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險配置原則

原則一:先保障、後理財

近年來保險監管機構一直呼籲行業要【保險姓保,迴歸保障】,保險本就是為保障而生的,但是近年來萬能、分紅之類的理財型保險竟成為了保費收入的主流,脫離了保障的保險產品顯然是大多數人的需求不相符的。

這是從行業的高度來看,再細化到我們每一個家庭來看,也是一樣的道理。家庭成員的健康保障尚未完善,就先去研究幾乎沒有保障功能的理財型保險,結果買了一堆萬能險、分紅險之類的產品,然後以為自己再也不用擔心意外和疾病了,結果一旦發生了疾病或者意外,才發現自己買的保險這也不賠、那也不賠,於是就立馬得出一個結論——保險是騙人的。

真的是保險在騙人嗎,還是因為我們沒有買到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呢?抑或是業務員沒有認真給你講清楚產品的責任、保障的重要性,只是順著你的獲利心理去推薦理財型產品,急於成交而並不在乎你真的需要什麼。

所以先考慮理財,再考慮保障,那絕對就是捨本逐、本末倒置了。另外如果你在接觸的業務員一上來就給你推薦理財型保險,那麼我覺得你實在就沒必要繼續和他聊下去了。

原則二:先大人、後小孩

很多人一生中保險意識最強的時候,就是孩子出生的時候,所以,很多家庭會優先給孩子配置保險,而且,還一個勁的給孩子越買越多,買完醫療買大病,接著再買教育金,恨不得把孩子的養老規劃也給一起做了。甚至僅給孩子買一份大病險就花了8000到10000塊,就好像在孩子身上花的錢越多,才能越體現出自己對孩子的深沉的愛,而無視自己和家人卻處於風險裸奔的狀態。

這樣做真的對嗎?在這裡我請大家一定記住,孩子最大的保障可不是保險,那是什麼——是我們每一位父母,我們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所以,請大家以更加明智的方式去愛我們的孩子,先給自己建立起完善的風險保障,只要我們一切安好,孩子的成長就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這一原則,其實有兩個層面的意思:

第一是,在配置順序上,優先給大人配置保險,然後才是孩子;

第二是,在保費預算的分配比例上,應優先將大部分的保費預算給到大人,而在大人之間,則應優先分配給對家庭財務貢獻最大的一方,也就是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孩子的保費預算,如果配置合理的話,一小部分保費就足夠了。

舉個例子,一個三口之家,先生工作養家,太太全職帶娃。如果這個家庭每年的保費預算是2萬元,那我們在分配保費預算時,先生應獲得最多的保費預算,太太全職帶孩子,整理家務,雖然沒有給家庭創造收入,但是自己帶孩子省下來的請阿姨和保潔的費用,也應被視為太太的收入,所以太太的保費預算次之,最後才是孩子。而針對這類家庭,保費預算就可以大致按照5:3:2的比例來分配,先生10000元、太太6000元、孩子4000元。

原則三:先需求,後產品

我們在日常回復客戶諮詢的時候,面臨的最多的問題就是,“親,這是我同學買的大病險,你幫我看看好不好”,“親,我今天接一通某保險公司的推銷電話,你幫我看看這個產品怎麼樣”,“親,這個是我媽的閨蜜推薦給我的產品,說是什麼都能保,你幫我看看是不是真的”。

對於這種問題,我真是已經不想再回答了,因為沒有意義。保險是一種轉移個人和家庭財務風險的金融工具,每個人和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盡相同,所面臨的急需轉移的風險也有所不同,我沒辦法告訴你這個產品好不好,因為一個產品好不好得看它是否能滿足我們的需要。請大家記住,沒有完美的保險產品,只有適合我們的保險產品和相對完美的產品組合。

我們再為家庭做保障配置方案前,都要先了解客戶的家庭成員結構、性別、年齡、健康狀況、收入結構、已有的保險產品、目前保費預算等等,在這些信息都瞭解充分後,在結合大家的實際顧慮,幫助大家明確自己的需求,在此基礎之上,才會進入到產品環節。

所以,跟風買保險、礙於人情買保險、一時衝動買保險,到最後如果發現產品不合適,再想退保的話,這個經濟損失可是要自己來背的哦。

原則四:先保額、後保費

買保險說到底買的就是一個保額,因為當我們真的發生疾病或者意外風險時,真金白銀賠給我們的是我們當時投的保額。

以重疾險為例,當我們發生了重疾,保險公司賠給我們多少錢,是取決於我們當時買了多少保額的,買了10萬則賠10萬,買了50萬則賠50萬。

重疾險,又稱收入損失補償保險,患重疾後,通常治療+康復期需要3~5年甚至更久,即便我們的年收入只有10萬,合理保額也至少應該在30萬,而這30萬也只夠補償我們3年的收入損失而已。如果只買了10萬保額,便失去了補償收入損失的意義。

那從治病的角度來說的話,重大疾病的治療費用,通常需要30~50萬,甚至更多。而如果我們只買了10萬保額,對於治療費用也僅是杯水車薪。

也許有的朋友就會有疑問了“我倒是想多買些保額,但是預算有限買不高啊”,其實未必,可能只是你瞭解的產品不對,或者組合方案不夠合理,保險產品多種多樣,一定有能滿足你的產品或者組合。

原則五:先產品、後品牌

在做家庭保障規劃時,我們常建議客戶不要過於看中保險公司的品牌,而應通過不同公司優勢產品的組合,來完善家庭保障方案,並提高整體方案的性價比。

為什麼這樣做呢,其實很好理解,打個比方,如果我們現在要為新房子配置家用電器,我們會只從一個品牌裡挑選所有的家用電器嗎,我相信大家不會。最理性的做法是,分別選擇不同家電廠商的優勢產品,比如海爾的冰箱、格力的空調、小米的電視、史密斯的熱水器等等,這樣才能讓我們獲得最為舒適的居家體驗。保險產品的配置也是同理,我們可以通過不同公司優勢產品的組合,來完善整個方案的保障程度,同時提高整體方案的性價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