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黨建+互聯網”唱響鄉村振興曲

“徐市鎮大闡村貧困戶老藍家中3000多隻雞滯銷,有需要可以聯繫……”日前,一則網上“帶貨”信息在建陽區徐市鎮黨員幹部們的手機上傳播開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有100多名黨員群眾響應,先後購買了500多隻雞,幫助老藍解決滯銷難題。

黨員幹部線上吆喝變身“主播”,科技特派員線上“開課”,農機也能打“滴滴”……為助力鄉村發展,建陽區積極探索“黨建+互聯網”發展模式,推動機關黨組織、社會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下沉一線,組建“紅色服務隊”,幫扶農戶脫貧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黨員變身“帶貨主播”,幫助農戶拓銷路

一條黨員的“帶貨”信息,為農戶老藍挽回了近萬元的經濟損失。

因疫情影響,農產品滯銷問題成了農戶的“心病”。為幫助農戶解決滯銷難題,建陽區充分利用“黨員+互聯網”,鼓勵全區黨員幹部通過朋友圈、微信群、社交群、電商銷售平臺等,變身“帶貨主播”,幫助困難戶拓寬銷路。

“現在,建陽區黨員幹部還會經常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上轉發貧困戶農產品售賣信息,並協助聯繫買家,‘黨員+互聯網+愛心消費扶貧’儼然已成常態。”建陽區扶貧辦工作人員表示,在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的同時,黨員幹部還負責聯繫、指導和扶持貧困戶復工復產,開展新一年的生產。

截至目前,建陽區黨員幹部通過團購群、微信群、社交群等方式為貧困戶聯繫客戶近2000名,發佈農產品銷售信息5萬餘條,幫助銷售蔬菜、雞蛋、雞鴨、蜂蜜等農產品10餘種。

線上農技“雲指導”,助力春耕生產

“大家好,今天我們利用半個小時的時間,為大家講解一下水稻育苗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近段時間,“慧農信手機APP”在建陽火了,農技員“線上”直播,農戶家中解難題,大家紛紛點贊。

據瞭解,這款手機APP是建陽區正在農村推廣使用的信息化服務平臺,為的是通過線上“雲指導”,幫助群眾開展春耕生產。

眼下正值春耕之際,為克服疫情防控期間技術培訓難組織、技術服務難到位的問題,建陽區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和農技人才引領帶富作用,積極探索“黨建+人才+直播+技術”培訓模式,發動科技特派員、農技人員600餘人組成專家黨員服務先鋒隊,通過科技特派員雲服務、慧農信手機APP、微信科技特派員服務群等平臺為農戶開展不見面遠程技術培訓,及時解答農民朋友在春耕備耕中遇到的問題,讓農戶足不出戶就能得到指導。

連起電話“線”、辦起視頻“班”、操起遙控“鈕”。建陽區在探索“互聯網+黨建”的同時,還整合全區人才力量,組建“黨員+人才”技術服務隊幫扶貧困戶,及時調度春耕春管、企業生產、疫情防護防控知識,把信息傳上來、把服務送下去、把技術落到地。

“滴滴農機”APP,讓種田更方便

4月16日上午,莒口鎮焦嵐村村民老許家的稻田裡,一架載著綠油油秧苗的插秧機在稻田裡來回作業。從前每到農忙時節,去哪裡找農機總是讓老許發愁,而今年,老許動動手指就解決了這一難題。

“這回‘滴滴農機’APP幫了大忙,有了合作社的插秧機,省工省時效率高。”老許笑著說,他剛通過“滴滴農機”平臺下了10餘畝插秧服務的訂單,很快就有農機合作社接單前來開展服務,進行早稻機插作業,不到半天時間就完成插秧任務。

老許口中的“滴滴農機”,是建陽區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投資185萬元在省內首創的智慧農機服務管理平臺。近年來,我區開展“互聯網+農機”探索,逐步引入黨組織力量和社會化組織參與,形成了“黨支部+合作社+滴滴農機+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

“現在,全區共有100餘名農機手進駐‘滴滴農機’,其中黨員就佔到了近一半。”建陽區農業農村局經管站站長李華君告訴筆者,“黨支部+合作社+滴滴農機+農戶(貧困戶)”的模式,快速連接了農機手與農戶之間的供需市場,解決了以往“有機無田耕、有田無機耕”的問題,成為了助力當地農戶發展與貧困戶脫貧的“雲幫手”。今年以來,這些“雲幫手”已為全區300多家農戶提供高質量的代作業服務近3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