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葉片黃化、斑塊多,其實是缺素和脫肥!教你三招!

今年春天葉片黃化和斑塊問題特別多,很多果農朋友上來就問,老師這是缺什麼?這是什麼病?咱們先看案例:


今年春天葉片黃化和斑塊問題特別多,很多果農朋友上來就問,老師這是缺什麼?這是什麼病?咱們先看案例:

1、葉片出現不同程度的黃化,疑似缺素,但同一片園子有的是新梢黃(缺氮),有的是中等葉片黃(缺鐵),有的是下部老葉黃(缺鎂),這樣的缺素是因為土壤中增加了一些更活潑的金屬離子,取代了鈣鎂鐵進入葡萄體內。也就是衝施了過量的鉀肥造成的。

葡萄葉片黃化、斑塊多,其實是缺素和脫肥!教你三招!


1、葉片出現不同程度的黃化,疑似缺素,但同一片園子有的是新梢黃(缺氮),有的是中等葉片黃(缺鐵),有的是下部老葉黃(缺鎂),這樣的缺素是因為土壤中增加了一些更活潑的金屬離子,取代了鈣鎂鐵進入葡萄體內。也就是衝施了過量的鉀肥造成的


葡萄葉片黃化、斑塊多,其實是缺素和脫肥!教你三招!


2、靠近果穗的葉片開始出現斑塊,並縱向傳播。這不是病害,是脫肥。果穗生長需要的營養葡萄供應不上,靠近果穗的葉片過來救急,這時葉片變薄變弱,遇見光照強烈就出現日燒。

以前也有這些現象,今年似乎特別多,氣候原因確實有,但地沒有勁了卻是客觀事實。以前土壤肥沃的時候,稍微有點肥料葡萄就瘋長,現在不喂不愛長,餵了也不愛長,葡萄像個挑食的孩子,隨時小心翼翼,還伺候不好。

我們的土壤基礎肥力下降經歷了下面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土壤是一個江湖,裡面有各種有益菌,有害菌,還有各種功能菌。

當菌群豐富而平衡時土壤一片繁榮,地有勁。我們投入了化學肥料,各種功能菌很快分解這些新東西,為葡萄提供了好多營養元素,這時葡萄長得很好。

葡萄葉片黃化、斑塊多,其實是缺素和脫肥!教你三招!


第二階段


我們連年要高產,過量投入化學肥料的時候,部分能夠適應的微生物繁衍很快,也有部分無法適應環境變化的微生物慢慢死掉菌群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了,很多功能菌沒有了,土壤的營養供應也越來越單一,偏食的葡萄像長得好很難,於是出現各種不長,各種不服。

葡萄不愛長咱就多施肥,喂得越多鹽分越高葡萄越差。

刨根問底,追根溯源找到了癥結,解決起來卻不那麼容易。

很多朋友依賴土壤調理劑,有的土壤調理劑也是化學元素,在隔壁老王的地裡對症而且管用,但到了我和老張的地裡就不是那麼回事。

有的土壤調理劑是微生物菌劑,可缺少有機質的環境讓微生物菌很難大量存活和繁殖。土壤改良不能片面誇大某一方面的作用,而是要綜合考慮,針對性操作。

我們知道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才是微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溫床,合理的酸鹼度會讓微生物繁衍更快,強勢而多樣化的菌種會讓微生物充滿活力。所以改良土壤,恢復地力的根本手段是:

全面改土確實需要很大的成本投入,但根部周圍針對性的改良土壤並不困難,所以我們團隊今年力推“護根肥”。萌芽前沿著根系的外沿施有機肥和含氮的鈣肥,讓根系一出來就生長在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自然長的很舒服。

通過弱鹼性硅鈣肥的調理讓根部酸鹼度更合理,葡萄生出大白根,吸收能力上來了,自然就不會再缺素脫肥了。

我們連年要高產,過量投入化學肥料的時候,部分能夠適應的微生物繁衍很快,也有

部分無法適應環境變化的微生物慢慢死掉菌群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了,很多功能菌沒有了,土壤的營養供應也越來越單一,偏食的葡萄像長得好很難,於是出現各種不長,各種不服。


葡萄葉片黃化、斑塊多,其實是缺素和脫肥!教你三招!


第三階段

葡萄不愛長咱就多施肥,喂得越多鹽分越高葡萄越差。


葡萄葉片黃化、斑塊多,其實是缺素和脫肥!教你三招!


刨根問底,追根溯源找到了癥結,解決起來卻不那麼容易。

很多朋友依賴土壤調理劑,有的土壤調理劑也是化學元素,在隔壁老王的地裡對症而且管用,但到了我和老張的地裡就不是那麼回事。

有的土壤調理劑是微生物菌劑,可缺少有機質的環境讓微生物菌很難大量存活和繁殖。土壤改良不能片面誇大某一方面的作用,而是要綜合考慮,針對性操作。

我們知道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才是微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溫床,合理的酸鹼度會讓微生物繁衍更快,強勢而多樣化的菌種會讓微生物充滿活力。所以改良土壤,恢復地力的根本手段是:


葡萄葉片黃化、斑塊多,其實是缺素和脫肥!教你三招!


大量有機質的投入

全面改土確實需要很大的成本投入,但根部周圍針對性的改良土壤並不困難,所以我們團隊今年力推“護根肥”。萌芽前沿著根系的外沿施有機肥和含氮的鈣肥,讓根系一出來就生長在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自然長的很舒服。


大量有機質的投入

通過弱鹼性硅鈣肥的調理讓根部酸鹼度更合理,葡萄生出大白根,吸收能力上來了,自然就不會再缺素脫肥了。

強勢而多樣化的菌種

土壤微生物單一必然缺少活力,豐富多樣的菌群才是充滿活力的江湖。

很多時候我們針對爛根添加熒光假單胞菌等有益菌是正確的,為了防病添加哈茨木黴菌也沒錯,但一定不要忘記菌群的多樣性,在針對性的添加的同時,便宜又好使的複合菌劑也要隨時使用。微生物菌存活的基礎是豐富的有機質和合理的酸鹼度,同時要保持針對性和多樣性並重。


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