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吸血鬼,这些你都了解吗?

“鬼文化是文化学的一个分支,有着丰富而深邃的内涵,是伴随着人类文化的出现而出现,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奇特的历史现象。’’吸血鬼文化在西方鬼怪文化中一直占着重要的地位,逐渐传入中国,为人们所喜爱。但自从文学作品及电影的影响,其中戏剧化的色彩使得吸血鬼形象逐渐改变,尤其是从美国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风靡,掀起了一股吸血鬼热潮。为什么吸血鬼备受人们欢迎,今天人们印象中的吸血鬼形象与过去相比有何不同,下面我们做一下比较与分析。

一、吸血鬼的诞生

最早吸血鬼记载源于《圣经》。相传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被驱逐伊甸园后生下该隐和亚伯,而该隐因嫉妒杀死了亚伯,上帝罚他终生流浪,只能以吸血为生,虽然永生不死,但必将受到所有世人追杀,而该隐就是初代吸血鬼。在欧洲,从历史开始便一直流传吸血鬼的传说,一般认为吸血鬼的传说源于人们对血的恐惧和崇拜,一方面血代表着灵魂和生命;另一方面血也代表灾难和罪恶

欧洲14世纪,黑死病流行,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黑死病人们临死时痛苦挣扎与肢体流血残损的特点正好符合人们对吸血鬼的幻想,再加以教会公开承认吸血鬼的存在,吸血鬼迷信形成风气。到十八世纪,瘟疫再次流行,官民一致认为吸血鬼为罪魁祸首,再加上塞尔维亚一个小村庄里,传说阿诺德死后变成了吸血鬼,害死了许多家畜和村民。这一事件引起了当时政府的高度重视,法国杂志《拾穗者》和英国《伦敦日报》均刊登过这篇文章。

而在文学作品《惊情四百年》中德古拉因为人们的谣言拆散了他与妻子,因恨而投向恶魔,但在《吸血鬼日记》中则是因爱而生。可见,其实吸血鬼的诞生其实与罪恶相连,在人们心中,吸血鬼即是恶魔的象征。直到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人们更能够接受和包容“异己”,加之对吸血鬼能力的神话,由此才产生《吸血鬼日记》中由爱而生的吸血鬼。

二、吸血鬼形象的转变

吸血鬼形象并非完全想象,它也有现实的模版,基本特征是

(1)惧怕阳光,作为恶魔的代名词,身处黑暗的吸血鬼匿于黑暗之中,阳光可将其化为灰烬。因此白天只能在棺材或者坟墓中休息。

(2)面色苍白,这基本上是所有吸血鬼的特征。

(3)不死之身,除了被特殊手法杀死,它不受寿命的限制。

(4)尖长的犬牙,用于切开脖子,吸取鲜血。

起初,由于宗教与政府的宣扬,吸血鬼的形象一直是恐怖,丑陋的,但由于文学作品的盛行及宗教的没落,吸血鬼形象逐渐变成了美丽、优雅、浪漫。它既令人害怕,又让人神魂颠倒,首先,年轻,永生不死的特点及时常参杂着情欲的施虐及被虐的关系,满足了人们根生蒂固埋藏在血液中的恐惧与好奇,而它们身份大多数贵族,拥有金钱与地位并充满情欲色彩,在文学作品中成为了吸引人的素材。加之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神鬼的恐惧心理逐渐减少,科学代替了神话与宗教信仰,因此,为了迎合人们的心理,在恐怖题材中加入浪漫气息,吸血鬼形象变成了人们如今在影视作品中《暮光之城》、《吸血鬼日记》中,帅气非凡的形象。

三、吸血鬼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变化

在过去,吸血鬼作为宗教中罪恶的象征,以此,宗教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教徒和统治权。这时期的吸血鬼文学作品受到的阶级影响巨大,给人的印象都是神秘且气质高雅。而随着吸血鬼文化的发展,阶级影响越来越弱化,在《吸血鬼日记》中,基本没有与宗教有关的因素,吸血鬼基本都是高中生,曾经惧怕的十字架也只是马鞭草。这基本都是满足人们娱乐心态而进行创作。

并且,其中涉及的文化元素更广,参杂了女巫,狼人等元素,而不仅仅局限于吸血鬼与人类的纠葛。这一现象完全符合当下“和谐社会”的主旨。

通过对吸血鬼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可以看出吸血鬼这一西方鬼神文化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吸血鬼文化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并且迎合了随之发展变化的人们思想文化观念。体现了人们对“异己”的包容逐渐增加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陈潇《从〈惊情四百年〉到〈吸血鬼日记〉看吸血鬼文化的发展》2012年

[2]张志鹃《解读吸血鬼文化在〈吸血鬼日记〉中的传承与演变》,文教资料,201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