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讀 | 如何與一本書相處

苦讀 | 如何與一本書相處

第47篇

書和人一樣,是有壽命的。

古籍用的是鹼性的青檀紙,保存得當,可以流傳千百年,而古人均壽命在40至50歲之間。

民國至今,用的是酸性的木漿紙,百十年已是保存極限,而當代人的平均壽命,保守估計在70歲左右。

也就是說,在當下這個時代,人和一本書的壽命相差不多。

你拿起一本書,從翻開到到合上,共處的時間對彼此而言,有著幾乎相等的份額。

這便是我們這個時代,與書籍產生的巧妙重合。

而在當下,在一個追求功績的社會氛圍開,注意力是一種顯性的商業資源。

鼓起放下手機的勇氣,屏蔽外界的干擾,安心地捧著一本書閱讀,在他人的經驗之中進行深度探尋,是一件頗具難度的事情。因為讀書的益處是隱性的,

也正因此,學會如何跟一本書相處,變得尤為重要。

我把與書相處的有限經驗,粗略地分為七個步驟。

一、吸引

你走進書店,或點開一個書單鏈接,抑或聽見一句無心的推薦,都有可能被其中蘊含的信息點打動,然後決定要讀這本書。

一本書給人的初始印象,無外乎三要素:標題、簡介、裝幀。

你被其中一個要素打動了,那便有翻開它的理由,若全中了,掏錢買回家即可。

這樣看起來或許有些武斷,怎麼讀書也看外表了?實則不然。

標題、簡介、裝幀,在相當程度上代表了作者和編輯的審美和取向,也決定了這本書的基本受眾。

從這三要素入手觀察,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各個出版社之間的風格差異。有一個大體的判斷後,更方便找到心儀的作者,從而延伸自己的閱讀脈絡。

陌生的魅力,遊移的接觸,是一切關係的起源。

二、需求

閱讀是為了什麼呢?

有的人是為了打發時間,求爽,求沉浸,求滿足現實中無法滿足的渴望。

有的人是為了填充時間,求開拓,求艱深,求一種長久的影響。

有的人是為了解決疑惑,求解答,求方法,求他人成功的經驗。

從閱讀行為上而言,這三者沒有高低,只有適不適合。所以首先要清晰自己讀書的目的,究竟偏向哪一種。

一時的需求,不代表一世的需求,人的品味和所需是動態的。一個人若緊張、彷徨的狀態下,就算強逼著自己硬啃大部頭,也只是在無用地折磨自我。一個渴求深度知識的人,閱讀膚淺的文字,只會更加迷茫。

當然,也可以不帶任何需求地閱讀。但這也是種需求,只是這種需求潛藏在了個人的處境和審美之中。

三、判斷

你找到一本書。

這本書可能正在榜單上赫赫揚揚,你是被動吸引的大眾之一;也可能已絕版半個世紀之久,是你在往事的塵埃翻找出來的。這都沒關係。

無論這本書獲得過多大的榮耀與冷落,都不妨礙你閱讀它。哪怕它曾被人閱讀過千萬遍,對你而言,仍是一次嶄新的體驗。

在網絡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無數個人操控無數臺設備,捲起無數條信息洪流,大家尤為重視評分。

我們會因他人的觀點認可一部作品,也會因他人的觀點否定一部作品。若他人的觀點令你遊移,更好的做法就是,自己親自去體驗,然後得出獨立的判斷。

要記住,審美和品味是分層的,觀察和評判也有著不同的切面。

四、認真

在閱讀這件事上,最沒有必要裝樣子。看進去多少,就是多少,騙得了別人,騙不過自己。

要麼就別讀,讀就得認真。認真不僅體現在連貫性和注意力上。如果把“讀過的書會忘掉,但氣質會藏在骨子裡”這種話,稱為唯心讀書法,那我更偏重唯物讀書法:

閱讀過程中,不時地跳脫出來,用勾線筆在邊縫處寫筆記,用透明直尺標劃重點,看著麻煩,其實比隨手劃出的波浪形快。存疑和贊同,一目瞭然。日後需要時,取出書籍,翻閱查找都方便。

五、懷疑

無論對一本書的裝幀多好看,無論作者之前寫出過怎樣優秀的作品,都不要去先驗地去深信一本書。

書籍是他人經驗的凝練,就算作者極力逼近客觀,都仍在主觀的範疇之內。所以,警惕“奉為圭臬”之類的謙虛品質。否定是個性與獨立精神的主要來源,因為否定機制的存在,肯定才更值得肯定。

若一本是讀到三分之一,仍覺得不好,就果斷放下。讀者的義務在於閱讀時心無旁騖,沒有義務一定要把書讀完。

六、重溫

若順利地把一本書翻看完畢,就停下來,閉眼五分鐘,出門轉一轉,短暫放空自己。接著再翻開書,把標註的重點從頭理一遍,用抽象的思路理解其中的脈絡,串聯思維,恍若通神。

七、儀式感

一本書的內容,就這樣被你吸納了。從此你的精神世界,多了一塊磚瓦,一份依靠。

但先別急著把書放回書架,翻開最後的空白頁,寫日期,最好再蓋上藏書印。

印者,信也。

中國的篆刻文化極具力量感和代表性,方寸之間見乾坤,若肯花功夫自己刓刻一枚藏書印,蓋在讀過的書上,也算是將自己的一部分納入書中。

互通神往,彼此依存,這便是一份精緻的儀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