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所依善知识之相:德胜于己

调伏自己的功德

6.德胜于己


道次第——所依善知识之相:德胜于己

德胜于己


  “又虽通达教理,若功德劣于弟子,或仅与相等,亦为不足。”第六,我们选择的善知识,功德要超过弟子。如果师父的功德不如弟子,或是和弟子差不多,不相上下,那就不必依止了。

  “故为师者须具胜于弟子之德。”作为依止师,必须功德超过弟子。这里所说的功德,是指戒定慧、通达真实、教富饶等,这些是我们考量的重要基础。否则,虽然某些方面能力比你强,比如教理懂得很多,但知见不正或品行不端,你要跟着这样的依止师,很可能会学坏。我们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呢?那什么也得不到了。

  “《亲友书》云:所依逊己反成退,平等相依住中流,依较胜者获胜德,是故当依胜己者。”《亲友书》开示说:如果依止师不如自己,那你在学问、品行等方面可能会退步。如果他的功德和你差不多,那你的修学也不容易进步。如果依止师超过你,你才能在他的引导下进步。所以说,我们一定要选择功德超过自己的依止师

  “具戒得寂定,以及殊胜慧,若依此胜师,当超此胜者。”此处进一步强调,依止师要具足戒行,要有定力,还要有殊胜的智慧。依止这样的善知识,我们才能获得和戒定慧相应的功德。

  “如普穹瓦云:我闻前辈传记时,自然生起向上心。”这里引古德的话,再次说明榜样的重要性。噶当派大德普穹瓦说:我听到前辈高僧大德的传记,自然会生起崇高、向上的心。学佛以谁为榜样?就是以佛菩萨为榜样,以高僧大德为榜样。作为出家人,尤其是刚出家的沙弥,志当存高远,要发菩提心,荷担如来正法。多读高僧传记,能引发生命内在的高尚品质,对佛教、对社会、对众生生起慈悲心和责任感。反之,如果我们一天到晚都在看教界的不如法现象,觉得大家都这样,没什么了不起,就会自甘堕落。所以我们应该多看高僧传,见贤思齐,引发向上之心。

  “又塔懿云:惹真寺诸尊宿,为我及诸后学视线所集。”格西塔懿说:惹真寺(热振寺,噶当派祖庭,仲登巴所建)的大德们,学修非常了不起,是我们这些后学关注和敬仰的,也是大家学习的目标。

  “故善知识之功德,有须胜于己之必要。”所以我们依止的善知识应该超过自己,这样才能引发崇高的精神追求,看到希望并不断进步。修行就是这么修起来的。我们想什么,忆念什么,最终就会成就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就是通过不断忆念佛菩萨的功德,在内心引发与佛菩萨相应的高尚品德。

  我最近在修习《普贤行愿品》的过程中,发现了忆念佛菩萨功德的奥妙所在——我们忆念什么,就会成就什么。一个人总是想钱,就会去赚钱;喜欢吃,就会每天去找美食;喜欢权力,就会想尽办法地争权夺利;喜欢玩车,如果没钱买,还会到网上搜集各种名牌车的图片过瘾。同样,如果我们不断忆念佛菩萨,心就和佛菩萨的功德相应,并逐渐向这个目标靠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