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之悲劇:無故受人吹捧的民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吹捧民國儼然變成了社會風尚:什麼民國的大師就是多,現代社會一個也沒有;民國的教育就是好,比現在不知道先進了多少倍;民國的國民素質都要比現在的高;什麼可愛又可敬的軍閥,居然連民國的軍隊都有人吹捧。

總之,與民國有關的一切都有人喜歡來吹捧,似乎只要吹捧民國就能顯示出自己的優越感。

歷史之悲劇:無故受人吹捧的民國

但今天,我想告訴這些民國吹:別再用你那扭曲的價值觀害人了!民國,只是少數人的天堂,多數人的地獄!

民國的壟斷式教育

總有人喜歡吹捧民國,說什麼教育自由,殊不知民國的教育恰恰是把“少數人天堂,多數人地獄。”這一點體現的淋漓盡致。民國的一切先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幾乎都是達官貴人的子弟才能享受的權利,普通的老百姓,能上私塾讀書已經是相當的不錯了。

歷史之悲劇:無故受人吹捧的民國

這樣一種現象,恰好能通過一件事情完美的說明:民國的文盲率高達90%以上!

那些喜歡吹捧民國教育的人,如果我把你真的放在民國那個時代,你大概率都只是個吃不飽穿不暖的文盲吧!如果我告訴你現在有這樣一個社會,九年義務教育普及,吃飯穿衣的問題早就已經解決,不知道你又會作何感想呢?

歷史之悲劇:無故受人吹捧的民國

另外,民國的教育風氣真的自由嗎?如果真的自由,那又為什麼極端排斥工科呢?這又是否是封建思想在作怪?

民國的大師真的多嗎?

民國的大師真的多嗎?放在他們那個時代來看,確實是相當的多,但如果把他們放在我們這個時代來看呢?

前面說過,民國的文盲率高達90%以上,所以當時民國絕大多數的領域都處於不曾開發的狀態,這時候,突然過來一個大學生甚至是留學生,那幾乎就理所當然的成了那個領域的開創者、領軍人。這本來確實是一件偉大的事情,因為不管是什麼年代,一個領域的領軍者都是讓人尊敬的,但那些人卻偏偏要拼命的吹捧民國大師。

歷史之悲劇:無故受人吹捧的民國

另外,民國大師也普遍偏科,基本全是文科大師,工科大師幾乎就沒有,這也從另一方面表明,民國發展相較於世界其他國家的落後。

平均海拔200米的平原,有幾個2000米的,那便可以稱之為“山”。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有幾個1000米的,早已成了“谷”,而已看不到山。民國大師多,那也僅僅是放在民國那個年代來看,結果一代又一代的人偏偏要不斷吹捧抬舉他們,將他們視為不可超越的巔峰,這明顯就是厚古薄今的思想在作怪,這是歷史的倒行逆施!

世人只知道章太炎、陳寅恪,卻不知道嚴耕望,田餘慶,只知道民國大師,卻否認當代大師,這實在是社會的悲劇!

民國軍閥可愛嗎?

不知道為什麼,在網上居然看到有人用“可愛”來形容民國,但他們如果知道民國軍閥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廝殺不顧百姓死活,知道那些軍閥跟他的下屬紙醉金迷花天酒地,老百姓卻凍的凍死餓的餓死,他們還會覺得軍閥可愛嗎?

民國時期的軍閥,為了滿足自己的戰爭需求,不僅僅大力提高糧食徵收稅,甚至要求老百姓預支未來的糧食稅,個別軍閥甚至能讓老百姓預支到21世紀,看到這些,你還覺得他們可愛嗎?

歷史之悲劇:無故受人吹捧的民國

除此之外,之前在網絡上還有一個梗,經常有人會扮演軍閥的姨太太。不過如果她們真的羨慕軍閥的姨太太,我倒是推薦她們去看看《袁世凱傳》,看看真實的軍閥姨太太是什麼樣的生活。

城市與農村都是一樣的悲慘

民國做的最好的地方,估計就是實現了農村與城市的均衡發展,農村窮,城市跟著一起窮!如果說在農村,老百姓都是受到剝削的農民,那麼在城市,老百姓就是受到剝削的工人!不止如此,甚至連十三四歲的孩子也不能逃脫受到剝削的命運,成為資本家獲取剩餘利益的工具。

民國,不過是那少數人的紙醉金迷,卻是絕大多數人水深火熱的地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