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城市的兴衰曾是历代国运的晴雨表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建立,开国皇帝们都急于彰显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地位,他们向臣民纳贡,诸多贡品中就有天下最好的瓷器,他们有的甚至建造皇家窑口,专为皇族享乐提供精美的瓷器。

唐宋皇帝收受的贡品中,瓷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一些产瓷区。越窑、景德镇湖田窑、定窑等都曾向唐、宋皇帝进贡瓷器。

这个城市的兴衰曾是历代国运的晴雨表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北宋是瓷业兴起的重要节点,甚至设立了汝官窑,美丽精致的汝窑瓷器是皇权的象征。

这个城市的兴衰曾是历代国运的晴雨表

南宋形势图

南宋开国皇帝赵构设立了南宋官窑,烧制陶瓷祭器祭祀其赵氏先祖。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磁局,虽然不是官窑,却是一个专门管理景德镇瓷业的机构。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更进一步,于洪武二年在景德镇设立了御器厂,此后景德镇就成了皇家窑场的所在地。

清代开国皇帝顺治,沿袭明制,御器厂开始为清廷烧制瓷器,后改名御窑厂。

景德镇这个从唐宋以来因瓷而繁荣的小镇,因为和皇家关系密切,他的兴衰几乎是历代皇朝国运的晴雨表。

北宋时,宋朝廷在景德镇设立博易务,这个机构就是因为景德镇瓷业经济繁荣而设,瓷业的税收是统治者的经济来源之一。到了南宋偏安一隅,南宋朝廷因为财政羸弱,加强了对景德镇瓷业的盘剥,景德镇瓷业也因此下滑。

这个城市的兴衰曾是历代国运的晴雨表

元代铁骑征服欧亚

元代疆域辽阔,元朝廷拿着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和阿拉伯人贸易,加上元廷对匠人的重视以及初期的休养生息,景德镇瓷业经济蓬勃发展,为元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元代时,景德镇的赋税可以排进前一百名,这个排名中有行省和各州,作为一个小镇能位列其中可见其经济实力。

明、清两代,景德镇瓷业分工进一步细化,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代表行业之一。作为对外贸易最重要的商品之一,瓷器深受世界各地人们喜爱,景德镇外销瓷十分繁荣。

作为皇家窑场,景德镇御窑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银钱供养,嘉靖年间,御窑厂三年就花费了二十多万两白银,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每年花销也需要万两白银以上。明、清两代,御窑厂的烧造情况,要看当时的国家财力,常常会因为国库空虚而停烧或官搭民烧。

这个城市的兴衰曾是历代国运的晴雨表

同治皇帝

这个城市的兴衰曾是历代国运的晴雨表

同治皇帝大婚瓷

尤其是在清代中晚期,列强迫使清廷割地赔款,国库空虚,需要像同治皇帝大婚这样的重大庆典,才会开窑烧瓷。

官窑日子不好过,民窑也日渐凋零,清代晚期,景德镇民窑瓷器质量下降,又遭遇欧洲瓷器倾销,一直到民国都是瓷业萧条。

这个城市的兴衰曾是历代国运的晴雨表

袁世凯

这个城市的兴衰曾是历代国运的晴雨表

洪宪窑底款

最后一个官窑是袁世凯的洪宪窑,为了拍好袁世凯的马屁,就有人张罗着效仿明清皇帝烧制御窑,不过洪宪窑没怎么开始就结束了,在那样的年月还想开御窑厂,徒增笑柄。

景德镇作为一个特殊的小镇,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得到了发展的机遇,陆续建立的十大国营瓷厂让景德镇成为江西省最工业化的城市。但这些瓷厂不适应市场经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瓷业陷入低谷。

如今,景德镇以陶瓷文化和工艺特色另辟蹊径,吸引了诸多外国陶艺家、外来艺术家入驻,文艺范越来越足,加上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建立和建设,景德镇迎来了新的契机,景德镇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