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搜科技披露不誠實 內部管理混亂 法律訴訟一大堆

9月26日,深圳宜搜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搜科技或公司)披露招股書說明書,公司擬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發行數量不超過2667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 25%,欲募集資金6.38億元,分別用於數字內容推薦平臺升級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保薦機構為東莞證券。

宜搜科技披露不誠實 內部管理混亂 法律訴訟一大堆

曾經吹過的牛早已煙消雲散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比如人們的閱讀習慣從最初的書籍到PC端,再到現在的移動端,具有靈敏嗅覺的企業搭上這波紅利早已成長為巨頭,有些企業可能折騰半天還是回到原路或者改變發展策略。以宜搜科技為例,算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如果不是移動端的崛起,或許這家公司已經不存在了。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1-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72億元、4億元、4.10億元和1.05億元,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3628.26萬元、4559.37萬元、5671.01萬元和1090.99萬元。

從財務數據表面來看,公司營收和淨利潤都還算比較可觀,也妥妥地可以滿足科創板上市的要求,不過我們從公司營業收入來看,公司的業績增長停滯不前,還是原地踏步,從其披露的2019年一季度的數據來看,2019年公司仍然是漫不經心,業績大概率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增長,不知道是原因為管理層的原因還是行業的發展遇到了天花板。

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財事君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還要上市,欲圈錢的可能性較大。

財事君注意到,在公司競爭地位的相關章節中公司是這樣描述的,公司是國內最早專注於移動搜索的互聯網企業之一,基於在移動搜索引擎方面的大量技術積累,公司根據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成功將移動搜索引擎升級為智能推薦引擎,並較早將其應用於移動數字內容場景。

看到這樣描述,財事君認為公司不誠實,首先“公司是國內最早專注於移動搜索的互聯網企業之一”這個沒有什麼問題,後面的這句“基於在移動搜索引擎方面的大量技術積累,公司根據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成功將移動搜索引擎升級為智能推薦引擎,並較早將其應用於移動數字內容場景”問題就比較大了,這樣的描述很容易讓人誤解,有必要解釋的更清楚一些。

根據媒體的相關報道,這家曾號稱“全球最大的中文無線搜索商”。然而,自2012年因其“移動頂廣”產品被指欺詐消費者、公司陷入“營銷騙局風波”以來,這家曾經媒體評價為“無線搜索領域惟一可與百度、谷歌等搜索巨頭PK的公司”似乎就開始淡出用戶視野。

2017年8月份宜搜搜索位於排名榜最後,用戶只有16萬人,戶均月流量更是隻有0.12MB,簡單通俗的說,就是宜搜搜索幾乎沒有人用,競爭不過其幾大巨大,如果繼續做搜索,大概率也是垂死掙扎,所以只能被迫轉型,哪是什麼將移動搜索引擎升級為智能推薦引擎。

這也就是公司在搜索引擎方面做不下去的時候,才依靠另一個來錢的渠道——宜搜小說app。

根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還存在轉貸行為,均發生在2016年和2017年,一共發生了7筆,金額高達1.6億元。

眾所周知,IPO企業轉貸行業一直都是比較敏感的話題,轉貸阻礙上會已有前車之鑑。很多企業成立之初比較缺錢,可能會採用“轉貸”的方式進行融資,但這本質上屬於違規融資,此前已有IPO企業因違規融資在上會時被否。

財事君注意到,公司還曾經在折騰紅籌架構,最後沒有成功還形成了股份支付金額23,006.22 萬元,並一次性計入 2015 年度當期損益。這方面監管層方面也是非常關注,在擬IPO企業的股份支付問題中,監管層主要關注企業歷次股權變動中的員工持股、出資價格存在較大差異的股權變動等情況,這一關能否過,宜搜科技恐怕也要好好的解釋地一翻。

根據招股書顯示,在2016年,因部分子公司沒有償還能力,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應收款項累計計提了7,684.41萬元壞賬準備。受此影響,2016年6月30日公司母公司報表所有者權益科目中未分配利潤累計減少7,684.41萬元。財事君想說,這真是坑老子,兒子的債父來還。

除此之外,通過天眼查APP查詢發現,宜搜科技法律訴訟也能亮瞎大家的眼睛,開庭公告有72條、法律訴訟322條、法院公告17條。2018還因違反廣告法被處罰3.6萬元。

整體來看,公司除了管理混亂,財務上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包括行業的定位等。財事君認為,宜搜科技的上市之路肯定是困難重重,稍有不慎就極有可能步入木瓜移動、新數網絡後塵,後續,財事君將從其它角度繼續關注宜搜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