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团队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新冠病毒已出现切实影响致病性的突变

4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发表了最新成果。研究人员对11份病人来源的病毒分离株进行了超深度测序,发现共有33个突变,其中19个是首次发现的新突变。新冠病毒已出现能切实影响致病性的突变。复制能力最强和复制能力最弱的相比,24小时内的病毒载量相差近270倍。


研究人员认为,尽管只分析了分离自11个病人的病毒,还是观察到了丰富的变异多样性。这说明新冠病毒株的真正多样性仍被大大低估了。


李兰娟团队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新冠病毒已出现切实影响致病性的突变


研究人员采用具有与人体细胞非常相似ACE2受体的Vero-E6细胞系,用所有11个病人来源的病毒分别感染Vero-E6细胞,每隔一段时间采集细胞并检测细胞的病毒载量。


结果显示,前4个小时,病毒载量保持平稳,很少发生复制。8个小时后,6号、7号、9号、10号、11号病人来源的病毒载量显著上升。24小时后,除2号、7号外的所有病毒载量都显著上升,而10号和11号的上升速度比其他要快很多。


在48小时和72小时进一步检测发现,病毒载毒量越高,细胞的病变效应和死亡率也随之上升。11号患者来源的病毒中,出现了三核苷酸突变,大大提升了毒株的复制速率和致病力,这位患者的病毒检测阳性,维持了45天。


此外,此项研究中的3份病毒分离株就来自病人的粪便样本,这表明新冠病毒的确有在粪便中复制的能力。


最后研究人员呼吁,对新冠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需要尽快考虑到这些累积突变的影响。


幸运的是,截至这篇论文写作时,文中所述的11例病人均已康复出院。


来源:科学网


编辑:李慧

审核:裘佳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