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宁古塔:官员的噩梦,流放者的土地

清朝的宫廷剧,总是有犯人被皇帝流放宁古塔,就是很好奇,这个地方是有多凄凉,可以放置犯人,于是上网了解一下,才知道原来这个地方是黑龙江省宁安市。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有六个兄弟在这里住过,而这六个人可能还与后来的清室攀得上远亲。

清朝的宁古塔:官员的噩梦,流放者的土地


在清朝的上百年间有多少犯人的判决书上写着:流放宁古塔。在东北三省最冷的市中,它也可以排上号了,宁古塔常年冰封。王家祯《研堂见闻杂录》称“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吴兆骞在给其母的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方拱干曾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这里的气温一般人是承受不了,何况是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大人及亲属们,我想他们作为犯人平日里劳作是避免不了的,再加上天气那么冷,食物也一定是邦邦硬了吧。在现今社会中保暖的衣物百十种都抵挡不住严寒,何况是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里并且还犯罪的情况下,过的有多凄惨也是可以想象出来的。更不用说在这上千里流放的道路上,交通工具肯定没有,只能是徒步,心情沮丧,饥寒交迫,在这恶劣的情况下有多少犯人是死在路上。对于能活着到达流放的人,估计他们是羡慕那些死去的人吧,死倒也罢了,可怕的是人还活着,种种残忍者要用心灵去一点点消受,这比死都繁难。

朝中有多少大案是以它划上句号,“宁古塔”是所有官员的噩梦,都怕与它划上等号,须知流放到那里做什么是已经定下的,“给披甲人为奴”等等,家里人都是奴隶,好不容易到了流放地,这些奴隶分配给主人,如果有年轻貌美的女性也是被随意糟蹋,然后选出一些卖给媢寮,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最好的待遇就是在那里做苦力,当然也没有自由。照清代流放的学者吴兆骞记述“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就是打围、烧石灰、煤炭,并半刻空闲日子”。

清朝的宁古塔:官员的噩梦,流放者的土地


在那个律法严明的朝代还有人想着去犯法,是有多想不开,最怕的就是株连九族吧,那些被株连的人是何其无辜,享福犯法的是你们,可是受罚却是大家,甚至有一些远的不能再远的亲戚都被连累,如果大家在流放的道路上碰面,犯案者会羞愧吗,为了你的一已之私连累这么些人,他会说些什么,介绍一下案情吗。

宁古塔的土地里埋藏了多少人的尸身,有多少无辜的人在这里魂归他乡,他们直到死也只能望着家的方向默默流泪,别无他法,何其悲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