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智慧過人的崔浩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

導語: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魏起初只是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最後卻能夠在拓跋燾時期迅速崛起並一度統領北方,其中有一個人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如果沒有他,也許就不會有北魏如此寬闊的疆域面積,此人就是崔浩,那麼這樣一位英雄人物,最後又會有怎樣"不凡"的結局呢?

為何智慧過人的崔浩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

(崔浩)

清河崔氏崔浩

說及拓跋燾統一北方的首功之臣崔浩,他的來頭也不小,他出生於在當時甚至一直到隋唐時期都是北方的第一大望族的清河崔氏。

據史料記載,崔浩自小就有過人本領:"少好文學,博覽經史,玄象陰陽,百家之言,無不關綜,研精義理,時人莫及。"不僅如此,成年後的崔浩更是博學多才,成為了整個中原的頭號學者。

另外,崔浩最厲害的地方還是在軍事上,"運籌帷幄,算無遺策"是對崔浩有過人計謀最好的描述,也正是如此,拓跋燾才能夠征戰四方而無任何敵手,崔浩可以說是拓跋燾"偶像"一般的人物。

為何智慧過人的崔浩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

(拓跋燾)

算無遺策的崔浩

崔浩曾在北魏侍了三代君王,首先是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再到拓跋嗣,最後是拓跋燾。在拓跋嗣時期,正值南方劉裕當權,而且劉裕一度滅了南燕,出兵洛陽,準備直撲當時北方的後秦。

劉裕一旦攻下後秦,下一個目標很有可能就是北魏,所以北魏很多大臣建議拓跋嗣趁早下手,在孟津一帶埋伏劉裕的軍隊,切斷他的退路,如此一來劉裕必定不戰自亂。

為何智慧過人的崔浩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

(拓跋嗣)

拓跋嗣聽後也很是高興,認為這個辦法非常可行,但崔浩卻當著眾大臣的面否了這個建議,因為他認為劉裕雖然攻佔了長安,卻難以久居關中,因為他的志向還是在南方,他想要的是奪得東晉的江山自立為王。

只要劉裕回到南方,關中就是他難以顧及之地,而北魏取之更是易如反掌,所以大可不必此時冒險圍堵劉裕的軍隊。結果崔浩果真算對了,劉裕只在關中待了一個月,連後秦都沒有攻破就匆忙回到了東晉,北魏也藉著這個機會果斷奪得了關中之地。

而在拓跋燾時期,崔浩同樣算無遺策,在北魏一次攻打柔然時,當時滿朝文武百官只有崔浩同意發動這場戰爭,而且反對派還特意請出了"神算子"張淵來說服拓跋燾。

為何智慧過人的崔浩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

(張淵)

在張淵看來,柔然是北方疆域面積最廣的少數民族,而且常年征戰,所以北魏的勝算很小。再者,就算北魏勝利,柔然的土地大多在北方的極寒之地,一般人也很難在此生存,所以攻打柔然並沒有什麼好處。

但崔浩卻認為柔然雖深居內陸,卻常年南下,擾得北魏邊疆百姓民不聊生,而且柔然雖然常年征戰,北魏何嘗不是如此,在軍事實力上,北魏比柔然有過之而無不及,又何必擔心難以勝利,最後拓跋燾力排眾議,採納崔浩意見攻打柔然。

結果這一戰果真大獲全勝,拓跋燾看著柔然如此大國都被打敗,心裡也有點飄忽不定,一時間不知道該不該再追擊柔然,將其趕盡殺絕,此時崔浩主張拓跋燾追擊,不過拓跋燾還是因為害怕進入柔然腹地而拒絕了他的建議。

為何智慧過人的崔浩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

(拓跋燾影視形象)

在回軍的路上,拓跋燾碰到了一股來自西域的商人,他們坦然的告訴拓跋燾:"如果北魏軍隊再追擊柔然兩天,柔然恐怕就要滅國了。"此時拓跋燾才後悔不已,不過為時已晚,由此也可見崔浩的神機妙算。

過於高調的崔浩

柔然一戰後,拓跋燾更加器重崔浩,一時間崔浩名利雙收,成為北魏權傾朝野的重功之臣,但也正是此時,崔浩身上很多的劣根性在慢慢暴露,而拓跋燾對此視而不見,繼續的放任最後也導致了崔浩的目中無人。

為何智慧過人的崔浩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

(崔浩像)

首先,崔浩雖然為北魏服務數十載,而且自己的家族也世代生活在鮮卑聚集地,但是在他的身上卻有濃重的漢人情結,甚至可以說他對漢人很是敬佩,所以即便在北魏當差,可他卻希望當時北魏的死對頭——南方劉宋政權能夠一直存在(劉宋是劉裕建立的漢人政權)。

另外,崔浩的儒學情結也過於濃重,他崇拜孔子,一心只讀儒學,所以對於來自西域的其他文化,只要會衝擊儒學,他就有深深的排斥感。而此時的北魏偏偏佛教盛行,習佛在這裡一度成為時尚。

因此崔浩對此極為憤怒,但是他知道憑一己之力絕對無法對抗佛教,所以他想到了拓跋燾,因為拓跋燾對他非常的信任,所以他謊稱因為全國各地寺廟過多,很多地方明面上是習佛點,但實際上成了北魏反動派的窩藏地點。

為何智慧過人的崔浩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

(拓跋燾)

拓跋燾一聽也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全國範圍內大肆滅佛,史稱"太武滅佛",在這其中,崔浩就出了很大的力,此時的他,對百姓因為滅佛而遭受的災難視而不見,一心只想著自己心中的神聖之地,如此一來,崔浩也慢慢的開始被大家記恨。

在這之後,拓跋燾更是幾乎只聽從崔浩的建議,對其他大臣視而不見,在朝堂上凡事要先過問崔浩的意見再說自己想法,在私下裡拓跋燾想要請教崔浩,更是屈尊直接到崔浩的家裡去,這樣一來,不但使得崔浩內心越來越膨脹,而且也直接導致後來憎惡崔浩的人越來越多。

崔浩悲慘的結局

為何智慧過人的崔浩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

(崔浩)

公元四百三十一年,拓跋燾命令崔浩(此時他被稱之為"天下第一學者")修建北魏國史,而且特別強調內容一定要真實,崔浩也聽話的將拓跋部自建立以來的種種故事,件件偉業、樁樁醜聞都一五一十的記錄了下來。

當時拓跋燾看見如此真實的國史,心中其實也有不滿,但想到這是自己下的詔令,也不能怪罪崔浩。可是後來崔浩做的一件事,卻直接導致了他自己的死期。

北魏國史修注成功之後,崔浩可能是過分的想要炫耀自己的功勞,於是不顧一干親信的反對,特意在平城(北魏都城)郊區修建了一個碑陵,並將國史的全部內容都刻在了上面,他的這個做法,引起了整個拓跋族的憤怒。

為何智慧過人的崔浩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

(崔浩撰寫國史圖)

因為這份國史本身就帶有貶低色彩,如果再公佈於眾,就相當於把整個拓跋部的醜聞公然揭開給老百姓看,這樣北魏還如何能夠號令北方,拓跋家族的事豈不是會成為所有百姓的飯後談資。所以拓跋燾也是越想越氣,最後在大家的慫恿下滅了崔浩滿門。

並且當時所有和清河崔氏關係要好的世家大族也幾乎都被拓跋燾連根拔起,後來還是拓跋燾另外一個謀士高允出面求情,他才放過了一些家族。

為何智慧過人的崔浩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

(崔浩像)

公元四百五十年,在崔浩被壓到斬首臺的路上,來往行人公然往崔浩身上澆尿液,辱罵聲、叫喊聲不絕如縷,哪還有曾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樣子。曾經被捧為北魏"國寶"的他,一夜之間名利全無,最後悲慘的結束了自己輝煌的一生。

結束語:

崔浩無疑是北魏壯大的第一大功臣,但是面對權利和名譽,崔浩最終還是迷失了自己,認為拓跋燾會對自己一味的縱容,最終不但導致了清河家族的悲劇,也使拓跋燾失去了自己政治上的導師,由此也是北魏的一大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