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文化包裝,這個贓官也做到了名留青史

經過文化包裝,這個贓官也做到了名留青史

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因范仲淹的一篇《岳陽樓記》而名垂千古。《岳陽樓記》中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作為當時主持重修岳陽樓的滕子京,也因為《岳陽樓記》而名垂青史。在《岳陽樓記》中,范文正公給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個滕子京:“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躍入我們眼簾的滕子京,是一位能臣廉吏和飽學之士的形象。他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使得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在搞好政務的同時,他重視文化,重修岳陽樓,“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北宋名臣范仲淹都願意為他的這一盛舉作文以記之”,這個滕子京應該是個難得的好官。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記載,滕子京原為涇州知府,因為“濫用公款”,被人舉報。當朝廷派人來調查的時候,他又縱火銷燬證據,僥倖漏網,朝廷只好把他貶到嶽州(巴陵郡)為官。到嶽州後,滕子京在重修岳陽樓的過程中,又故伎重演,“近得萬緡(一千文),置庫於廳側自掌之,不設主典案籍”,中飽私囊,肆意揮霍。

經過文化包裝,這個贓官也做到了名留青史

如此一來,滕子京這位“能臣廉吏”的真實面目也就昭然若揭了。

滕子京和范仲淹雖說是同科進士、兩人交情不錯,可並非同道之人。滕子京很善於做宣傳工作,岳陽樓甫一竣工,他就給當時全國最負盛名的三位文章大家歐陽修、范仲淹、尹師魯寫信,關附上岳陽樓的圖紙,請他們“作文以記之”。不明真相的歐陽修揮就了一篇《偃虹堤記》,范仲淹寫了《岳陽樓記》把滕太守的政績大大吹捧了一頓,其實,這二位都沒有去過岳陽樓!

經過文化包裝,這個贓官也做到了名留青史

在兩位文壇領袖和文化大咖的吹捧下,滕子京的政績被放大了N倍。僅過了一年,宋仁宗就把他從偏僻的巴陵調往有小汁梁之稱的徽州任知府;次年調往蘇州當太守。三年裡來了三級跳,一下子就跳到人間天堂裡去了。

滕子京重修岳陽樓是一件大好事,但他的動機不純,借修樓牟利,又借大V們給自己,雖然他的作法不為人齒,但這種靠名人效應的文化包裝,咱們今天也還能見到。你們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