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老人回忆,因生活所迫,杀生无数,一家兄弟姐妹六人,只剩下自己

为了生存,为了活着,有多少人走了自己不愿走的路,做了自己不愿做的事。走过了,做完了,活下来,再回首,重思量,走过的路,做过的事,为了活着,是否值得。凡事有因必有果。老人回忆,因生活所迫,家人做过情非得已的事,但最终付出了代价。然而,老人仍然感到愧疚。他认为,既然自己活下来,就要对过去有个交代。

故事:老人回忆,因生活所迫,杀生无数,一家兄弟姐妹六人,只剩下自己

三姐妹

老人姓钱名桂芳,老家山东人,从爷爷那辈起来到北京。冬天运河上结冰,运输货物的船需要人拉纤,那叫“河船”。钱桂芳的爷爷就是由通县一直拉河船到北京城的建国门。爷爷,冬天拉河船,夏天打鱼捞虾,捞螺蛳、鳝鱼、螃蟹,靠河吃河,一切为了生存,为了活着。到了父亲这一辈,仍然靠水中生灵养活着家人,只不过上一辈的拉纤和捞鱼摸虾变成了卖小金鱼。父亲钱新存在花儿闸租了鱼塘,养金鱼,卖金鱼。过去,老北京人经常用一句“天棚鱼缸石榴树,黄狗胖丫头”来评价一户人家的富贵。富户家家有鱼缸,缸中一定少不了金鱼。老人回忆,“那时候,金鱼品种也不多,一般是红金鱼,一个尾,很少有那尾多的。父亲十六岁就挑着金鱼担子,到北京鼓楼,吆喝‘小啊小金鱼’的叫卖。当时的一条小金鱼可卖一二串钱,也就是一二十多个小铜子。”

故事:老人回忆,因生活所迫,杀生无数,一家兄弟姐妹六人,只剩下自己

民国卖金鱼

卖小金鱼不容易,养小金鱼更是现在人难以想象的。养金鱼的人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住的是临时搭建的窝棚。他们捡碎砖,用泥把碎砖块堆起来,上面铺上芦苇,完了摸上泥巴。窗户和门都是用树枝插的,只不过窗户上糊了纸。一进门迎面一个锅台,紧挨着锅台里面就是一个仅可容纳两人的小炕。为了方便养金鱼,窝棚自然要搭建在鱼塘边上。潮气之大可想而知。下雨时,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外面停了雨,里面继续下,这就是养鱼人当年的蜗居。为了生存,为了活着,必须要忍,看不到尽头地忍下去。

故事:老人回忆,因生活所迫,杀生无数,一家兄弟姐妹六人,只剩下自己

民国时期窝棚

大人受累,孩子注定也要跟着受罪。后来养金鱼已经难以让家人活下去了。所以在钱桂芳十一岁时,父亲钱新存来到西苑,给颐和园挑鱼卖大鱼。那时,钱桂芳就跟在父亲屁股后面,挑着担子进城卖鱼。老人回忆“冬天四点起床,夏天要早一个小时,三点起床,父亲在前面挑着方桶,我在后面挑着圆桶,出了颐和园大门,路北有口井,必须在此换水,不换鱼就死了,之后,坐上摇碳的车,把俩桶放在座位下面,到了西直门下来,挑进去,坐有轨电车到西单,下了车再挑到西单菜市场,就在那里卖。”老人记不清挑过多少担子,卖过多少鱼,只知道自己冬天四点,夏天三点不起床,自己的脸上定会留下父亲红红的巴掌印。

故事:老人回忆,因生活所迫,杀生无数,一家兄弟姐妹六人,只剩下自己

颐和园打鱼

十一岁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在窘困的生活面前,没有任何选择。直到卖鱼也难以维持生计后,家人不得不做了直接杀生的活计。饭馆需要螃蟹肉,家里人分工齐上阵,先是煮螃蟹,煮完了就剥,各处的肉都不能混在一起,盖是盖肉,腿是腿肉,腔是腔肉,夹子是夹子肉。父亲负责剥盖肉和夹子肉,母亲专擀腿肉,先用刀一切,再用刀背一擀,整个腿肉就全出来了,钱桂芳和哥哥姐姐主要剥螃蟹腔。老人已经记不清剥过多少只螃蟹,只知道家里的刀把擀瘪了,还短了一块。家里人这样一干就是一整夜。

故事:老人回忆,因生活所迫,杀生无数,一家兄弟姐妹六人,只剩下自己

螃蟹肉

钱桂芳十三岁时,就帮饭庄子宰鱼。老人叹着气说道“我那会儿给饭庄子宰鳝鱼,就和那长虫(蛇)似的,这一宰就是十斤二十斤的,那会儿好像不管什么鱼都要宰,什么团鱼、鳝鱼啊,现如今要不说这都是报应,你把它杀了,它将来也有可能杀你,循环啊!可生活所迫,又有什么办法呢?”老人最伤心的回忆也就由这里开始了,除了面对,任何人也无法改变。老人原本兄弟姐妹六人: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两个姐姐。一家六个孩子在那时再正常不过了,两个男孩,四个女孩,让人多么羡慕。然而,家庭的幸福似乎一瞬而过,灾祸却接踵而至。

故事:老人回忆,因生活所迫,杀生无数,一家兄弟姐妹六人,只剩下自己

鳝鱼

老人闭了闭眼,神情悲伤地说道:“大姐十八岁时,已经放了大定,眼看快要结婚了,姑做婆,嫁给我的表哥,然而就在结婚前的第三天,却得急病去世了。就在大姐死后还没一个月,二姐却得了全身浮肿的病,也很快走了,两个姐姐在同一个月去世,对母亲的打击是最大的,那时,母亲眼睛哭得已经不行了。”然而,灾祸对于这个家庭并没有休止。老人眼里噙着泪水说道:“后来,散兵游勇出现在街道胡同里,我哥哥出门正好遇到了他们,因为害怕,急着跑, 不小心摔倒了,但谁也不会想到,起那儿就死了。还有个小弟弟四五岁就死了。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四个孩子的去世,让母亲哭瞎了眼。那时家里只剩下四口人了,父母和我,还有一个妹妹。”

故事:老人回忆,因生活所迫,杀生无数,一家兄弟姐妹六人,只剩下自己

民国俩兄弟

老人噙在眼眶中的泪水滚了下来,稍微擦了擦,继续说道:“解放前夕,父母也都去世了,只剩下我还有妹妹。然而,妹妹十六岁时得了肺病,没有钱治,那会儿打一支药要两块钱。后来政府照顾,把我妹妹送到了温泉疗养院。五年后,妹妹二十一岁,走了。吃药到死,没有用过自己一分钱。”妹妹走后那一天,原本八口之家,兄弟姐妹六人,只剩下了钱桂芳一人。然而,钱桂芳也曾走过两趟鬼门关。老人回忆过去两次生死经历,不觉打了个寒颤,拿起桌上的水杯,用力地咽了口水,回忆道:“那一次,我得了天花,八天八夜没有吃东西,只能喝点水,后来花儿出来了,我侥幸捡了一条命。第二次,我得了白喉,吃东西,嚼着嚼着就吐了,喝水从嘴喝进去由鼻子里流出来,最后饿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家里人也都认为我不行了,活不了了。就在这时,一个邻居正巧去我家串门,看到我这样,赶紧让找两个鹅翎和两条鲫鱼,拿着鹅翎裹上那鲫鱼鲇子,又沾了不知什么药,几个人按着我,捅进去搅,搅出来黄的就和那鱼肠子似的东西,从那以后,就好了。就这样,我走了两次鬼门关。”

故事:老人回忆,因生活所迫,杀生无数,一家兄弟姐妹六人,只剩下自己

民国姐妹俩

钱桂芳每当回忆过去家里发生的一切,认为是当年因生活所迫,杀生太多。她一直认为全家人中自己最后活下来,是要对过去有个交代,有个赎罪的机会。她发誓永远不与别人生气,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后来,钱桂芳在棉纺厂工作,每到过年的时候,她都会把那些回不去家的年轻同事接到自己家,为他们做顿年夜饭。邻居有事,钱桂芳有空,就会主动帮忙。附近的老人去世了,有需要的,钱桂芳也会去给穿寿衣。这样做,钱桂芳才感觉心安理得,也是对过去所做所为有个交代。

故事:老人回忆,因生活所迫,杀生无数,一家兄弟姐妹六人,只剩下自己

老人

有人回首过往,却已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过去的随之烟消云散;有人不愿回忆过去,因为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心里难以承受;而钱桂芳却把过去的一幕幕记在了心里。她认为,记住过去,才能知道以后要怎样去做。每到清明的时候,钱桂芳都会想起自己的父母,还有兄弟姐妹。落日余晖,老人剩下的时间,早已打算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