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城市的興衰曾是歷代國運的晴雨表

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的建立,開國皇帝們都急於彰顯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地位,他們向臣民納貢,諸多貢品中就有天下最好的瓷器,他們有的甚至建造皇家窯口,專為皇族享樂提供精美的瓷器。

唐宋皇帝收受的貢品中,瓷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對一些產瓷區。越窯、景德鎮湖田窯、定窯等都曾向唐、宋皇帝進貢瓷器。

這個城市的興衰曾是歷代國運的晴雨表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

北宋是瓷業興起的重要節點,甚至設立了汝官窯,美麗精緻的汝窯瓷器是皇權的象徵。

這個城市的興衰曾是歷代國運的晴雨表

南宋形勢圖

南宋開國皇帝趙構設立了南宋官窯,燒製陶瓷祭器祭祀其趙氏先祖。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鎮設立浮樑磁局,雖然不是官窯,卻是一個專門管理景德鎮瓷業的機構。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更進一步,於洪武二年在景德鎮設立了御器廠,此後景德鎮就成了皇家窯場的所在地。

清代開國皇帝順治,沿襲明制,御器廠開始為清廷燒製瓷器,後改名御窯廠。

景德鎮這個從唐宋以來因瓷而繁榮的小鎮,因為和皇家關係密切,他的興衰幾乎是歷代皇朝國運的晴雨表。

北宋時,宋朝廷在景德鎮設立博易務,這個機構就是因為景德鎮瓷業經濟繁榮而設,瓷業的稅收是統治者的經濟來源之一。到了南宋偏安一隅,南宋朝廷因為財政羸弱,加強了對景德鎮瓷業的盤剝,景德鎮瓷業也因此下滑。

這個城市的興衰曾是歷代國運的晴雨表

元代鐵騎征服歐亞

元代疆域遼闊,元朝廷拿著景德鎮生產的瓷器和阿拉伯人貿易,加上元廷對匠人的重視以及初期的休養生息,景德鎮瓷業經濟蓬勃發展,為元廷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元代時,景德鎮的賦稅可以排進前一百名,這個排名中有行省和各州,作為一個小鎮能位列其中可見其經濟實力。

明、清兩代,景德鎮瓷業分工進一步細化,是明代資本主義萌芽的代表行業之一。作為對外貿易最重要的商品之一,瓷器深受世界各地人們喜愛,景德鎮外銷瓷十分繁榮。

作為皇家窯場,景德鎮御窯每年需要花費大量的銀錢供養,嘉靖年間,御窯廠三年就花費了二十多萬兩白銀,到了清代乾隆年間每年花銷也需要萬兩白銀以上。明、清兩代,御窯廠的燒造情況,要看當時的國家財力,常常會因為國庫空虛而停燒或官搭民燒。

這個城市的興衰曾是歷代國運的晴雨表

同治皇帝

這個城市的興衰曾是歷代國運的晴雨表

同治皇帝大婚瓷

尤其是在清代中晚期,列強迫使清廷割地賠款,國庫空虛,需要像同治皇帝大婚這樣的重大慶典,才會開窯燒瓷。

官窯日子不好過,民窯也日漸凋零,清代晚期,景德鎮民窯瓷器質量下降,又遭遇歐洲瓷器傾銷,一直到民國都是瓷業蕭條。

這個城市的興衰曾是歷代國運的晴雨表

袁世凱

這個城市的興衰曾是歷代國運的晴雨表

洪憲窯底款

最後一個官窯是袁世凱的洪憲窯,為了拍好袁世凱的馬屁,就有人張羅著效仿明清皇帝燒製御窯,不過洪憲窯沒怎麼開始就結束了,在那樣的年月還想開御窯廠,徒增笑柄。

景德鎮作為一個特殊的小鎮,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得到了發展的機遇,陸續建立的十大國營瓷廠讓景德鎮成為江西省最工業化的城市。但這些瓷廠不適應市場經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瓷業陷入低谷。

如今,景德鎮以陶瓷文化和工藝特色另闢蹊徑,吸引了諸多外國陶藝家、外來藝術家入駐,文藝範越來越足,加上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的建立和建設,景德鎮迎來了新的契機,景德鎮的未來將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