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與裡子——殘破的觀泉劉鳳誥故居究竟打著誰的臉

鄭重聲明:本公眾號所發佈原創內容皆為雪原聚力版權所有,其它網絡平臺或自媒體轉載敬請註明作者和出處,違者必究!


TIPS:本文共1524字,閱讀需要8分鐘左右。關鍵字:觀泉、劉鳳誥故居、面子、裡子

“面子和裡子,互為表裡,相輔相成。裡子是面子的內涵和底蘊,靠面子來表達;面子是裡子的外在表現形式,靠裡子來支撐。

說到觀泉劉鳳誥故居,這得從劉鳳誥父親劉大智(字照書一字愚若)說起,劉大智當年在村裡教私塾,是個頗具文學素養的讀書人,但家裡較為貧窮。劉大智先後娶了兩個妻子,第一個妻子姓吳,是萍鄉蘆溪縣東陽人,生有兩個兒子劉鳳梁、劉鳳調和一個女兒。第一任妻子吳氏病逝十年後,劉大智才娶了第二個妻子,即劉鳳誥的生母彭氏。彭氏是萍鄉蘆溪縣源南人,嫁到觀泉後生有一女和一子(即劉鳳誥),彭氏因體弱多病,生下劉鳳誥後沒有奶水,因此劉鳳誥是吃其大嫂、也即劉鳳梁之妻羅氏的奶水長大的。

劉鳳誥及第後,為感恩故鄉的養育和大哥大嫂的恩情,不僅在村裡開辦了一所學堂和一所福利院,免費招收村裡的窮苦孩子就學,收養周圍的貧苦孤寡老人,還在乾隆六十年約1795年左右對觀泉劉家祖屋進行了擴建和修繕,使劉家老屋擴充到房間數十間,佔地面積達到600多個平方米,這就是現在位於觀泉村的劉鳳誥故居。

劉鳳誥故居,歷經200多年風雨,一直到198X年都保存完好,從解放初期至198X年期間,劉家老屋還曾居住過多達20多戶居民。從建成到倒塌,這個老屋至少為觀泉村幾百人提供過居住便利和保護。可如今,劉鳳誥故居不僅殘破不堪,其屋前、屋後、屋左、屋右也於近三十年來被村民們興建的房屋所佔據,原有的600多個平方米到目前僅剩下不足200平方米。原牆雖高達七八米,但已經只剩下兩面牆壁,屋頂的瓦片、椽條也已坍塌,屋裡屋外的地板、牆壁、牆頭,到處長滿了綠色的青苔和野草,更使整座老屋顯得分外殘破零亂。也許,只有屋裡高高聳立的木柱和一通到頂的木板間隔,以及僅剩的一角飛簷和地上的刻石,還能稍許讓人看出老屋當年的顯赫與規模。

每當站在老屋門前,做為沛豐堂劉氏後人,不勝唏噓,感慨萬千,不說多遠,就道這最近的三十多年以來,我們究竟做了什麼?輝煌時,我們以它為榮,古人都知幾經翻修,今人為何只知索取不知保護?又是什麼原因讓政府當年也對它視而不見呢?1982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萍鄉的有關單位難道只知道把劉鳳誥手書的牌匾和文物從觀泉搜走,對搬不走的劉鳳誥故居卻置之不理,甚至都未進入文物保護單位之列。一幢老屋,歷經的是百年的滄桑,看透的卻是人間的風雨。

觀泉村沛豐堂劉氏子孫,我們應該感到羞愧,解放後這60多年以來,我們只知索取,卻不曾為它提供保護,我們對外都自豪的宣稱自己是劉鳳誥後人,很有面子,可是對內卻小家門小家族風氣嚴重,外地人到觀泉村尋訪劉鳳誥相關,卻再也找不出劉鳳誥相關裡子的東西。

觀泉村這幾十年來的村兩委,你們所有人都應感到羞愧,你們眼睜睜看著老屋風化、倒塌、落敗,卻沒有采取過任何的保護措施,你們幾輩人只知眼前利益的短視眼光終將讓你們貼上碌碌無為的標籤,名聲掃地。

觀泉村行政所屬的當地政府,蘆溪縣斥資上千萬高調打造保護劉鳳誥故居文化遺產的新聞究竟打了誰的臉?其它地都為爭搶劉鳳誥名人蹭劉鳳誥名氣的時代,真正的劉鳳誥出生地劉鳳誥故居殘破落敗成這樣,你們提出的“要在加大文物保護工作力度的同時,充分利用劉鳳誥故居的旅遊資源,讓旅遊經濟最大化”。是否是一句空口號?

越是看不見的“裡子”,越不能“小視”。越顧看得見的“面子”,越沒有“面子”。只有做好“裡子”,才能真顧好“面子”。老子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面子事小,裡子事大。有時面子看似保住了,但裡子沒有改進,養癰遺患,最終丟的可不僅僅是面子。及早抓緊有利時機做好準備,認真對待,面子與裡子並重,互為表裡,相輔相成,才能發展得更快速、更健康。

面子與裡子——殘破的觀泉劉鳳誥故居究竟打著誰的臉

觀泉村劉鳳誥故居

面子與裡子——殘破的觀泉劉鳳誥故居究竟打著誰的臉

觀泉村劉鳳誥故居

面子與裡子——殘破的觀泉劉鳳誥故居究竟打著誰的臉

觀泉村劉鳳誥故居

面子與裡子——殘破的觀泉劉鳳誥故居究竟打著誰的臉

觀泉村劉鳳誥故居

面子與裡子——殘破的觀泉劉鳳誥故居究竟打著誰的臉

觀泉村劉鳳誥故居

面子與裡子——殘破的觀泉劉鳳誥故居究竟打著誰的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