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新中國文學史》筆記和習題詳解

張健《新中國文學史》筆記和習題詳解

張健《新中國文學史》筆記和習題詳解

來源:靜業學習網

緒 論 新中國文學思想潮流

一、新中國文學思潮的歷史演進

(一)概念解讀

1.新中國文學

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起點延伸至當代的、20世紀中國文學發展歷程中一個形態複雜的文學時段。

2.文學思潮

是指在特定的地域空間和歷史時段內形成的,與當時的社會思潮和精神現象相關的,具有廣泛影響的文學思想潮流。

3.新中國文學思潮的三種基本形態

(1)1949年至1976年的"政治化文學思潮"

(2)1976年至1992年的"新啟蒙文學思潮"

(3)1992年至今的"多元化文學思潮"。

(二)從思潮角度解讀文學史的意義

1.文學歷史的繁雜性與邏輯性

(1)文學的歷史由具體的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現象組成,但這些現象是繁複而雜亂的、有待整理的。

(2)"文學史"的歷史敘述,要求對紛雜的文學現象進行梳理與整合,發現看似孤立的現象背後的內在邏輯,而這些邏輯與不同時期思想潮流存在密切的關聯。

2.文學思潮與文學實踐

(1)革命文學和啟蒙文學的影響、"一體化"時期主流文學成型的過程,西方當代各種社會思潮和全球市場經濟影響下形成的多元化文學局面等林林總總的文化因素,與當代作傢俱體的文學實踐有著或明或暗、千絲萬縷的內在關聯。

(2)正是這種"內在關聯",成了我們從歷史的角度研究某個時間段文學的前提。

3.從"思潮"的角度俯瞰新中國文學的目的

從"思潮"的角度俯瞰50多年來的新中國文學,從多樣性的文學形態中發現規律性,從看似雜亂無章的作品形態中發現共性,是為了便於對這一歷史時段的文學總體風貌的把握,也是文學史對一個時代整體精神狀況進行整合的需要。

(三)把握文學思潮的方法

必須將社會運動的整體性和抽象性,與審美經驗的多樣性和具體性結合在一起,從而體現"思潮"起伏的真正面貌。

二、政治化文學思潮

(一)產生原因

在特殊歷史時期形成的"敵我政治"思維和"戰時思維",由於建國後政治環境的特殊性而繼續存在,並影響到文藝創作與批評,使得政治化文學思潮成了新中國文學前27年的代表性文學思潮。

(二)解放區文藝思想

新中國文學中的政治化思潮,是40年代解放區文藝思想的系統化、一體化的表徵。

1.產生背景

(1)發生於中國20世紀40年代的解放區革命文學,是中華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必須服務於民族解放運動的大局,服從戰時思維的要求。它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個人自由和權利的問題,而是民族或群體生死存亡的問題。

(2)在這種特定的歷史時刻,個體想象的自由必須服從對民族整體命運的關懷,個人創作的提高必須服從革命宣傳的普及需要。這尤疑符合戰時政治思維的總體要求。

2.主要標誌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1)意義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是強調文學創作走向政治化、文學創作為政治服務的綱領性文件,解放區文學政治化傾向的發展方向由此正式確立。

(2)缺陷

這種戰時文藝思維,強調政治邏輯忽略藝術邏輯,強調大多數人忽略少數人,強調民間形式忽略文藝手法的現代性。

3.後續影響

1949年之後的新中國文學,依然沿襲了戰時文藝的指導思想。

(1)新中國初期

在政治立場、思想情感、文學想象,表達方式上的"一體化",成了新中國初期文學思潮的一個重要特徵,即通過思想批判以及對文學表達和情感方式的限定,將文學納入到一個單一的意識形態軌道上。

(2)20世紀五六十年代

文學問題變成了政治意識形態問題,並伴隨著一系列政治批判運動,導致了對自由想象的限制。

(3)文革期間

在"文革"時期越來越極端化,導致思想文化專制的狀況。

(三)政治化文學思潮的形成

1.發展歷程

(1)早在1938年,毛澤東就開始構想新中國文化的基本模式,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2)到了《講話》中,毛澤東進一步指出"要使文藝很好地成為革命機器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作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火敵人的有力武器"。

(3)1949年初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宣佈黨的工作重點開始由"農村包圍城市"轉向"城市領導農村",並預言城市有大量的"不拿槍的敵人",靠思想鬥爭來解決。

(4)1949年7月2日,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基本上是照搬解放區戰時文藝工作的政策和具體的做法,並通過各級作家組織的建立而將其推廣到全國,使得戰時思維進步滲透到了文學領導和組織工作中,繼續左右著新中國文學的發展。

2.主要機構與作家隊伍

(1)機構

新中國文學的發生是跟黨領導的文學團體的誕生同步的,相配套的是黨領導下的機關刊物和出版社。

(2)作家隊伍

在這些高度組織化的團體中供職的專業作家,主要來自以延安為代表的解放區,還有部分後來培養的工農兵作家,以及部分國統區的左翼作家,構成了一支成建制的、思想一致的作家隊伍。

3.表現形態

戰時政治思維落實到文藝鬥爭中的主要表現形態是"文藝批評",即"政治標準第一、藝術標準第二"。

(1)政治標準,即作家作品的政治傾向性,主要指對黨和社會主義的態度。

(2)藝術標準,比如語言和形式問題,實際上也可以上升到政治標準。

4.不利影響

(1)政治化文學思潮在戰時思維的統攝之下,將革命文學思潮定於一尊,"一體化"政治規範下的文學規則,制約了文學發展的多種可能性。

(2)這種"一體化"的文學規範還與一整套話語管理機制和作家管理組織相結合,運用某種獨特的價值規範來統攝文學創作,對違背這些規範的創作和思想開展大規模的批判運動,最終導致了文學創作和審美價值的單一化傾向。

(四)"工農兵"文藝方向

1.概念起源

新中國文學中所強調的文學的"工農兵方向",是毛澤東在《講話》中確立的。

2.形成原因

(1)政治方面

①工農兵文學一開始就帶有明確的政治功利目的,是作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的武器而被倡導的,"文藝為工農兵服務"是"文藝為政治服務"、"為人民服務"的另一種說法。

②文藝工作既然是整個革命事業的一部分,就必須服從黨的事業的需要,服從民族解放和階級鬥爭的需要,因此結果只能是"政治標準第一,藝術標準第二"。

③根據不同時期的政治需要,"文藝為人民服務"中的"人民"概念是不斷變化的。強調作家的世界觀對文學創作的重要性,強調革命或階級鬥爭世界觀的指導作用,文藝為誰服務的問題是作家世界觀在文藝創作中的集中體現。改造作家世界觀,使其文學創作符合政治需要,必須使作家的創作走"工農兵"方向。

(2)情感方面

情感上對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不信任,對以工人和農民為代表的底層人民有著天然的親和傾向。

3.具體表現

個人創作上的"提高",必須服從政治需要或"工農兵"的需要,這也是作家世界觀或政治態度在創作中的具體表現。

(1)強調題材的等級之分

主張描寫重大題材,描寫工農兵的鬥爭生活,提倡直接描寫重大的政治事件,藉以表現時代精神;輕視所為"家務事"、"兒女情"以及花鳥蟲魚等"非重大題材"。

(2)注重工農兵,尤其是其中的英雄形象

這一形象觀念使工農兵的英雄形象以壓倒性的優勢出現在作品中,同時卻導致對其他形象,如知識分子形象、思想處於中間狀態的形象的忽視和貶低。

4."工農兵文學"的價值與意義

"工農兵文學",既是人民群眾熱情的催化劑,也是貶抑帶有自由思想色彩的精英知識分子及其精英文學語言的利器。

5."工農兵文學"思潮的終結

1980年7月26日的《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社論,提出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口號,比"工農兵"的提法更為寬泛。它標誌著"工農兵文學"思潮的終結和文學新時期的到來。

(五)文藝批判運動

1.意義

文藝批判運動是新中國文學發展初期的一個重要特點,中國當代文學的"一體化"過程,正是通過建國後的四次批判運動而建構起來的。

2.具體表現

(1)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

①運動經過

a.《武訓傳》1950年12月在全國上映,、北京、上海等地發表了大量頌揚武訓和《武訓傳》的文章。

b.1951年5月,《人民日報》發表了由毛澤東親自撰寫的社論《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指示須對這類歌頌奴顏婢膝的文藝作品展開批判,以澄清思想界的混亂。

c.1951年5月23日,國家電影管理部門向全國發出通知,要求開展對於電影《武訓傳》的批判,全國的所有報刊步調一致地開展了批判《武訓傳》和武訓本人的運動。一次文學藝術領域的學術討論,變成了大規模的政治批判運動。

②評價

對於電影《武訓傳》的批判,是新中國成立後執政黨領袖在文藝界發起的第一次批判運動,其特點在後來的歷次批判運動中得到了延續和強化。

③運動特點

a.由政治權威發起;

b.行政上的全國動員;

c.黨的新聞媒體的廣泛介入;

d.所有人步調高度一致,不同聲音頃刻銷聲匿跡。

(2)對《紅樓夢》研究領域的批判

①運動經過

a.1954年,兩位青年學者李希凡、藍翎合寫了《關於<紅樓夢簡論>及其他》一文,對以胡適為代表的"新紅學"學者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提出批評。

b.同年《光明日報》的"文學遺產"副刊發表了李希凡和藍翎的另一篇文章《評<紅樓夢研究>》,直接將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與胡適聯繫在一起。

c.一週後,毛澤東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寫了《關於紅樓夢研究問題的信》,並附上了李希凡、藍翎合寫的兩篇文章。毛澤東認為文學研究領域存在著毒害青年的資產階級唯心論,文藝界某些人在跟資產階級搞統一戰線。由此,一場全國性的批判運動隨即展開。

d.1954年12月,這場批判運動進一步升級為對胡適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的批判,從政治、文學、哲學、歷史等各個角度,展開對胡適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的大規模批判運動。

②評價

與《武訓傳》批判相比,這一次運動的規模和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這是一場意識形態領域的思想清理整頓運動,也是文學藝術創作和學術研究領域進一步走向"一體化"的重大"戰役"。

(3)對胡風文藝思想的批判。

①歷史淵源

胡風與左翼文學界內部的矛盾由來已久,他在20世紀30年代就"兩個口號"問題與周揚等人所進行的爭論、40年代前期對《講話》精神的不同意見、對"民族形式"問題的不同看法、40年代末對現實主義的獨特闡釋、對"主觀戰鬥精神"的強調,都與革命文學的主流思想和《講話》精神不甚吻合。

②性質轉變

胡風的不同意見的表達,一直是以文藝爭鳴的形式出現的。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問題的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自1952年底開始,胡風的文藝思想問題,已經變成了"文藝小集團"和"反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問題。

③運動經過

a. 1954年7月,胡風完成了約30萬字的《關於解放以來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全面闡述了他對1949年以來的文藝方針、文藝政策、文學體制等方面的意見與建議,並對其所遭受的批判進行反駁。

b.1955年1月21日,中央批轉了《中央宣傳部關於開展批判胡風文藝思想報告的指示》,開始了批判胡風的全國性動員。

c.1955年5月20日,中共中央發出《中央對處理胡風問題的指示》,指出"胡風集團現大體判明是一個反革命的陰謀集團"要求"徹底清查胡風集團在各地的組織和活動情況,並堅決加以處理"。 胡風長期對於文學理論問題的獨立思考與堅持,最終導致了一幕令人震驚的、剝奪人身自由的悲劇。

④原因

其中固然有文學界內部的宗派主義在作怪,但根本原因還是將文學創作變為政治工具的"敵我政治"思維的結果。

(4)整風運動

①運動背景

中共及時汲取國際共運中的經驗教訓,決定對宏觀政策進行相應調整,提出了具有自由開放思維的"雙百方針",開展了整風運動,然而最終"整風"運動以"反右"運動而告終。

②運動經過

a.1957年4月初,中共中央根據毛澤東的指示決定開展整風運動。

b.在這場運動中,一些民主黨派人士和高級知識分子言論過激、批評過於尖銳,超出了運動發起者的預期。毛澤東撰寫了《事情正在起變化》的長文,將批評者定性為"右派"。

c.6月8日,毛澤東在中共內部發出了《組織力量反擊右派分子的猖狂進攻》的指示,在全國開展了一場規模巨大的"反右運動"。

③影響

a.許多文學理論問題變成了政治問題。

b.一大批優秀的文藝作品,特別是一批干預現實、揭露矛盾的作品變成了"毒草"。

c.文藝界的反右擴大化運動,重新關閉了"雙百方針"提出以來剛剛開放的創作自由空間,挫傷了作家的積極性,助長了極"左"文藝思潮的進一步抬頭。

(六)文藝政策的調整

1.雙百方針

(1)概念提出

①1956年4月28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出這一方針。

②1956年5月26日,陸定一在中南海向部分高級知識分子做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報告,提倡在文學藝術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中落實這一方針。

(2)影響

①1956年初到1957年上半年,由於"雙百方針"的出臺,在全國範圍內引發了思想觀念、文藝觀念和創作方法的解放。

②從對"現實主義"的重新界定,到對"人情"、"人性"的強調,拓寬了文學創作的思路。

③傳統文化也得到一定的發展空間。

(3)終結

隨著1957年下半年反右鬥爭的擴大化,"百家爭鳴"的局面很快就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左"傾冒進的"大躍進"運動。

2.以"三次會議"為標誌的文藝方針調整

(1)產生背景

1960年下半年開始,中共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文學領域的政策調整也在相應地進行。1961年第3期的《文藝報》發表張光年執筆的社論《題材問題》,在肯定描寫"重大題材"的同時,提倡"題材多樣化"。

(2)"三次會議"

①1961年6月1日至2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在北京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通稱"新僑會議",會議發出了發揚民主,尊重文藝規律的呼聲。

②1962年3月,文化部、中國戲劇家協會在廣州召開全國話劇、歌劇、兒童劇創作座談會,通稱"廣州會議"。陳毅在講話中呼籲,給作家選擇題材的自由、創作藝術風格的自由、探討藝術問題的自由。

③1962年8月2日至8月16日,中國作家協會在大連召開了農村題材短篇小說創作座談會,通稱"大連會議"。邵荃麟的《在大連"農村題材短篇小說座淡會"上的講話》是會議的重要文件,提到了許多重大創作理論問題,還提到出描寫農村"中間人物"的重要性。

(3)意義

這三次重要的文藝會議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思想,為文藝創作的發展提供了思想支持。

(七)政治化文學思潮的極端化

1.產生背景

從1962年9月開始,政治和文化指導思想重新出現了急劇"左"轉的局勢,階級鬥爭被擴大化和絕對化。

2.推動力

毛澤東關於文藝工作的"兩個批示"和《林彪同志委託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對政治化文藝思潮的極端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1)"兩個批示"的作用

1963年和1964年,毛澤東關於文藝的"兩個批示"認為國家文藝領導部門被"資產階級"所掌握,已經"跌到了修正主義的邊緣",為文藝指導思想進一步走向極"左"提供了支持。

(2)《林彪同志委託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

①產生背景

1966年2月,江青在林彪的支持下召開了部隊文化幹部座談會。會議記錄通過反覆修改,再經毛澤東審閱修改,題為《林彪同志委託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

②主要內容

a.全面闡釋了"文藝革命"的綱領和策略,將前17年的文藝界視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黑線專政"。

b.重申了毛澤東"兩個批示"的觀點,並斷言文化戰線存在尖銳的階級鬥爭,將"雙百方針"時期和60年代"三次會議"中提出的重要文藝命題:現實主義的深化、反題材決定論、寫真實、寫中間人物等,統統指責為對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離經叛道"。

c.提出了"工農兵文藝"的新方向和相關措施,要求樹立以"現代革命京劇樣板戲"為代表的革命文藝"樣板",塑造工農兵英雄人物形象,重新組織文藝隊伍,特別強調要吸收工農兵加入革命文藝隊伍。

③評價

《紀要》是對新中國成立十幾年來極"左"文藝思想的總結,也是"文革"極端激進文藝實踐的導火索。

3.激進的文藝實驗

(1)時代因素

新中國文學中的激進文學創作(實驗)運動,不僅僅是一種政治宣傳"手段",它們本身就是"目的",就是"社會主義革命"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些急於生產出全新"共產主義文藝"的激進文藝實驗,與"大躍進"時期一系列激進政治思維是一致的。

(2)主要運動

①"新民歌運動"

a.起因

1958年3月,毛澤東在成都會議上發出了收集和創作新民歌的號召,收集和寫作民歌便成了一項急迫的政治任務。4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大規模地收集全國民歌》的社論,號召全國人民收集民歌,這就是著名的"新民歌運動"。 由於激進思維和主觀判斷上的失誤,這次"新民歌運動"和工農業生產上的浮誇風是一致的。

b.重要原則

毛澤東提出古典同民歌的"兩結合",後來被郭沫若、周揚等人表述為"革命浪漫主義和革命現實主義相結合"。

②"樣板戲"

a.基本構成

第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現代革命歷史故事。

第二,經過改造的傳統戲曲形式(京劇)、西方古典藝術(交響樂和芭蕾舞)。

第三,精細的藝術編排。

b.組織方式

第一,江青在《談京劇革命》的講話中指出,塑造工農兵形象和革命英雄形象,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首要任務,並將"三結合"解釋為"領導、專業人員、群眾"三結合。

第二,在實施這種激進文藝實驗過程中,江青等人又總結出了一系列創作技巧,其中最主要的是"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c.特徵

第一,為中心政治任務的宣傳服務。

第二,運用了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兩結合"的創作理論。

第三,利用民眾熟悉的藝術形式,主要是京劇、交響樂和芭蕾舞。

第四,利用傳統文藝"臉譜化"、"程式化"的技巧,直接將政治觀念變成美學符號。

第五,組織方式上的"三結合"產生的高效率在"樣板戲"帶動下,出現了一系列其他藝術門類的"樣板"。

三、新啟蒙文學思潮

(一)含義

"新啟蒙文學思潮",指的是1976年至1992年的文掌思潮。"啟蒙"是針對新時期文學與五四啟蒙文學的連續性而言,"新"是針對新時期所面對的國際國內新語境而言。、

(二)歷史任務

新啟蒙思潮,需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接續起五四啟蒙運動的思想線索,將對個人的關注重新納入文藝實踐的視野。

(三)新啟蒙運動思潮的興起

1.群眾基礎

"地下文學"的流行。

(1)含義

"文革"時期,與主流文學相對應的"異端文學",在公開媒體上銷聲匿跡。但它以一種"地下文學"的形式在民間流傳,在形式、內容以及作品中的情感方式上,與當時的主流文藝相比,都是獨樹一幟的。

(2)作用

這些書籍,為思想解放打開了一扇窗戶,隱秘地表達"異端"的思想,實際上是社會思想潛流的一個特殊宣洩渠道。

2.歷史條件

1979年第四次文代會的召開。

(1)1979年10月召開的全國第四次文代會,批判了林彪和"四人幫"的極"左"文藝路線,肯定了《講話》精神的正確性,認為前17年文藝路線和方針政策"基本正確"、"成績顯著"。

(2)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社論,提出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口號,這些提法比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提法更具有、包容性。

3.政策支持

鄧小平的講話

(1)內容

鄧小平在《目前的形勢和任務》中指出,"我們堅持'雙百方針'和'三不主義',不繼續提文藝從屬於政治這樣的口號,因為這個口號容易成為對文藝橫加干涉的理論根據"。

(2)作用

為新啟蒙文學思潮的興起提供了政策上的有力支持。

(四)新時期初期的文藝爭鳴

1.關於"傷痕文學"的爭論

(1)興起

1978年到1979年,劉心武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盧新華髮表短篇小說《傷痕》,引起了一場關於"傷痕文學"的爭論。

(2)作用

反映了文學界對思想解放的尺度和速度的不同理解。

2.關於人性和人道主義的討論

(1)興起

討論始於1979年,不僅在文藝界,而且蔓延至哲學及整個社會科學領域。

(2)主要內容

所討論的主要內容,包括人性和人的異化問題,人道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關係問題,人性、人道主義和文學的關係問題,以及人性與階級性的關係問題等。

(3)意義

儘管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共識,但允許各種觀點的自由發表和討論,允許各種觀點的相互碰撞,對加深人性、人道主義的全面理解,提高學術界的整體水平非常有利。

3.人的主體性的問題

(1)提出

首先提出文學主體性理論的是劉再復。他在《論文學的主體性》等文章中強調,"文學研究應以人為思維中心",應著重審視作為對象主體、創作主體和接受主體的人的深層特徵和從事文學活動的特殊規律,從而對"文學是人學"這一命題做出了新的解釋。劉再復的這一理論,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論爭。

(2)意義

實踐證明,文學主體性理論以及圍繞它所展開的論爭,對於激發作家的主觀能動性、促進文體意識的自覺,從而形成新時期文學的多元化格局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這一爭論中,現實主義是否是唯一的創作方法問題,也提到了議事日程之中。

4.關於現實主義問題的爭論

(1)內容

新時期初期的討論,主要是要將現實主義拉回到現實和日常生活中來,剝離強加給它的種種政治因素,讓文學回到文學本身,擴展現實主義定義的豐富性。

(2)意義

現實主義問題的爭論連帶著一系列相關的理論問題,比如現實主義定義、真實性問題、"兩結合"問題、典型觀問題、現實主義精神和創作評價方法多樣性問題、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的關係問題,等等。對此的討論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末,拓寬了人們關於創作方法和創作精神的視野。

(五)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湧動

1.產生背景

凡是大的文化變動時期,都有對西方思潮的爭論。20世紀80年代初,在經典馬克思主義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背景下,展開了關於"異化"和"人道主義"問題的討論,關於現代主義文學的討論,目的是為思想解放運動掃清思想障礙。

2.產生原因

(1)新時期初期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在中國的興起,是"新啟蒙主義思潮"內部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尊重作家創作個性、允許多種創作方法的價值觀念存在的"思想解放運動"的一個環節。

(2)西方現代主義文學與西方啟蒙主義文學的矛盾,是資本主義文明與傳統的人道主義價值的深層矛盾,是西方現代文藝對市場價值觀念的批判形式之一,當代中國對現代主義文學的態度的轉變,與改革開放以來的市場經濟觀念的衝擊密切相關。

3.態度轉變

西方"現代派"文學,在建國後的新中國文學中一直遭到堅決的抵制和批判,被斥為"形式主義"、"主觀唯心主義"、"非理性思潮",中國普通讀者對西方的"現代派"文學幾乎一無所知,直到1976年才結束這種局面。

4.對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譯介

(1)譯介熱潮

從1978年開始,出現了介紹、翻譯、評價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熱潮。袁可嘉主編的《西方現代派文學作品選》(四卷八冊),伍蠡甫主編的《西方文論選》,朱光潛編寫的《西方美學史》,北京上海兩地出版社出版的"20世紀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等,成為年輕一代狂熱閱讀的暢銷書。

(2)影響

①這些西方現代主義的作品,為中國新一代作家提供了全新的、但也非常駁雜的知識背景和感覺方式,對解放思想、"撥亂反正"有積極意義。

②隨著思想解放的深入,國內學者開始介入對這些現代主義作品的推介和評價,發表和出版了一批評介西方現代派文藝的文章和論著,國內創作界也開始出現借鑑現代主義文學技巧的文藝作品。

5.從"現實主義"到"現代主義"

(1)開放的現實主義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現代主義初露頭角,此時仍帶著傳統現實主義的固有特徵,但作品縮小了"客觀反映"的地盤,加重了"主觀表現"的分量,從語言方式、情感方式、人物性格等各個方面突破前17年文學的禁錮,具有積極的"新啟蒙"意義。但在現代主義技巧的借鑑和中國經驗的表達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給人一種形式上不成熟的感覺。因此,從整體上看仍然屬於寬泛的"現實主義"範疇。

(2)現代主義色彩的加深

1985年前後,以劉索拉、徐星、莫言等為代表的一批文學新人相繼走上文壇。他們以獨特的思維方式、敘事語言、結構方式開始建構自己的文學世界,其創作從內容到形式都帶有明顯的現代主義色彩。

(3)現代主義的確立

1987年,以馬原、餘華、孫甘露、格非為代表的"先鋒小說"的出現,從當代漢語文學敘事技術創新的角度,為中國當代小說創作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參照,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各種流派和創作方法都得以引進、借鑑和嘗試,並且開始形成具有當代中國特色的"現代派"文學。"現代主義"終於從傳統"現實主義"中分化出來,將新的文學技巧與當代中國經驗結合在一起,成為一種"合法的"、具有獨立價值的文學形式。

6.關於現代主義文學的爭辯

(1)關於"朦朧詩"的爭論

①"三個崛起"

《詩刊》1980年第8期登載了一篇題為《令人氣悶的"朦朧"》的文章,對幾家著名報刊發表的詩歌進行了批評。反對者首先從讀不懂的角度發難,批判現代主義詩歌技巧,認為這些朦朧不只是技巧的朦朧,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朦朧。徐敬亞在《當代文藝思潮》上發表《崛起的詩群》,預言現代詩歌將成為我國詩歌的主流。

②影響

隨著爭論的深入,問題變成了"新的美學原則"中"自我表現"與"抒人民之情"的矛盾,"不屑於作時代傳聲筒"與現代化建設中的熱情和責任感的矛盾。由此,個性化思考、自我意識凸現、現代派手法等,都成了批判的對象。批評者的思維無疑體現了思想解放運動中傳統觀念的束縛。

(2)關於"現代派"問題的討論

①興起

1981年11月,高行健的《現代小說技巧初探》一書出版,在作家中引起了強烈反響,紛紛撰文予以支持,認為現代主義是時代產物,社會需要現代化,現代派作為一種文學技巧,不能用"階級論"的觀點來分析,同樣一種技巧,既可以為資產階級服務,也可以為無產階級服務。

②認識上的模糊性

a.限於當時的認識水平和意識形態狀況,贊成者只能借用當時的流行概念來評價現代派文學者,混淆了"現代派"和"現代化"。

b.為了迴避帶有一定政治色彩的反對和質疑意見,他們試圖將現代派文學的形式當作單純的"技巧"問題來討論,以便為剛剛開始的文學探索找到合法性。

③意義

新時期初期關於現代主義文學的討論,實際上並不是文學討論,而是借文學為例的意識形態討論。這也印證了我們前面的觀點,它成了我們文化自身的內部較量,是"思想解放"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六)新啟蒙文學思潮中的文學實踐

1.評價

(1)從社會思潮的角度看,這一時期的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配合了當時的思想解放和"撥亂反正"的政治任務,為實現"四個現代化"搖旗吶喊。

(2)從文學思潮的角度看,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吻合了新啟蒙思潮的目標,即文學的人道主義原則和人學主題。

(3)從文學創新的角度上,1985年之後的創作、擺脫了抽象的爭論,用創作實踐說話,既借鑑現代派的手法,又注重中國經驗的表達,並從敘事形式和技巧上尋找到了很多新的途徑。

2.80年代的"文學現代化"運動

(1)"現代派"小說

①含義

1985年前後出現的"現代派小說"

②特點

a.關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城市經驗,作者將這些城市生存經驗和故事,通過變形、荒誕、反諷、戲謔等現代派手法表現出來。

b.這些作者忠實於自己的經驗和情緒,以個人感受和體驗作為敘事的焦點。

c.儘管沒有"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的效果,但充分肯定了敘事主體在創作中的核心地位,這與現實主義創作中敘事主體隱匿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

d.這些新潮小說作家出現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及時捕捉到了社會變化的細枝末節及其在經驗層面上的微變,反映了整整一代城市青年情緒和經驗的變化。

e.對於這些作家而言,現代派文學手法不過是手段而已,精神史意義上的變化才是他們表達的核心問題,而表述城市經驗的"現代派"小說,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當代文學對城市經驗表達這一弱項,豐富了"新啟蒙思潮"的內涵。

(2)尋根小說

①概念的提出

1984年至1985年提出的"尋根文學"是對中國農村經驗的關注。韓少功在《文學的"根"》一文中,將問題上升到文學的民族文化之根的高度,並將現代派文學中的個人自我意識上升到民族自我意識的高度,藉此糾正中國當代文學對西方文學觀念的過度迷戀,並試圖通過文學想象來完善民族想象和文化超越。

②特點

a.尋根小說與"新啟蒙思潮"關係更為密切,它有尖銳的批判性和反思特點。

b.尋根小說與改革開放思維同步,廣泛借鑑各種西方現代派文學技巧,特別是一些後發達國家文學的成果,使之比傳統文學思維更具有開放性。

(3)先鋒小說

①特點

a.文體意識的覺醒。

先鋒小說強調的不是"寫什麼",而是"如何寫",先鋒小說關注的是"敘述行為"本身,強調"敘述行為"本身的意義,而反對將"敘述"當作"意義"的工具。

b.自我意識的強化。

先鋒小說試圖尋找一種擺脫意識形態權力話語控制的敘述途徑,使小說敘事成為一種真正的"主體敘事",為文學言說自由空間的拓展開闢路途,這也是"自我意識"在文學敘事中的一種表達形式。

②意義

"先鋒小說"將文學拉向了"自由主體意識",進而指向了包括夢幻、死亡、暴力、性等內容的個人"潛意識"。這些內容顯示了作家探索的意願,也給普通讀者帶來了閱讀障礙。

(4)"第三代詩人"

①主要流派

"第三代詩人"主要是指以韓東等人為代表的"他們派",以周倫佑等人為代表的"非非派"和以李亞偉等人為代表的"莽漢派"等青年詩人群體。

②意義

這些詩歌流派均強調文學形式的重要性,注重對傳統文學中的本質主義、抽象主義的"宏大話語"方式進行解構和反叛,以確定個人的主體敘事。他們將詩歌從"天上"的烏托邦夢想,拉向了"地面"的日常經驗,但也隱藏著一種將"形而下"內容極端化的詩歌走向,從而導致了世紀之交"下半身"和"垃圾派"詩歌,以及網絡上的"口水詩歌"的出現。

(5)"新寫實小說"

①創作焦點與手法

"新寫實"小說則將創作的焦點集中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經驗之中。這一創作流派,既保留了傳統寫實主義的一些基本手法,也吸收了新時期以來10多年的文學探索成果,將創作的主體意識與日常生活經驗結合在一起。

②代表作家

1988年前後,方方、池莉、劉震雲等人的小說是"新寫實"的代表。

③特點

a."新寫實"既不同於傳統現實主義,也不同於"先鋒派"文學,而是兼收幷蓄,充分吸收兩者的長處。它撇開了傳統現實主義中的本質主義色彩,也拋棄了先鋒小說的實驗誤區;

b.在對日常經驗的表達上,主張還原生活原生態,消解創作中作者的主觀傾向,表達市民生活中庸常和瑣碎的一面,表現他們的煩惱和無奈,主張的"零度敘事"、"零度情感"。

(6)王朔

①特點

與"新寫實小說"形式上相近的是王朔的創作。王朔小說描述的也是城市青年和邊緣化人群的日常生活,但既不是"零度敘事",也不是高度的介入,而是用一種市井化的語言消解和嘲弄傳統的"意義"和"價值"。

②意義

王朔的創作不但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更左右了整整一代年輕人的閱讀趣味。

(七)對"新啟蒙文學思潮"的總體認知

1.特點

(1)"撥亂反正"

通過對"四人幫"文藝路線的批判,重申現實主義的基本原則,肯定和張揚文學中的人道主義主題,通過文學作品,將現實批判和對人性、人的尊嚴的呼喚結合在一起,對"文革"造成的心靈傷害予以修復。

(2)"思想解放"

要是衝破思想禁區、題材禁區、方法禁區,鼓勵各種創作上的探索精神,廣泛吸收被中斷了近30年的西方文學營養,介紹和翻譯大量西方現代派文學作品,為文學創新提供資源。

2.發展態勢

這一時期的文學思潮,無論是創作所涉及的現實廣度還是理論探討的深度,都比以前有很大的進展,並逐步走向一種多元化的現買主義開放體系。

3.發展線索

從"思想解放"到"題材解放"再到"文體解放"。

四、多元化文學思潮

(一)多元化文學思潮的興起

1.時代環境

(1)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幾年間,文學界曾經出現過一次短暫的沉默時期。直到1992年初,鄧小平在"南巡講話"中進一步強調了改革開放、解放生產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並鼓勵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文化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2)作家的存在方式和作品的生產流通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文藝創作中原有的對意義的追求、對形式的探索,轉而變成了對市場價值的追求,對讀者的誘惑,文學越來越趨向於商品化。

2.形成原因

(1)"多元化文學思潮"的出現,大約是從1992年前後開始的,它與全社會"市場化"轉型和文化多元化、價值觀念的多元化構成呼應關係。"多元化文學思潮"正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2)多元化文學思潮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與社會結構轉型相配套的各種文學生產和傳播空間的出現。在這一時期,主旋律文學,知識分子精英文學,大眾通俗文學,這三種文學形態各顯神通。它們各自按照自身的邏輯發展,並構成了複雜的對話關係。

3.爭議

(1)原因

有人用"後現代主義"來解釋這種"多元文化"並存的局面。對此,理論界與批評界的看法頗多分歧。

(2)焦點

①關於當代中國是否存在所謂"後現代主義"問題。

②當代中國文學為何會接收到西方後現代文化影響的社會根源。

(二)三種文學形態並存的格局

1.主旋律文學

(1)含義

正統意識形態的文學表達形態。

(2)特點

①突出黨的領導,弘揚革命傳統。

②在此前提下倡導"現實主義"創作手法,關注現實生活。

③通過主流媒體的強勢傳播,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力;

(3)新發展

①與"一體化文學"時代不同,這一領域在弘揚"主旋律"的同時,也提倡文學藝術創作的"多樣化",為其他文學創作思潮和流派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間和合法性依據。

②"主旋律文學"對歷史文化的開發,對"紅色經典"的強調,也表現出對市場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庸俗功利主義價值觀念的修正。

(4)不足

主旋律文學,特別是國家投入巨資的"主旋律"文藝作品,由於有貼近市場條件下的文藝生產規律,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藝術形式陳舊、敘事模式僵硬、題材狹窄、風格刻板等缺憾。2.知識分子精英文學

(1)表現

啟蒙的困境

(2)原因

伴隨著中國現代化的進程,鄉村的城市化,商品經濟觀念的主導影響,道德準則的混亂無序,審美趣味的巨大變化,國際文化市場中的"貿易逆差"等等,中國的"現代化"問題與全球背景下"現代性危機"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使得所謂"啟蒙"問題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

3.大眾通俗文學

(1)表現

文學的商品化、消費化。

(2)原因

到20世紀80年代,一些從港臺引進的通俗的、消閒的文學作品開始在改革開放前沿城市的青年和市民中流傳。20世紀90年代,消費性通俗文藝已經開始被知識界和國家意識形態部分接受。

(3)意義

文學的商品化、消費化,分散了人們對政治意識形態的關注,消解了"一體化"時期文學的政治功能。

(4)缺陷

在商品利潤的驅使下,所有的文學形態和文化資源,都有可能通過消費和娛樂的誘惑而變成商品。文學的商品化、市場化,往往導致對文學原有的基本特性忽視,而不斷地將文學變成商品。

(三)新啟蒙文學思潮的延續

1.發展現狀

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啟蒙文學思潮"及其相關的價值觀念和文學觀念,一直在精英文學創作和批評中得以堅持,儘管日趨"邊緣化",但它還是頑強地生存著。

2.思想理論論爭

"人文精神大討論"

(1)起因

這次討論的起因是學院派知識分子對市場化進程中人文精神失落狀況的不滿和批判,其中也隱含著一種知識分子和精英文學被邊緣化而導致的焦慮感。

(2)論爭雙方

①學院派從傳統的"啟蒙"與"政治"二元對立的對抗中抽身而出,轉而將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市場和"大眾",指向了"平庸"。

②與人文精神失落論者相呼應的是文學創作界的"抵抗"聲音。張承志、韓少功、張煒、等作家撰文表達了他們面對世俗化運動和文學商品化狀況的決絕姿態。

③第三種觀點:王朔、白燁等人在《上海文學》l993年第4期的對話中認為,人文精神要落實到對具體的人的關懷和寬容上,不要倡導一種規範化的單一道德模式,而應該提倡多元化的價值標準,並認為市場化進程中多樣化的文學表達方式,體現了人文精神更為寬泛的內涵。

3.創作群體

(1)"60後"、70"後作家群、

①地位

"60後"出生的那一批小說家的創作,充分吸收了80年代中國文學的成果,他們是"新啟蒙文學思潮"的繼承者,也是現代主義文學技巧中國化的實踐者之一。

②特點

a.他們在對"先鋒小說"形式借鑑中,關注當代經驗表達的有效性。

b.密切關注當代精神狀況的變化,關注市場化進程中的經驗變化。

c.擺脫抽象的爭論和表態,注重冷靜客觀的觀察,用新的小說形式有效地表達當代社會變化的經驗。

③不足

到了"70後"出生的作家的小說中,由於社會急劇變化,特別是網絡的出現,信息鋪天蓋地,一方面導致了他們的激憤情緒和批判精神,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形式上的粗糙。

(2)"新生代"小說家

①主要作家

林白、陳染、海男、徐小斌、徐坤、魏薇、戴來、趙波、金仁順、周潔茹等。

②主要特點

鮮明的個人化傾向。這一類寫作擯棄了國家主義、啟蒙主義的宏大話題,關注私人經驗的表達,關注個人情感的遭遇,關注女性的命運,乃至個人的夢幻和夢想。

③意義

從總體上看,她們代表了功能主義文學觀的退場。她們的小說情感上的細膩、形式的精細,為當代中國小說敘事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④不足

但她們寫作時所面對的時代,已經是一個商品市場越來越成熟的時代。因此,她們創作中的"個人化"受到了來自大眾市場的更大壓力,難免帶有一定的"消費符號"色彩。

(3)"現實主義衝擊波"

①含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化進程的深入,一系列社會問題也逐步暴露出來了,引發了一批作家對"底層經驗"的關注,這就是90年代中後期出現的"現實主義衝擊波"。

②代表性作家

談歌、何申、關仁山、劉醒龍。

③主題

涉及了農村、國有企業改革、下崗工人等。

④意義

這是一種現實主義色彩的創作,一些批評家認為他們沒有繼承批判現實主義的傳統,甚至帶有妥協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他們將人們的視野,從都市文學消費之中帶到了底層。

(四)市場化進程中的文學生產

1.時代背景

改革開放之後,作家也開始從靠國家投入的"單軌制"向計劃加市場的"雙軌制"過渡。在國家"統購統銷"的計劃文學生產體制之外,出現了文學市場。與此相應的是改刊行動、作家"下海"、創作上的迎合市場等。

2.作家的變化

(1)雙軌制作家

"雙軌制作家"以文學專業技巧為資本,向文學市場進軍,從而開始打破文學市場上的低劣產品,以及從港臺進來的言情小說、武俠小說一統天下的局面,善於將"審美"因素與"慾望"相結合,在文學的消費性與藝術性之間尋找平衡點。

(2)單軌制作家

①繼續依賴計劃經濟體制而拒絕進入市場的作家。

②作家協會限制發展專業作家之後出現的青年作家,其生存純粹依靠文學市場。

3.作家協會的變化

與此同時,作家協會的體制改革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其基本策略就是在大量注入資金的前提下"重組"和"收編":用市場的標準來"重組"傳統作家;他們用文學專業尺度收編市場中的作家。其根本目的在於將兩種"單軌制作家"都變成"雙軌制作家"。

4.市場的繁榮

(1)陝軍東征:文學市場化的典型

從1993年5月起,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工人出版社先後推出了一批陝西作家的長篇小說。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廢都》和《白鹿原》。在"陝軍東征"的號角聲中,一個時代結束了,新的時代開始了。

(2)主要表徵

①"數量"代替了"質量"

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中國文學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發行量成了一個重要標誌。只有官方文學獎,還在強調文學的"精品意識",也就是質量。但是,只要一旦通過了官方的質量檢查,緊接著就會出現數量問題,並迅速佔領市場。因此,官方文學獎,經常成了作家通向"數字化"的一條捷徑。

②文學的商品化

"70後"、"80後"青年作家群,在文學市場上更為成熟。他們善於將宏大的"革命主題"細小化為身份意義上的"反叛主題",將"慾望敘事"變成"慾望消費",將"反諷"和"戲仿"變成了網絡上的"無厘頭" "文學"、"審美"、"創作"這些概念,基本上讓位於"產品"、"消費"、"生產"。

③娛樂性與消費性

文學的商品化的結果,使文學首先服從於一般的商品特性,文學偏離對商品社會和消費社會價值觀的審視和反思,淡化對意義的追求和對社會的批評,追求其娛樂性或消費性,創作僅僅成為現代消費社會內部的一種分工。

(五)大眾文化對文學的影響和衝擊

1.敘事的"慾望化"或肉體化

(1)產生原因

20世紀初和80年代啟蒙思潮的主要目標,就是試圖讓人的主體意識或者自我意識覺醒,感官經驗的解放的確是它的一個重要內容。近十幾年來,中國社會開始由傳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這一進程中消費狂歡和慾望膨脹,培養了大量的物質發燒友;相反,精神空間已經開始萎縮。這種狀況在文學上的表現形式,就是敘事的"慾望化"或肉體化。

(2)主要表現

①文學符號化:"身體寫作"

a.到了21世紀初期,"身體寫作"成了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衛慧、棉棉、周潔茹等青年女作家,開始也是以"異端敘事"的面目出現在文學領域的,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現在,她們已經被商業交換價值所吞噬。

b.大眾傳媒在這裡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將文學非文學化,將社會內容慾望化,以身體快感系統作為敘事的原點,使得一切都變成了消費的符號。

②解構經典:"無厘頭文化"

a.21世紀初期的幾年裡,香港藝人周星馳及其電影《大話西遊》在內地青年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一時間迷戀者、模仿者、研究者蜂擁而至。"大話文化"的特點就是反邏輯,組織話語不是按照邏輯順序,而是按照詞義的自由聯想方式。它的"意義鏈條"顯得特別混亂,它不關心說什麼,而是關心"說"本身。

b."大話文化"既迷戀於"經典"的權威性,又試圖通過一種狎暱的形式和"經典"調笑,在調笑中得到一種低級的娛樂和滿足。這種在商業思維和娛樂化思維的驅動下,打著"解構"之名進行的所謂"顛覆"、"大話"活動正方興未艾,並得到廣泛的傳播。

③敘事斷裂:影視劇的繁榮

當代青年對文學經典的瞭解,很大一部分就是藉助於影像化了的重新"敘事"來實現的。他們不看文學經典的原著,而是看改編而成的影視劇,將文學敘事形式變成一張張拼貼的圖畫。與此同時,出現了電視劇或者電影劇本的小說版改寫。在這個過程之中,文學敘事承載的意義複雜性消失了,這種總體上的"敘事斷裂",對文學敘事的影響巨大。

④文學產品化:"80後寫作"

文學市場將一批20世紀80年代後出生的寫作者的產品稱為"青春小說",或稱"80後寫作",他們將自己的青春抵押給了媒體和市場,也將文學的創造性被抵押出去了。文學變成市場上的商品一樣,正在根據"需要"和"慾望"在不停地進行產品的更新換代。

⑤網絡文學:文學的"網絡化"

網絡文學的世界是一個自由表達的世界。發表作品和批評活動在這裡得到了在傳統文學媒介裡無法想象的發揮。為網絡文學帶來表達自由的,除了媒體的技術因素之外,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匿名性",這一點對傳統的言說方式及其價值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a.優勢

讀者與文字保持了一種更為純粹的閱讀關係,並對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它的作者長期保持匿名的狀態,放棄藉此牟取名利的非分之想,它要求文學回到自己的真正的精神層面上來,它要求文學成為一種真正的自由嬉戲,而不是別的什麼工具。

b.缺陷

撇開網絡信息傳播的自由這一點不談,僅就文學創作而言,首先,它屈從於商業網站的點擊率,這與平面媒體商業化過程中的起印數和銷售量是一個概念;其次,它表達的"自由"缺乏真正的敘事學意義上的束縛力,敘事學的束縛力也就是文學形式對錶達慾望的限制,它將人們的表達逼向"意義"的領域。

(六)對"多元化文學思潮"的整體認知

1.起因

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形成的"多元化文學思潮",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的產物,也是社會多樣性空間形成的結果。

2.意義

與"一體化文學"的強制性和單一性相比,"多元化文學思潮"的興起從總體上看,具有進步的時代意義,這種眾聲喧譁的文化局面給更多人帶來的"自由度"。

3.缺陷

"多元文化"導致的價值觀念的多元化、評價標準的多樣化,給人一種混亂不堪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