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聰明,就是不願意學”——家長們醒醒,這真不是在誇孩子

一,說孩子聰明,是誇獎還是詛咒?

經常會聽到有人這樣評價一個孩子:這孩子聰明的很,就是不願意學。

評價者通常是看似無奈、佯裝生氣,更多的卻是掩藏不住的喜歡和讚許。他的潛臺詞其實是:這孩子聰明,只要他肯學、願意學,絕對優秀;而被評價的孩子呢,心底也清楚的很:大人其實是在誇他聰明,並且還很為此喜歡和驕傲,所以,大多數會有恃無恐地繼續“不願意學”的狀態。

這類孩子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機靈,活潑,反應靈敏,好奇心強,學東西快。而這些也正是世俗人們用來判定某人是否“聰明”的一系列標準。


“這孩子聰明,就是不願意學”——家長們醒醒,這真不是在誇孩子


與聰明相對應,孩子聽到的最受打擊的一句話就是:你要努力,不然就比不上別人。這句話也有它的潛臺詞:你不聰明,所以,你只能努力。就如俗話所說:聰明不夠,努力來湊。也許你是在鼓勵孩子,可孩子從你的話裡提取到的信息卻是你對他的評價和否定:他很笨,他不聰明。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在思維方式和理解認知上還沒有發展出足夠的空間和彈性來容納複雜的東西,就是簡單直接的“非白即黑”,沒有中間地帶——要麼聰明,要麼笨。

無論是隱晦地誇孩子聰明,還是暗示孩子笨,你都是在對孩子做出一個評價,孩子能敏銳地感受出來。一兩句評價可能影響不了一個人,也不會對這個人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但是孩童時代本就是一個被外界塑造和影響的階段,如果孩子從小就浸淫在這樣的信息環境中,在這樣的評價下長大,那他會怎樣來評價和判斷他自己,會怎樣依照這些評價來行動和成長,又會形成什麼樣的思維方式來看待他人?

因為從這最常見的例子裡,至少包含了如下的幾個點:

  • 1,說到“聰明”,一般都是指智力高,需要努力就說明“很笨”,也就是智力低;
  • 2,聰明和笨都是天生的,幾乎是不可更改的;
  • 3,聰明值得誇獎和驕傲,而努力則是不得已而為之,是排在最後面的;
  • 4,一個人能否有出息,能否幸福,以及會獲得多大的成就,智商起的作用是最大的。

這也是很多人,包括很多父母仍然認可的觀點,它們雖然不能說絕對是錯的,至少也是很片面的。如果拿它們來評價和指導孩子,只能是誤人子弟。

二,聰明和努力真正的意義,原來對應著固化和成長。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他的經典著作《終身成長》根據對能力發展的認知,提出了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 fixed mindset)和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聰明才智等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

成長型思維模式認為,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

那些喜歡孩子聰明的家長教育孩子用的正是“固定型思維”。

但是,聰明和智力反映的只是一個人(或動物)在邏輯、理解、推理、學習、創造性等方面的能力。而且早就有研究證明:它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改變的,而且除了極少數天才級別的人和一些天生低能的人,大多數人的智力水平都是處在中間的,差別並不大。

再者,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和成功中,智力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種最重要的、決定性的作用。


“這孩子聰明,就是不願意學”——家長們醒醒,這真不是在誇孩子


而有固定型思維的人,就是把聰明看的過高過重,而且不可改變。正是因為如此,它才限制一個孩子成長和發展的可能性——因為一旦一個孩子被評價為“不聰明”,那似乎他就只能那樣了,沒什麼大出息了,你阻斷了他進步的空間和成功的機會。

與聰明相反,努力,在很長時間裡都被人看不起,甚至排斥,但是,在“成長型思維”人的眼裡,它卻是所有人,尤其是大多數智力平平的的普通人成長的空間,成功的機會——只要願意付出努力,一切都有可能,即使是隻“笨鳥”,只要先飛,勤飛,也能比別的鳥飛的高,飛的遠。

這也是為什麼到最後,那些幼時被誇“聰明”的好苗子,到後來卻“泯然於眾人”,而那些“資質平平”的笨人反而能取得大的成就的原因。

因為在“固定型思維”的教導下,那些聰明的孩子依仗著自己比別人多的那麼一點點“小聰明”,不願意付出努力,不願意下笨功夫;等到被別人超越以後,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和麵子,就只好用“我聰明,但是不願意學”來維持自己的自尊和麵子,這樣一來,更不能努力了,因為一旦努力了卻還是沒趕上別人,那豈不是說明自己並不聰明?所以只能這麼拼命維持著假象。

他們的一生可能都被限定在那點“天生的、後天不可改變”的聰明裡,動彈不得,失去了更大的可能性。

而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就早早的跳出了聰明的限定,因為努力可多可少,是無盡的,且由自己說了算,那相應的,取得的結果和成就也有足夠的彈性。人生就有了無限的可能性,空間足夠大,足夠寬廣;而且,即使失敗了,還可以重來,可以付出更多的努力來達成結果。所以,想要什麼,踏踏實實努力就對了。


“這孩子聰明,就是不願意學”——家長們醒醒,這真不是在誇孩子


三,如何做一個成長型思維的家長?

  • 1,最好不要評價孩子。

我們習慣性的會給一個人一件事下評語,而事實上,每一個評價都是脫離了過程的一個結論,不但對錯難辨,還都是對孩子的限定,不但阻礙了孩子其他發展的可能性,也讓孩子失去了鍛鍊自己解決問題能力的機會。

父母最好是用描述性的語言,中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以及他做的事情。

什麼是描述性的語言?就是隻敘述這件事的過程,而不夾帶自己的評論或建議。比如,今天孩子和朋友鬧矛盾了,向你求助,你可以和他一起復述一下這個事情的經過:今天,你和小明鬧矛盾了,因為打球的時候……你不能直接下結論說“這件事你做的不對”或“我覺得你最好怎麼怎麼做”。因為這是孩子的事,如果你做了,你就是在越俎代庖,嚴重點說,是在閹割孩子的能力發展。

你在和孩子一起復述這件事的過程中,孩子自然會分辨出其中的是非對錯,進而通過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和結論。這個結果,無論多麼青澀和膚淺都沒關係,都是孩子巨大的成長。因為孩子正是在這樣的經歷和思考中鍛鍊自己的能力,發展出自己的自信心和掌控感。


“這孩子聰明,就是不願意學”——家長們醒醒,這真不是在誇孩子


  • 2,家長要審視自己的思維模式,並且不能停止學習。

其實有真正固定的東西嗎?並沒有。一切都在發展變化中,固定的只是“我們的思維”,我們對某些東西,某些事物的認知。一旦你在腦海中認定某樣東西,你就會用相應的態度去對待它,它的其他可能性就會自動隱形。而且,你在用這種思維方式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在不自覺的把它傳給了孩子。雖然你沒有刻意教,孩子也沒有刻意學,但是“孩子從來都是父母最好的學生”,不論好壞,照單全收。

很多時候,可能家長並不知道自己的思維模式是錯的或者片面的,這就需要家長們時時做自我審視了;而且,養育孩子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孩子也在不斷的成長變化,這也需要家長們自己不斷的學習和自我升級了。這樣一來,也能督促家長在育兒的同時,自己也不能停止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