃杀秋景,外人看不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但李白明白,这是朋友在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告诉自己:“长安难见,功名如水”。

但此时的李白虽然明白,却听不进去。朋友的心意领了,但我还想却闯闯。

就此别过,一晃就是十年。

天宝八载(749)春,李白听到一个消息,好朋友王昌龄被贬了。

罪名居然是“不护细行”,这是奸相李林甫定的罪名,和“莫须有”如出一辙。真让人 “呵呵”了。

这十年的时间,李白经历了奉诏入京,供奉翰林,赐金放还等丰富人生,更深刻体会到了王昌龄所说的“长安难见,功名如水”的意思,思想也更成熟,对朋友也无比思念。

彼时,李白正在扬州游历,他一挥而就那首著名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扬州花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好朋友就是虽身在天涯,但我的心紧紧跟着你。

李白朋友众多,交往最密切的人却是他

李白不见王昌龄,心却随他去了夜郎。李白的另一个朋友好久不见李白,但给他写了一首诗《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这个人就是李白的小迷弟杜甫。

杜甫一生给自己的偶像李白写了十几首诗:

《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冬日有怀李白》: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梦李白》: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

真可谓“小弟对你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作为老大哥的李白,也有诗相赠杜甫: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有时还跟小弟开开玩笑:

《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

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

总为从前作诗苦。

写诗不要那么辛苦啊,瞧你瘦的哦。

虽然没写那么多的诗给杜甫,但朋友情谊一望便知。

李白朋友众多,交往最密切的人却是他

饮中八仙歌

对杜甫这样的小迷弟,李白自是可以调侃一下,但对另一个人,李白从没想过,那个人就是——贺知章。

公元742年,在长安紫极宫,贺知章第一次见到李白,就称其为“谪仙人”。

“金龟换酒” 的故事早已是耳熟能详。

两人还有一个共同之处——爱喝酒,且酒量大,这一点杜甫可以为证,他的《饮中八仙歌》就是证明。

除此之外,八十几岁高龄的贺知章还对李白有知遇之恩——把李白推荐给玄宗皇帝就有贺知章的一份功劳。

对于这样一位长辈、前辈,李白除了尊敬就是敬仰,那会调侃?

两人在长安谈诗,饮酒,结为忘年交。

744年,八十六岁的贺知章告老怀乡,李白依依不舍,写诗相赠:

《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

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

应写黄庭换白鹅。

回乡之后不久,贺知章就去世了。后来,李白来到会稽时,首先去吊唁贺知章,并写诗悼念这位忘年之交:

《对酒忆贺监》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忘年之交,可遇不可求。

李白朋友众多,交往最密切的人却是他

黄鹤楼

李白还有一位比他大十二岁的朋友,虽不是忘年交,却是李白偶像级别的朋友,可以说李白就是他的一个粉丝,这人就是——孟浩然。

那时的李白名气还是不是很大,而孟浩然已是天下皆知。

李白拜访孟浩然,在他家中谈诗论文,评古论今。

孟浩然的人品、学识、性情很让李白敬佩,而孟浩然也很赏识李白,两人饮酒游玩,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一次李白听说孟浩然将要去广陵,特地赶去江夏送行,并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十年之后,这对好朋友再次相聚,满怀对好友的崇敬,李白写下《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这是李白的心声啊!有个偶像朋友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在诸多朋友中,有一个人和李白关系特别密切。他们交往二十二年之久,其时间之长,几乎无人可比。李白写给他的诗多达十几首(脑补一下杜甫的表情),交情之深,可窥一斑。

此人是谁?

李白曾经在那首著名的《将进酒》中提到过两个人——“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他就是其中的“丹丘生”——元丹丘。

看看李白给他写的诗: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

元夫子啊,我把你看成为异姓兄弟,天伦相恰。这感情,杠杠的。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离居在咸阳,三见秦草绿。”

你居住在咸阳,我们已经三年没见面了,好想念你啊!

《闻丹丘子营石门幽居》:“畴昔在嵩阳,同衾卧羲皇。”

我们以前在嵩阳的时候,同盖一条被子。这容易使人想起李白和杜甫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元丹丘啊,你就是个不死的神仙,也是我的追求。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故人契嵩颍,高义炳丹雘。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

老朋友元丹丘素来住在嵩山与颍水,高尚的道行连皇家都知道。不与尘世来往,断绝俗风骚扰,自言山林中人。

……

李白和元丹丘关系密切,除了两个人志趣相投之外,还因为李白的两一个身份

——道士。李白是一个虔诚的道教徒,并加入道教。

李白通过元丹丘而结识了当时道教中的“女杰”玉真公主,并与元丹丘、元演先后在随州著名道士胡紫阳处“谈玄”。

后来李白被玄宗皇帝召见,也和元丹丘有很大关系。

原来他们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朋友。

人生一二知己足矣,拥有这么多好朋友的李白无疑是幸福的。作为李白的朋友,他们同样也是幸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