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與“剛強” —— 老子談“防疫” 作者:鄧 斌

“柔弱”與“剛強”    —— 老子談“防疫”    作者:鄧  斌

“柔弱”與“剛強”

—— 老子談“防疫”

(續三)

抱朴(採訪者。以下稱“樸”) 李老@(“老子”李耳,以下簡稱“老”)


樸:您說的這種“氣”,是精神還是還是物質呢?

老:二者都有,你看,你有時候“氣”的“鼓鼓”的,肚子都“鼓”起來,還“硬硬”的,氣滿胸膛,硬得連飯都吃不下去,那還不是“物質”嗎?

樸:戰場上,需要的是“浩氣”呀!

老:浩氣,勇氣,有時是以“柔弱”為底氣。一個身體柔弱的母親,面對著一隻兇惡的狼叼走她的嬰兒,她會頓發無比的勇氣,把狼打的落荒而逃,這就是慈愛之心產生的勇氣(“慈故生勇”(67章)。

樸:您在暗示我們當前“示強”多而“示弱”少嗎?

老:都兩千多年的文字了,都是明說,哪裡是暗示呢。

樸:如何是“示弱”呢?“對敵”鬥爭永遠都不能示弱。

老:歷史上很多鬥爭,都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進行的。承認“弱”,才有可能“強”。你們這場抗疫鬥爭,向世人展示了你們的堅強不屈,可愛可敬可佩。同時,你們也如實告訴世人,還有很多難點,盲點,失誤,混亂,無奈,這同樣贏得人們的理解信任尊重。古今中外,人心是相通的。

要防止過多的“示強”,那是一種不自信。真正的強大不需要多展示,有時“示弱”,是內心強大的展示。“自見(現)者不明(24章)”

樸:作為一種觀點和方法,“柔弱”在戰場上有多種表現吧?

老:是的。譬如你們醫治病人,一開始腦子恐怕想的都是西藥。根據臨床經驗,你們“無中生有”,迅速而全面的上了中藥,來的快,經驗多,效果好,“以正治國,以奇用兵(57章)”,就很令人欣慰!

樸:中藥的成本也低,不像西藥那麼貴。

老:您講的“成本”問題也和柔弱與剛強有關。打仗,要機動靈活,不能硬拼,不能打成“消耗戰”。有正面進攻,也有側面迂迴,也還有應該有調整,有第一,第二,第三等梯隊,可持續,多波次統籌部署,這也是剛柔相濟的過程。

樸:防疫戰真是一場激烈尖銳複雜戰役,包括輿論。對待雜音甚至一些侮辱不實言論,也保持“柔弱”嗎?

老:“大道甚夷,而人好徑(53章)”,大千世界,魚龍混雜,躲避不了,只能“和光同塵(56章)”。這類言論,說過大體有四種:“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侮之。(17章)”,自古而言,不足為怪,我想我們對這些不同的,反面的,侮辱的等等,是否寬鬆(“柔”)一點,沒有必要過多解釋。有時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另外,“善者不辯,辯者不善(81章)”,“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78章)”。


作者近照

“柔弱”與“剛強”    —— 老子談“防疫”    作者:鄧  斌

作者鄧斌簡介:


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湖北省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作協會員

武漢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理事長

著名軍旅作家、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