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拍蜂鸟

​在美国拍蜂鸟

2015年5月,美国密苏里州罗拉市

以前在电视上看过一些关于蜂鸟的记录片,非常喜欢,但同时也觉得离自己太遥远了,干脆就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梦想,此生怕是无法亲眼看到。的确,蜂鸟的种类不少,但大多在南美洲生活,夏天部分迁徙到北美或中美洲。而且当时总觉得,一定都是生长在遥远深邃的热带雨林之中,要想看到并拍摄到,实在太难了。

这次来美国之前,事先在网上查询了一下,迁徙到北美的蜂鸟,陆续会在四月低至五月初到来。所有迁徙的蜂鸟,绝大多数是在美国西海岸至墨西哥一线,美国中东部出现的蜂鸟只有一种,红喉北蜂鸟(Ruby-throated Hummingbird / Archilochus colubris),包括这次我要去的密苏里州。

​在美国拍蜂鸟


来到美国后,专注于拍摄其他品种的鸟,没有过多留意蜂鸟。毕竟,第一次踏上美洲大陆,这里的每一只鸟对我来说都是新品种,所以很投入,也很兴奋。同时也觉得,即便此地有蜂鸟,也一定在密林中,而且个体太小,速度飞快,基本上没有希望看到。

四月底的时候,偶然翻看鸟类手册,书上说密苏里州的红喉北蜂鸟每年4月25号开始,陆续迁徙到境,现在正是时候!而且网上资料说,单单密苏里州就有100多万人在自家庭院里喂食蜂鸟!看来并非在密林中,在城镇也可看到,而且数量很多,并不困难。进而详细查询了相关资料,还让儿子询问学校里的当地老师。儿子的阅读课老师是当地人,他家恰好就喂食蜂鸟,他建议买一个喂鸟器,挂在院内的树上,就能引来蜂鸟。我也从网上搜集了相关信息,了解了喂鸟器的类型和食品的配置,所以当天就到沃尔玛超市去购买喂鸟器。

到了超市才知道,喂食蜂鸟和其他鸟类,在这里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各种喂鸟器琳琅满目,挑花了眼。而且因为正是蜂鸟来临季节,喂鸟器和配置好的糖浆不仅在货架上摆放,而且在交款处的显眼位置,也到处摆放着色彩鲜艳的瓶装糖浆。类似于我国超市里卖口香糖的方式,可见需求旺盛。

这大大增强了我引来蜂鸟的信心。回家后和儿子一起装配好喂鸟器,直接灌装配置好的成品糖浆(本来准备自己配置,配置方法也很简单,白糖和凉开水1:4,但买来的糖水是红色的,还有水果味儿,而蜂鸟主要是依靠鲜艳的颜色吸引来的)。装好后,挂在了自家门前10米外的一棵树上。

头两天没有任何动静。开始怀疑是否有效,毕竟那么空旷的地方,到处绿树绿草,就这么一个小红瓶子,鸟能发现吗?我让儿子去问老师(多次鼓动他去找老师咨询,主要还是为了让儿子多与本地人交流,提高语言和社交能力),同时考虑是不是在旁边挂几个彩色气球?

然而就在第三天下午,我正在门口抽烟,忽然发现有东西在喂鸟器旁边闪动!开始时完全没有意识到那是鸟,因为和普通的鸟动作模式差别太大了,等它落下来,开始吸食糖水,并不时扇动翅膀,我才看清并肯定真是蜂鸟!

这两天设想了无数次看到蜂鸟后应该怎么办。当时想一定要先仔细观察一段时间,欣赏它的颜色和形态,观察它飞行、悬停以及采食时的动作。然后再考虑拍照。现在蜂鸟突然来到眼前,激动之中把这一切完全忘到脑后,连忙冲进屋内去拿相机。由于过于激动,手忙脚乱,在往三脚架上安装相机时,竟让相机连带镜头一起从云台上滑落下来,幸好我奋不顾身,及时伸腿挡了一下,没有直接砸向地面,并且有地毯保护,没有摔坏。小腿一阵剧痛,但也没有时间顾及(事后发现小腿正面被十几斤重的相机砸出两个血道子),连忙重新装好相机,出门查看。

蜂鸟已经不见了。非常后悔没有多观察一会儿,我甚至开始怀疑刚才是个错觉,蜂鸟真的来过吗?

我当然确定那不是错觉,而且我也相信,既然来过,就肯定会再来,它们已经发现了这里有好吃的!我架好相机,调整好参数,耐心地等待。果然,时间不长,它又毫无征兆地突然出现在那里,你完全看不出它是从哪里飞来的。这次我没有忙于拍照,仔细观察。它围着喂鸟器飞行,不时悬停,品尝每一个塑料花心中的花蜜糖浆。时而向前,向后,时而停顿,时而又突然启动,速度象闪电一样,动作非常精准,怎么看都不像我们常规印象中的鸟类动作。更像一只飞行能力极好的昆虫。它的身体只有半支香烟那么长,但却有一个相当于身体三分之一的细长嘴。在阴影中看是墨绿色,但在阳光下,背部和翅膀上的羽毛呈现出金属光泽,而且像鳞片一样,完全没有羽毛绒绒的质感。偶尔转向露出正面,腹部白色,喉部深紫色,但在某一个角度反射出鲜艳的玫瑰红色光芒(这也是它的名字红喉蜂鸟的由来,同时说明,这是一只雄鸟,雌鸟喉部没有红色)。

它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一两分钟后又忽然不见了。但我已经有了经验,知道它会随时出现。渐渐地,我的目光已经能跟上它,看出它飞走的方向,但如何飞来,从何处飞来,还是看不出。由于相机参数和镜头位置已经调整好,所以我只需连续按动快门,希望能捕捉到它空中悬停的美妙瞬间。

这之后它来过多次,看来已经认识了这个地方。我也为终于见到并拍到了蜂鸟而兴奋不已。晚上把照片下载下来,逐一查看。各种角度,各种动作都有,也确实捕捉到了悬停,而且背景也不错。第一次拍摄蜂鸟,已经感到很满足。但还是有些遗憾,应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争取下次拍到更满意的照片。

因为脑子里一直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前提,那就是蜂鸟飞行速度非常快,翅膀扇动频率大大超过所有鸟类。所以片面认为如果要拍清晰它的动作,快门速度应该足够。我把速度定在了1/2500秒,但事实证明,这个速度仍然不足以定格飞行动作。但快门速度太高是有代价的,相应的ISO指数很高,达到6000或8000,有时环境光线稍暗时,甚至超过ISO10000。佳能5D3相机虽然高动态范围降噪功能不错,但如此之高必然损失分辨率,大大降低了画面锐度。同时,由于使用了1.4倍增距镜,无法用到镜头的最大光圈f/5.6,实际光圈是f/8。这同样要求增加ISO指数。所以教训就是,不要使用太高的快门速度(鸟在悬停时,较低的速度仍然能清晰定格鸟的身体和眼睛,只是翅膀模糊,但这更有动感),1/1000秒甚至更低些就可以。另外,可以再把相机靠近1米左右,不使用增距镜,这样一方面可以用到镜头的最大光圈,同时提高了对焦反应速度。这两项措施,应该能将ISO降低到2000之内,5D3相机的降噪功能完全能发挥作用。

​在美国拍蜂鸟


第二天,按照新思路重新架好相机,等待蜂鸟到来。看来蜂鸟确实是热带动物,上午很少出现,直到下午气温高了才来。由于距离近了(只有6-7米),所以每次人过去操作,都会惊到蜂鸟,所以我干脆将相机架到窗前,快门线直接拉进室内,这样对好焦距(就以喂鸟器中心为焦点),调整好参数,鸟来了以后,不用出屋,就在室内按快门就行了。----但我还是出去了几次,为了拍摄几段录像,这必须手动操作。

今天的拍摄效果好多了,画面清晰度大幅提高,确实有几幅比较满意的照片。

就这样连续拍了三天,过足了瘾。同时,也开始更细致地观察这种鸟的习性。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无论是网上资料,还是来看热闹的邻居,都说蜂鸟有一个很特别的习性,那就是非常具有领地意识,它不允许有别的鸟来和它分享食物。这一习性很快得到了证实。确实有多次在他享用食物时,飞来另一只蜂鸟,原来的这只会马上起飞,驱赶新来者,有时会追出去很远。书上说,蜂鸟不善鸣叫,但这时候,它也发出吱吱吱的高频叫声,好象是在喊,走开!这瓶子果汁是那胖老头给我预备的,别人不许碰!---其实那一大瓶糖水,就凭它们那小身板儿,再来几只鸟,半年也喝不完。

后来看到的现象更是有趣。以前人们一直有个误解,认为蜂鸟根本就不降落,一直在不停地飞行。其实不是,我注意到它每次吃个一两分钟,就会消失不见,但我也没有看到它飞向什么地方。后来分析它可能是就落在这棵树上了。随即开始寻找,但这实在太困难了,鸟的尺寸还没有一片树叶的几分之一大,根本就找不到。后来还是凭借我的好眼神,努力盯着它的飞行方向,终于看到了它落下休息的地方。

​在美国拍蜂鸟


这个地方离喂鸟器只有两尺远,原来它除了饭后休息,还在时刻盯着它的餐桌!果然,如果这时有另一只蜂鸟飞来,虽然它自己并没有在吃,但也会马上起飞,吱吱叫着驱赶来犯者。----护食护到这份上,它也是蛮拼的。

这以后蜂鸟会时常光临,成了新常态,我也不会总是拍摄,更多的时候只是静静地欣赏,欣赏这一大自然创造的奇妙小精灵。

​在美国拍蜂鸟

​在美国拍蜂鸟


摄影器材:Canon 5D Mark III相机,

Canon EF 100-400mmf/4.5-5.6L IS USM远摄变焦镜头,

TRIOPO G-228T+NB-2S三脚架

中文学名 红喉北蜂鸟

英文学名 Ruby-throated Hummingbird

二名法 Archilochuscolubris

雨燕目

蜂鸟科

红喉北蜂鸟属

分布区域 加拿大南部、美国到巴拿马等地

​在美国拍蜂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