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的好就給你好處,“賄賂式”帶娃正在傷害娃的自驅力,別不在意

孩子的學習一直是讓家長最頭疼的事情,除了極少數自覺性極高、真正喜歡學習的孩子之外,大部分孩子在學習時都會表現出較為被動的狀態。

如果家長不在身邊的督促,孩子絕對不會主動坐在書桌前,甚至有時家長跟在孩子後面盯著,孩子都會找出百般理由拖延學習,拒絕學習。

在長期和孩子"作戰"的過程中,不少家長總結出套有效的帶娃理念,那就是賄賂式帶娃。

考的好就給你好處,“賄賂式”帶娃正在傷害娃的自驅力,別不在意

為了讓孩子完成某樣目標,家長會提前和孩子約定完成任務後的獎勵,以此激發孩子的主動性。

磊磊上小學二年級,平時學習總是要父母操心,其實磊磊挺聰明的,就是不願意看書寫作業,有點時間就想著玩,讓父母頗為無奈。

打過罵過都不見效,沒過幾天磊磊又會重蹈覆轍,把父母的話拋在腦後。

在身邊朋友的建議下,父母嘗試用各種誘惑來激勵磊磊。

比如期中考試在班裡得了前三名就獎勵一輛玩具小汽車,或者是期末考試得了100分就獎勵帶他去遊樂園玩。

沒想到磊磊真的開始願意學習,當然在完成父母的目標後第一時間會找父母要求兌現獎勵。

只是這樣的方法真的有利於孩子進步嗎?如果沒有了獎勵機制,孩子又會變成怎樣呢?

考的好就給你好處,“賄賂式”帶娃正在傷害娃的自驅力,別不在意

孩子為什麼熱衷於賄賂式教育?

1、沒有規則概念

很多家長平時都不太注重為孩子制定規矩,很多事情都是得過且過,覺得孩子還小,沒有必要過多的限制他們。

這就會使孩子沒有規則概念,他們不知道什麼事情能做,也不知道什麼事情不能做,完全按照他們的意識去行事。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家長要求孩子完成某件事時,他們便會覺得應該得到等價的交換,所以會反過來要求家長滿足他們的條件。

因為家長讓自己做的事情並不是自己心甘情願去做的,只有家長給予好處,他們才會覺得這件事情是有意義的。

考的好就給你好處,“賄賂式”帶娃正在傷害娃的自驅力,別不在意

2、真正的需求被忽略

每個孩子都有他們的需求,但是很多時候家長卻會選擇忽略。

當家長看到孩子需求以外的方面時,孩子會無意識的放棄自己原有的情感和願望,只對家長關注的方面表示接受和認可,刻意的迴避自己原有的情感需求。

這就使得孩子對於家長提出來的要求失去了主觀能動性,因為這並不是他們真正想要得到的。

所以他們會不斷的提出要求,不斷的增加籌碼,直到家長給予的賄賂已經對他們起不到任何作用為止。

然而賄賂式帶娃並不可取,反而會產生諸多的弊端。

考的好就給你好處,“賄賂式”帶娃正在傷害娃的自驅力,別不在意

賄賂式帶娃的弊端

1、影響孩子正確金錢觀的形成

越來越多的家長習慣用物質或金錢來賄賂孩子,當孩子拿到屬於他們的戰利品之後,會迫不及待的和小夥伴炫耀。

當他們拿到父母獎勵的金錢時,會立刻把它花掉,買自己喜歡的玩具。

這會讓孩子產生炫耀心,同時也會讓孩子養成亂花錢的習慣,他們不懂如何對金錢的使用進行合理的規範。

只是一門心思的想著如何去花錢,卻又無法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導致孩子的金錢觀扭曲。

考的好就給你好處,“賄賂式”帶娃正在傷害娃的自驅力,別不在意

2、破壞孩子的責任心和義務性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是為了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雖然很多家長讓孩子好好學習都是希望孩子以後能夠有更好的生活,但這並不意味著學習要和金錢以及物質掛鉤,而只是表達了家長對孩子的一份愛意。

學習是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也是他們應該履行的義務,如果家長習慣性的用金錢物質去激勵孩子更好的學習,那麼孩子就會失去對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

只是為了得到他們的獎勵才去勉強學習,這樣的學習顯然是無法帶給孩子真正快樂的。

考的好就給你好處,“賄賂式”帶娃正在傷害娃的自驅力,別不在意

3、破壞孩子的自驅力

每個孩子都會有自驅力,只是有的孩子有機會表現出來,有的孩子的自驅力卻被父母無情的扼殺。

當父母用誘惑式的方法對孩子提出要求時,孩子自驅力就會受到限制,轉而以父母為自己制定的目標為奮鬥點。

這會使孩子漸漸遺忘他們自己想要去擁有什麼,讓他們原有的目標被父母的目標所取代。

這是一種被動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會讓孩子失去自己的想法,變得千篇一律,自然會使他們的自驅力遭到破壞,不利於孩子發展。

考的好就給你好處,“賄賂式”帶娃正在傷害娃的自驅力,別不在意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愛上學習?

1、可以適當獎勵,但不能突出物質和金錢

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正如我們工作時會非常在意上司對自己的看法,也很期待自己成功完成某項任務時上司給予的金錢獎勵。

孩子其實也是一樣,他們也渴望自己的成績能夠被父母發現,因為這是對他們進步的一種肯定。

只是獎勵雖然可以有,但並不一定要和金錢物質相掛鉤,有時精神上的獎勵反而能夠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父母要知道自己獎勵的是孩子已經產生的行為,而不是用獎勵去促進孩子的好行為的產生。

考的好就給你好處,“賄賂式”帶娃正在傷害娃的自驅力,別不在意

2、家長的榜樣性作用

孩子在年幼時都會有意無意的把父母當成自己的榜樣,他們會刻意的去模仿父母在生活中的行為。

這其中不僅包括好的行為同時也會包括壞的行為,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應該努力的提升自己,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作用。

如果父母想要孩子喜歡學習主動學習,那麼不妨自己也放下手機,拿上幾本書充實自己。

這種身體力行但效果遠遠會比他們跟在孩子身後不斷的嘮叨有效的多,能夠讓孩子真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考的好就給你好處,“賄賂式”帶娃正在傷害娃的自驅力,別不在意

3、儘量做到即時獎勵

當孩子取得進步時,父母要第一時間給出獎勵,這樣才能讓孩子知道他們是為什麼得到的獎勵,如果獎勵過於滯後,那麼孩子很有可能會不知所以然。

他們不明白獎勵為何而來,甚至有可能忘記自己之前的某些進步,這樣的獎勵顯然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父母對孩子的獎勵最好是在短期內進行,獎勵要具體明確,同時也能讓孩子比較快速的達到效果,這樣的獎勵才是有效的。

考的好就給你好處,“賄賂式”帶娃正在傷害娃的自驅力,別不在意

而那些長遠的獎勵無異於空頭支票,有時不僅孩子有可能會忘記,就連父母也會忘記。

獎勵的初衷是為了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而不是傷害孩子的自驅力。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愛上生活,而不是為了獎勵被動的學習,懵懂的生活。

這雖然並不容易,但是隻要父母用心陪伴和引導,孩子總會有點點滴滴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