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學習?父母要做這3點:撕標籤、貼標籤、真陪伴

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學習?父母要做這3點:撕標籤、貼標籤、真陪伴

作為父母,下面這些孩子與家長的故事,想來你不會陌生。

一個四歲孩子,家長髮朋友圈說晚上把孩子揍了一頓,總算老老實實寫拼音作業了,接著反思說畢竟才上幼兒園啊,要求事事應對自如,自己確實太過了。

一個六歲孩子,就是風靡網絡的上海老教授長文描述的“牛蛙孩子”,那個艱辛苦逼幼升小的孩子,從三歲開始風雨無阻被家長帶領奔波各種培訓學習班,最後無緣四大牛校,還患上了抽動症。

一個上小學的孩子,家長反覆追問為什麼孩子寫作業拖拉,不認真,光是顧著玩,自己搞的筋疲力盡,心力交瘁,道理說了一籮筐,就是沒有效果。

一個上初中的孩子,家長找到我說眼看著中考了,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不急不躁,看不進書,還纏著要買新手機,送去輔導班一對一學習,自己苦口婆心說道理,改觀甚微,著急詢問如何辦。

想要繼續列舉下去,實在太多太多。

如同有家長說的,知道過分要求孩子不合適,可是作了家長就身不由己啊。振聾發聵,但是我們還是要追問,什麼孩子學習成了折磨家長的事情?

“為你好,受不了”,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卻領不到孩子的情,其中究竟不難明白,只是家長不願意承認罷了。

說出來的是原因,比如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學習不好如何有個好前途,作為家長是為了孩子好;說不出來的是動機,羞羞答答,無法理直氣壯,比如面子,比較,不服輸,寄託希望,光宗耀祖,家長憑子貴。

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學習?父母要做這3點:撕標籤、貼標籤、真陪伴


具體原因還可以分析如下。

家庭教育家長3點思維誤區

一是,家長著急焦慮。

“牛蛙孩子”這個文章寫得非常真實,一個三歲的孩子,被焦慮的母親挾裹著開始學習,一家人圍著孩子轉,而且無數家長都這樣做,殘酷激烈爭取最佳教育資源。

焦慮是指向未來的,一個三歲孩子的未來是幾十年的時間啊,這樣焦慮的家長當然心力交瘁的。焦慮從心理學上看是不信任別人,不相信自己,不敢承認不確定,不能接受變化。

二是,家長被角色催眠

有人說不希望自己孩子早上學,源自當年上學太小坐不住,不能安心學習,多被家長老師同學指責,非常不快樂。

現實生活也是如此,小孩子沒有上學前,家長百依百順,“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一旦上學了,哪怕是幼兒園,也會視作學生角色。

換言之,既然是學生了,就不能不好好學習,就不能不嚴格要求,不由得視野狹窄,眼睛裡只有學習沒有了孩子。

三是,家長比較心理

人總是生活在比較中,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如同我們都會嘆息學習好的總是別人家的孩子,潛意識把孩子的優秀等同於自己的優秀,把孩子的平凡作為自己的不堪,孩子成為自我評價的重要指標。

縱然再多困難,孩子終究要讀書上學接受教育,難道我們就無能為力,束手就縛嘛。當然不是,如果我說讓孩子喜歡上學習並快樂學習,其實很簡單,你會相信嗎?

從本人家庭教育體驗,以及學習心理學領悟,加上諮詢觀察好多孩子與家長的體驗,做好家庭教育,我認為做到以下幾點,你會大有收穫。

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學習?父母要做這3點:撕標籤、貼標籤、真陪伴


家庭教育要做好這3方面

一是,撕掉“不愛學習”標籤。

大凡對孩子抱怨多的家長,比如文章前面列舉例子,隱形的是對孩子貼上標籤:不愛學習。

養孩子是很辛苦的事,孩子總是各種惹事生非,班級學校只能一個第一名,孩子總是不能如家長希望的如意,慢慢就會貼標籤,導致指責,感受痛苦。

我的孩子初中時候作業很少完全完成,遲到也常有,後來就抓大放小,規定晚上休息最晚時間,其餘由自己承擔責任,學習的事情自己處理。

高中時候有次他媽媽抱怨晚自習回家不學習,人家孩子都如何如何用功。後來孩子發給一段短信,大意是“老媽你這樣說,我很傷心,你不知道我在學校是多麼用功,我真的很努力了。”

學生個體都有差異,家長貼標籤時候究竟是憑藉自己主觀看法呢,還是真的看見了孩子特徵,這才是最重要的。

二是,貼上“關係第一”的標籤。

不破不立,撕掉給孩子強加的各種消極標籤,還要主動貼上積極標籤,最重要的標籤就是關係和諧,也可以說是理念。

有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書大家不陌生,說明親子關係和諧是學校教育無法比擬的,因為關係真的大於一切。

假如你問孩子,在學校裡你最看重的是成績呢還是關係呢,你會發現幾乎百分百孩子重視關係勝過學習,這是最大事實。

既然如此,親子關係和諧就成了基礎中的基礎,因為所有外在的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夥伴關係、學習關係,都來源於親子關係。

要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一個秘訣就是保持良好的夫妻關係,尤其對於爸爸來說,最好的愛孩子方式就是爸爸愛媽媽。難以想象,一個家庭關係糟糕的孩子,會有好的心情面對學習,要知道學習取決於過程,過程取決於狀態,狀態取決於關係,“親其師信其道”。

有人總結了搞好親子關係的十字箴言:行、驕傲、太好了、都不容易,要堅信孩子是行的,先驕傲再成功而不是優秀了才去鼓掌,凡事發生太好了,大家都不容易,這些話語細細體會大有裨益。

親子關係好了,也就可以影響孩子搞好其他關係。記得孩子初中時候,對某老師頗有微詞,我們接納孩子情緒同時,也委婉提示老師如我們一樣,要養家餬口,回家洗衣做飯看孩子,已經非常盡力了,列舉老師平時各種好處,努力樹立對老師的尊重尊敬與感恩,因為關係順了學習也就愛屋及烏。

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學習?父母要做這3點:撕標籤、貼標籤、真陪伴




三是,高質量的陪伴。

如果問一個小孩子愛學習還是愛玩呢,我想回答愛玩才是正常的孩子,起碼心理健康程度較高。

愛玩是人的天性,如同成人也是喜歡懶惰的,有了這個現實認識,你就知道孩子為何喜歡遊戲,為何作業拖拉,為何想買手機玩。

我們無法禁止孩子天性的釋放,並不意味著我們束手無策,只要我們真的愛孩子,就需要真正的付出。什麼叫真正付出,特徵就是高質量陪伴。

有人說我為孩子操碎了心,可以試著回答幾個問題:你覺得你愛孩子嗎?相信幾乎全部人是百分百肯定回答。再問從今天上推一週,你真正陪著孩子來娛樂來學習了嗎?如果回答肯定的話,再請列舉三個事例出來。

如果順利舉出事例,我相信你的親子關係一定很好,孩子學習狀態也一定很好。陪伴孩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可是唯有難才有價值。

家有初中生的那位朋友,我給她一個建議,為了減緩自己焦慮,同時觀察孩子情緒,促進親子關係,要她一天寫一個觀察孩子日記,唯一要求就是書寫積極的陽光的優秀的地方,發到微信朋友圈我給予點評,開始堅持還好,可惜不久無法堅持,雖然中間告訴我寫這個陽光日記真的很有效果,可是效果必須要有持續行動付出啊。

也因此,心理學家許又新教授有段話,他說如果家長自己不求上進,整天打麻將,希望買回一架鋼琴就可以把孩子培養出高尚情操,天下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這番話值得我們思考。

以身作則是說爛的大實話,卻是有效的,關鍵在你要堅持,即便我們假裝學習也要陪伴孩子,尤其當孩子學習信心不夠堅強學習成績不夠理想時候。

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學習?父母要做這3點:撕標籤、貼標籤、真陪伴


說了這麼多,要讓孩子喜歡上學習,就是要家長們先打破錯誤標籤,知道孩子與我們一樣普普通通,而後用我們堅決行動帶動孩子,用親子之愛來陪伴孩子。

如此你會發現,你的孩子不喜歡學習都不能!



附,推薦這套家庭教育叢書,好父母勝過好老師,好家長就是孩子最好老師,讀來真的受益匪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