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新中国文学史》笔记和习题详解

张健《新中国文学史》笔记和习题详解

张健《新中国文学史》笔记和习题详解

来源:静业学习网

绪 论 新中国文学思想潮流

一、新中国文学思潮的历史演进

(一)概念解读

1.新中国文学

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起点延伸至当代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一个形态复杂的文学时段。

2.文学思潮

是指在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历史时段内形成的,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和精神现象相关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

3.新中国文学思潮的三种基本形态

(1)1949年至1976年的"政治化文学思潮"

(2)1976年至1992年的"新启蒙文学思潮"

(3)1992年至今的"多元化文学思潮"。

(二)从思潮角度解读文学史的意义

1.文学历史的繁杂性与逻辑性

(1)文学的历史由具体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现象组成,但这些现象是繁复而杂乱的、有待整理的。

(2)"文学史"的历史叙述,要求对纷杂的文学现象进行梳理与整合,发现看似孤立的现象背后的内在逻辑,而这些逻辑与不同时期思想潮流存在密切的关联。

2.文学思潮与文学实践

(1)革命文学和启蒙文学的影响、"一体化"时期主流文学成型的过程,西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和全球市场经济影响下形成的多元化文学局面等林林总总的文化因素,与当代作家具体的文学实践有着或明或暗、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

(2)正是这种"内在关联",成了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某个时间段文学的前提。

3.从"思潮"的角度俯瞰新中国文学的目的

从"思潮"的角度俯瞰50多年来的新中国文学,从多样性的文学形态中发现规律性,从看似杂乱无章的作品形态中发现共性,是为了便于对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总体风貌的把握,也是文学史对一个时代整体精神状况进行整合的需要。

(三)把握文学思潮的方法

必须将社会运动的整体性和抽象性,与审美经验的多样性和具体性结合在一起,从而体现"思潮"起伏的真正面貌。

二、政治化文学思潮

(一)产生原因

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敌我政治"思维和"战时思维",由于建国后政治环境的特殊性而继续存在,并影响到文艺创作与批评,使得政治化文学思潮成了新中国文学前27年的代表性文学思潮。

(二)解放区文艺思想

新中国文学中的政治化思潮,是40年代解放区文艺思想的系统化、一体化的表征。

1.产生背景

(1)发生于中国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革命文学,是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必须服务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大局,服从战时思维的要求。它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个人自由和权利的问题,而是民族或群体生死存亡的问题。

(2)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时刻,个体想象的自由必须服从对民族整体命运的关怀,个人创作的提高必须服从革命宣传的普及需要。这尤疑符合战时政治思维的总体要求。

2.主要标志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意义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强调文学创作走向政治化、文学创作为政治服务的纲领性文件,解放区文学政治化倾向的发展方向由此正式确立。

(2)缺陷

这种战时文艺思维,强调政治逻辑忽略艺术逻辑,强调大多数人忽略少数人,强调民间形式忽略文艺手法的现代性。

3.后续影响

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文学,依然沿袭了战时文艺的指导思想。

(1)新中国初期

在政治立场、思想情感、文学想象,表达方式上的"一体化",成了新中国初期文学思潮的一个重要特征,即通过思想批判以及对文学表达和情感方式的限定,将文学纳入到一个单一的意识形态轨道上。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文学问题变成了政治意识形态问题,并伴随着一系列政治批判运动,导致了对自由想象的限制。

(3)文革期间

在"文革"时期越来越极端化,导致思想文化专制的状况。

(三)政治化文学思潮的形成

1.发展历程

(1)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开始构想新中国文化的基本模式,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到了《讲话》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革命机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火敌人的有力武器"。

(3)1949年初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宣布党的工作重点开始由"农村包围城市"转向"城市领导农村",并预言城市有大量的"不拿枪的敌人",靠思想斗争来解决。

(4)1949年7月2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上是照搬解放区战时文艺工作的政策和具体的做法,并通过各级作家组织的建立而将其推广到全国,使得战时思维进步渗透到了文学领导和组织工作中,继续左右着新中国文学的发展。

2.主要机构与作家队伍

(1)机构

新中国文学的发生是跟党领导的文学团体的诞生同步的,相配套的是党领导下的机关刊物和出版社。

(2)作家队伍

在这些高度组织化的团体中供职的专业作家,主要来自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还有部分后来培养的工农兵作家,以及部分国统区的左翼作家,构成了一支成建制的、思想一致的作家队伍。

3.表现形态

战时政治思维落实到文艺斗争中的主要表现形态是"文艺批评",即"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1)政治标准,即作家作品的政治倾向性,主要指对党和社会主义的态度。

(2)艺术标准,比如语言和形式问题,实际上也可以上升到政治标准。

4.不利影响

(1)政治化文学思潮在战时思维的统摄之下,将革命文学思潮定于一尊,"一体化"政治规范下的文学规则,制约了文学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2)这种"一体化"的文学规范还与一整套话语管理机制和作家管理组织相结合,运用某种独特的价值规范来统摄文学创作,对违背这些规范的创作和思想开展大规模的批判运动,最终导致了文学创作和审美价值的单一化倾向。

(四)"工农兵"文艺方向

1.概念起源

新中国文学中所强调的文学的"工农兵方向",是毛泽东在《讲话》中确立的。

2.形成原因

(1)政治方面

①工农兵文学一开始就带有明确的政治功利目的,是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武器而被倡导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是"文艺为政治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另一种说法。

②文艺工作既然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就必须服从党的事业的需要,服从民族解放和阶级斗争的需要,因此结果只能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需要,"文艺为人民服务"中的"人民"概念是不断变化的。强调作家的世界观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强调革命或阶级斗争世界观的指导作用,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是作家世界观在文艺创作中的集中体现。改造作家世界观,使其文学创作符合政治需要,必须使作家的创作走"工农兵"方向。

(2)情感方面

情感上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不信任,对以工人和农民为代表的底层人民有着天然的亲和倾向。

3.具体表现

个人创作上的"提高",必须服从政治需要或"工农兵"的需要,这也是作家世界观或政治态度在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1)强调题材的等级之分

主张描写重大题材,描写工农兵的斗争生活,提倡直接描写重大的政治事件,借以表现时代精神;轻视所为"家务事"、"儿女情"以及花鸟虫鱼等"非重大题材"。

(2)注重工农兵,尤其是其中的英雄形象

这一形象观念使工农兵的英雄形象以压倒性的优势出现在作品中,同时却导致对其他形象,如知识分子形象、思想处于中间状态的形象的忽视和贬低。

4."工农兵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工农兵文学",既是人民群众热情的催化剂,也是贬抑带有自由思想色彩的精英知识分子及其精英文学语言的利器。

5."工农兵文学"思潮的终结

1980年7月26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比"工农兵"的提法更为宽泛。它标志着"工农兵文学"思潮的终结和文学新时期的到来。

(五)文艺批判运动

1.意义

文艺批判运动是新中国文学发展初期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体化"过程,正是通过建国后的四次批判运动而建构起来的。

2.具体表现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①运动经过

a.《武训传》1950年12月在全国上映,、北京、上海等地发表了大量颂扬武训和《武训传》的文章。

b.1951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了由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指示须对这类歌颂奴颜婢膝的文艺作品展开批判,以澄清思想界的混乱。

c.1951年5月23日,国家电影管理部门向全国发出通知,要求开展对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全国的所有报刊步调一致地开展了批判《武训传》和武训本人的运动。一次文学艺术领域的学术讨论,变成了大规模的政治批判运动。

②评价

对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新中国成立后执政党领袖在文艺界发起的第一次批判运动,其特点在后来的历次批判运动中得到了延续和强化。

③运动特点

a.由政治权威发起;

b.行政上的全国动员;

c.党的新闻媒体的广泛介入;

d.所有人步调高度一致,不同声音顷刻销声匿迹。

(2)对《红楼梦》研究领域的批判

①运动经过

a.1954年,两位青年学者李希凡、蓝翎合写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一文,对以胡适为代表的"新红学"学者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提出批评。

b.同年《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副刊发表了李希凡和蓝翎的另一篇文章《评<红楼梦研究>》,直接将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与胡适联系在一起。

c.一周后,毛泽东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写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并附上了李希凡、蓝翎合写的两篇文章。毛泽东认为文学研究领域存在着毒害青年的资产阶级唯心论,文艺界某些人在跟资产阶级搞统一战线。由此,一场全国性的批判运动随即展开。

d.1954年12月,这场批判运动进一步升级为对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批判,从政治、文学、哲学、历史等各个角度,展开对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大规模批判运动。

②评价

与《武训传》批判相比,这一次运动的规模和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清理整顿运动,也是文学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领域进一步走向"一体化"的重大"战役"。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①历史渊源

胡风与左翼文学界内部的矛盾由来已久,他在20世纪30年代就"两个口号"问题与周扬等人所进行的争论、40年代前期对《讲话》精神的不同意见、对"民族形式"问题的不同看法、40年代末对现实主义的独特阐释、对"主观战斗精神"的强调,都与革命文学的主流思想和《讲话》精神不甚吻合。

②性质转变

胡风的不同意见的表达,一直是以文艺争鸣的形式出现的。到新中国成立之后,问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自1952年底开始,胡风的文艺思想问题,已经变成了"文艺小集团"和"反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问题。

③运动经过

a. 1954年7月,胡风完成了约30万字的《关于解放以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全面阐述了他对1949年以来的文艺方针、文艺政策、文学体制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并对其所遭受的批判进行反驳。

b.1955年1月21日,中央批转了《中央宣传部关于开展批判胡风文艺思想报告的指示》,开始了批判胡风的全国性动员。

c.1955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对处理胡风问题的指示》,指出"胡风集团现大体判明是一个反革命的阴谋集团"要求"彻底清查胡风集团在各地的组织和活动情况,并坚决加以处理"。 胡风长期对于文学理论问题的独立思考与坚持,最终导致了一幕令人震惊的、剥夺人身自由的悲剧。

④原因

其中固然有文学界内部的宗派主义在作怪,但根本原因还是将文学创作变为政治工具的"敌我政治"思维的结果。

(4)整风运动

①运动背景

中共及时汲取国际共运中的经验教训,决定对宏观政策进行相应调整,提出了具有自由开放思维的"双百方针",开展了整风运动,然而最终"整风"运动以"反右"运动而告终。

②运动经过

a.1957年4月初,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开展整风运动。

b.在这场运动中,一些民主党派人士和高级知识分子言论过激、批评过于尖锐,超出了运动发起者的预期。毛泽东撰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的长文,将批评者定性为"右派"。

c.6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内部发出了《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的指示,在全国开展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反右运动"。

③影响

a.许多文学理论问题变成了政治问题。

b.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特别是一批干预现实、揭露矛盾的作品变成了"毒草"。

c.文艺界的反右扩大化运动,重新关闭了"双百方针"提出以来刚刚开放的创作自由空间,挫伤了作家的积极性,助长了极"左"文艺思潮的进一步抬头。

(六)文艺政策的调整

1.双百方针

(1)概念提出

①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这一方针。

②1956年5月26日,陆定一在中南海向部分高级知识分子做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落实这一方针。

(2)影响

①1956年初到1957年上半年,由于"双百方针"的出台,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思想观念、文艺观念和创作方法的解放。

②从对"现实主义"的重新界定,到对"人情"、"人性"的强调,拓宽了文学创作的思路。

③传统文化也得到一定的发展空间。

(3)终结

随着1957年下半年反右斗争的扩大化,"百家争鸣"的局面很快就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左"倾冒进的"大跃进"运动。

2.以"三次会议"为标志的文艺方针调整

(1)产生背景

1960年下半年开始,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文学领域的政策调整也在相应地进行。1961年第3期的《文艺报》发表张光年执笔的社论《题材问题》,在肯定描写"重大题材"的同时,提倡"题材多样化"。

(2)"三次会议"

①1961年6月1日至2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通称"新侨会议",会议发出了发扬民主,尊重文艺规律的呼声。

②1962年3月,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广州召开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通称"广州会议"。陈毅在讲话中呼吁,给作家选择题材的自由、创作艺术风格的自由、探讨艺术问题的自由。

③1962年8月2日至8月16日,中国作家协会在大连召开了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通称"大连会议"。邵荃麟的《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淡会"上的讲话》是会议的重要文件,提到了许多重大创作理论问题,还提到出描写农村"中间人物"的重要性。

(3)意义

这三次重要的文艺会议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思想,为文艺创作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支持。

(七)政治化文学思潮的极端化

1.产生背景

从1962年9月开始,政治和文化指导思想重新出现了急剧"左"转的局势,阶级斗争被扩大化和绝对化。

2.推动力

毛泽东关于文艺工作的"两个批示"和《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对政治化文艺思潮的极端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两个批示"的作用

1963年和1964年,毛泽东关于文艺的"两个批示"认为国家文艺领导部门被"资产阶级"所掌握,已经"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为文艺指导思想进一步走向极"左"提供了支持。

(2)《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①产生背景

1966年2月,江青在林彪的支持下召开了部队文化干部座谈会。会议记录通过反复修改,再经毛泽东审阅修改,题为《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②主要内容

a.全面阐释了"文艺革命"的纲领和策略,将前17年的文艺界视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政"。

b.重申了毛泽东"两个批示"的观点,并断言文化战线存在尖锐的阶级斗争,将"双百方针"时期和60年代"三次会议"中提出的重要文艺命题:现实主义的深化、反题材决定论、写真实、写中间人物等,统统指责为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离经叛道"。

c.提出了"工农兵文艺"的新方向和相关措施,要求树立以"现代革命京剧样板戏"为代表的革命文艺"样板",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形象,重新组织文艺队伍,特别强调要吸收工农兵加入革命文艺队伍。

③评价

《纪要》是对新中国成立十几年来极"左"文艺思想的总结,也是"文革"极端激进文艺实践的导火索。

3.激进的文艺实验

(1)时代因素

新中国文学中的激进文学创作(实验)运动,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宣传"手段",它们本身就是"目的",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急于生产出全新"共产主义文艺"的激进文艺实验,与"大跃进"时期一系列激进政治思维是一致的。

(2)主要运动

①"新民歌运动"

a.起因

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发出了收集和创作新民歌的号召,收集和写作民歌便成了一项急迫的政治任务。4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号召全国人民收集民歌,这就是著名的"新民歌运动"。 由于激进思维和主观判断上的失误,这次"新民歌运动"和工农业生产上的浮夸风是一致的。

b.重要原则

毛泽东提出古典同民歌的"两结合",后来被郭沫若、周扬等人表述为"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

②"样板戏"

a.基本构成

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革命历史故事。

第二,经过改造的传统戏曲形式(京剧)、西方古典艺术(交响乐和芭蕾舞)。

第三,精细的艺术编排。

b.组织方式

第一,江青在《谈京剧革命》的讲话中指出,塑造工农兵形象和革命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首要任务,并将"三结合"解释为"领导、专业人员、群众"三结合。

第二,在实施这种激进文艺实验过程中,江青等人又总结出了一系列创作技巧,其中最主要的是"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c.特征

第一,为中心政治任务的宣传服务。

第二,运用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两结合"的创作理论。

第三,利用民众熟悉的艺术形式,主要是京剧、交响乐和芭蕾舞。

第四,利用传统文艺"脸谱化"、"程式化"的技巧,直接将政治观念变成美学符号。

第五,组织方式上的"三结合"产生的高效率在"样板戏"带动下,出现了一系列其他艺术门类的"样板"。

三、新启蒙文学思潮

(一)含义

"新启蒙文学思潮",指的是1976年至1992年的文掌思潮。"启蒙"是针对新时期文学与五四启蒙文学的连续性而言,"新"是针对新时期所面对的国际国内新语境而言。、

(二)历史任务

新启蒙思潮,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接续起五四启蒙运动的思想线索,将对个人的关注重新纳入文艺实践的视野。

(三)新启蒙运动思潮的兴起

1.群众基础

"地下文学"的流行。

(1)含义

"文革"时期,与主流文学相对应的"异端文学",在公开媒体上销声匿迹。但它以一种"地下文学"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在形式、内容以及作品中的情感方式上,与当时的主流文艺相比,都是独树一帜的。

(2)作用

这些书籍,为思想解放打开了一扇窗户,隐秘地表达"异端"的思想,实际上是社会思想潜流的一个特殊宣泄渠道。

2.历史条件

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

(1)1979年10月召开的全国第四次文代会,批判了林彪和"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路线,肯定了《讲话》精神的正确性,认为前17年文艺路线和方针政策"基本正确"、"成绩显著"。

(2)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这些提法比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提法更具有、包容性。

3.政策支持

邓小平的讲话

(1)内容

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

(2)作用

为新启蒙文学思潮的兴起提供了政策上的有力支持。

(四)新时期初期的文艺争鸣

1.关于"伤痕文学"的争论

(1)兴起

1978年到1979年,刘心武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卢新华发表短篇小说《伤痕》,引起了一场关于"伤痕文学"的争论。

(2)作用

反映了文学界对思想解放的尺度和速度的不同理解。

2.关于人性和人道主义的讨论

(1)兴起

讨论始于1979年,不仅在文艺界,而且蔓延至哲学及整个社会科学领域。

(2)主要内容

所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性和人的异化问题,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人性、人道主义和文学的关系问题,以及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问题等。

(3)意义

尽管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共识,但允许各种观点的自由发表和讨论,允许各种观点的相互碰撞,对加深人性、人道主义的全面理解,提高学术界的整体水平非常有利。

3.人的主体性的问题

(1)提出

首先提出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是刘再复。他在《论文学的主体性》等文章中强调,"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应着重审视作为对象主体、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人的深层特征和从事文学活动的特殊规律,从而对"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做出了新的解释。刘再复的这一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论争。

(2)意义

实践证明,文学主体性理论以及围绕它所展开的论争,对于激发作家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文体意识的自觉,从而形成新时期文学的多元化格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一争论中,现实主义是否是唯一的创作方法问题,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中。

4.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争论

(1)内容

新时期初期的讨论,主要是要将现实主义拉回到现实和日常生活中来,剥离强加给它的种种政治因素,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扩展现实主义定义的丰富性。

(2)意义

现实主义问题的争论连带着一系列相关的理论问题,比如现实主义定义、真实性问题、"两结合"问题、典型观问题、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评价方法多样性问题、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关系问题,等等。对此的讨论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拓宽了人们关于创作方法和创作精神的视野。

(五)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涌动

1.产生背景

凡是大的文化变动时期,都有对西方思潮的争论。20世纪80年代初,在经典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背景下,展开了关于"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关于现代主义文学的讨论,目的是为思想解放运动扫清思想障碍。

2.产生原因

(1)新时期初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兴起,是"新启蒙主义思潮"内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尊重作家创作个性、允许多种创作方法的价值观念存在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环节。

(2)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启蒙主义文学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文明与传统的人道主义价值的深层矛盾,是西方现代文艺对市场价值观念的批判形式之一,当代中国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态度的转变,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密切相关。

3.态度转变

西方"现代派"文学,在建国后的新中国文学中一直遭到坚决的抵制和批判,被斥为"形式主义"、"主观唯心主义"、"非理性思潮",中国普通读者对西方的"现代派"文学几乎一无所知,直到1976年才结束这种局面。

4.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译介

(1)译介热潮

从1978年开始,出现了介绍、翻译、评价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热潮。袁可嘉主编的《西方现代派文学作品选》(四卷八册),伍蠡甫主编的《西方文论选》,朱光潜编写的《西方美学史》,北京上海两地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等,成为年轻一代狂热阅读的畅销书。

(2)影响

①这些西方现代主义的作品,为中国新一代作家提供了全新的、但也非常驳杂的知识背景和感觉方式,对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有积极意义。

②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国内学者开始介入对这些现代主义作品的推介和评价,发表和出版了一批评介西方现代派文艺的文章和论著,国内创作界也开始出现借鉴现代主义文学技巧的文艺作品。

5.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

(1)开放的现实主义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代主义初露头角,此时仍带着传统现实主义的固有特征,但作品缩小了"客观反映"的地盘,加重了"主观表现"的分量,从语言方式、情感方式、人物性格等各个方面突破前17年文学的禁锢,具有积极的"新启蒙"意义。但在现代主义技巧的借鉴和中国经验的表达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给人一种形式上不成熟的感觉。因此,从整体上看仍然属于宽泛的"现实主义"范畴。

(2)现代主义色彩的加深

1985年前后,以刘索拉、徐星、莫言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学新人相继走上文坛。他们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叙事语言、结构方式开始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其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带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色彩。

(3)现代主义的确立

1987年,以马原、余华、孙甘露、格非为代表的"先锋小说"的出现,从当代汉语文学叙事技术创新的角度,为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参照,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各种流派和创作方法都得以引进、借鉴和尝试,并且开始形成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现代派"文学。"现代主义"终于从传统"现实主义"中分化出来,将新的文学技巧与当代中国经验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合法的"、具有独立价值的文学形式。

6.关于现代主义文学的争辩

(1)关于"朦胧诗"的争论

①"三个崛起"

《诗刊》1980年第8期登载了一篇题为《令人气闷的"朦胧"》的文章,对几家著名报刊发表的诗歌进行了批评。反对者首先从读不懂的角度发难,批判现代主义诗歌技巧,认为这些朦胧不只是技巧的朦胧,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朦胧。徐敬亚在《当代文艺思潮》上发表《崛起的诗群》,预言现代诗歌将成为我国诗歌的主流。

②影响

随着争论的深入,问题变成了"新的美学原则"中"自我表现"与"抒人民之情"的矛盾,"不屑于作时代传声筒"与现代化建设中的热情和责任感的矛盾。由此,个性化思考、自我意识凸现、现代派手法等,都成了批判的对象。批评者的思维无疑体现了思想解放运动中传统观念的束缚。

(2)关于"现代派"问题的讨论

①兴起

1981年11月,高行健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一书出版,在作家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纷纷撰文予以支持,认为现代主义是时代产物,社会需要现代化,现代派作为一种文学技巧,不能用"阶级论"的观点来分析,同样一种技巧,既可以为资产阶级服务,也可以为无产阶级服务。

②认识上的模糊性

a.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和意识形态状况,赞成者只能借用当时的流行概念来评价现代派文学者,混淆了"现代派"和"现代化"。

b.为了回避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反对和质疑意见,他们试图将现代派文学的形式当作单纯的"技巧"问题来讨论,以便为刚刚开始的文学探索找到合法性。

③意义

新时期初期关于现代主义文学的讨论,实际上并不是文学讨论,而是借文学为例的意识形态讨论。这也印证了我们前面的观点,它成了我们文化自身的内部较量,是"思想解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六)新启蒙文学思潮中的文学实践

1.评价

(1)从社会思潮的角度看,这一时期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配合了当时的思想解放和"拨乱反正"的政治任务,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摇旗呐喊。

(2)从文学思潮的角度看,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吻合了新启蒙思潮的目标,即文学的人道主义原则和人学主题。

(3)从文学创新的角度上,1985年之后的创作、摆脱了抽象的争论,用创作实践说话,既借鉴现代派的手法,又注重中国经验的表达,并从叙事形式和技巧上寻找到了很多新的途径。

2.80年代的"文学现代化"运动

(1)"现代派"小说

①含义

1985年前后出现的"现代派小说"

②特点

a.关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经验,作者将这些城市生存经验和故事,通过变形、荒诞、反讽、戏谑等现代派手法表现出来。

b.这些作者忠实于自己的经验和情绪,以个人感受和体验作为叙事的焦点。

c.尽管没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效果,但充分肯定了叙事主体在创作中的核心地位,这与现实主义创作中叙事主体隐匿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

d.这些新潮小说作家出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及时捕捉到了社会变化的细枝末节及其在经验层面上的微变,反映了整整一代城市青年情绪和经验的变化。

e.对于这些作家而言,现代派文学手法不过是手段而已,精神史意义上的变化才是他们表达的核心问题,而表述城市经验的"现代派"小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代文学对城市经验表达这一弱项,丰富了"新启蒙思潮"的内涵。

(2)寻根小说

①概念的提出

1984年至1985年提出的"寻根文学"是对中国农村经验的关注。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一文中,将问题上升到文学的民族文化之根的高度,并将现代派文学中的个人自我意识上升到民族自我意识的高度,借此纠正中国当代文学对西方文学观念的过度迷恋,并试图通过文学想象来完善民族想象和文化超越。

②特点

a.寻根小说与"新启蒙思潮"关系更为密切,它有尖锐的批判性和反思特点。

b.寻根小说与改革开放思维同步,广泛借鉴各种西方现代派文学技巧,特别是一些后发达国家文学的成果,使之比传统文学思维更具有开放性。

(3)先锋小说

①特点

a.文体意识的觉醒。

先锋小说强调的不是"写什么",而是"如何写",先锋小说关注的是"叙述行为"本身,强调"叙述行为"本身的意义,而反对将"叙述"当作"意义"的工具。

b.自我意识的强化。

先锋小说试图寻找一种摆脱意识形态权力话语控制的叙述途径,使小说叙事成为一种真正的"主体叙事",为文学言说自由空间的拓展开辟路途,这也是"自我意识"在文学叙事中的一种表达形式。

②意义

"先锋小说"将文学拉向了"自由主体意识",进而指向了包括梦幻、死亡、暴力、性等内容的个人"潜意识"。这些内容显示了作家探索的意愿,也给普通读者带来了阅读障碍。

(4)"第三代诗人"

①主要流派

"第三代诗人"主要是指以韩东等人为代表的"他们派",以周伦佑等人为代表的"非非派"和以李亚伟等人为代表的"莽汉派"等青年诗人群体。

②意义

这些诗歌流派均强调文学形式的重要性,注重对传统文学中的本质主义、抽象主义的"宏大话语"方式进行解构和反叛,以确定个人的主体叙事。他们将诗歌从"天上"的乌托邦梦想,拉向了"地面"的日常经验,但也隐藏着一种将"形而下"内容极端化的诗歌走向,从而导致了世纪之交"下半身"和"垃圾派"诗歌,以及网络上的"口水诗歌"的出现。

(5)"新写实小说"

①创作焦点与手法

"新写实"小说则将创作的焦点集中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之中。这一创作流派,既保留了传统写实主义的一些基本手法,也吸收了新时期以来10多年的文学探索成果,将创作的主体意识与日常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

②代表作家

1988年前后,方方、池莉、刘震云等人的小说是"新写实"的代表。

③特点

a."新写实"既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也不同于"先锋派"文学,而是兼收并蓄,充分吸收两者的长处。它撇开了传统现实主义中的本质主义色彩,也抛弃了先锋小说的实验误区;

b.在对日常经验的表达上,主张还原生活原生态,消解创作中作者的主观倾向,表达市民生活中庸常和琐碎的一面,表现他们的烦恼和无奈,主张的"零度叙事"、"零度情感"。

(6)王朔

①特点

与"新写实小说"形式上相近的是王朔的创作。王朔小说描述的也是城市青年和边缘化人群的日常生活,但既不是"零度叙事",也不是高度的介入,而是用一种市井化的语言消解和嘲弄传统的"意义"和"价值"。

②意义

王朔的创作不但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更左右了整整一代年轻人的阅读趣味。

(七)对"新启蒙文学思潮"的总体认知

1.特点

(1)"拨乱反正"

通过对"四人帮"文艺路线的批判,重申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肯定和张扬文学中的人道主义主题,通过文学作品,将现实批判和对人性、人的尊严的呼唤结合在一起,对"文革"造成的心灵伤害予以修复。

(2)"思想解放"

要是冲破思想禁区、题材禁区、方法禁区,鼓励各种创作上的探索精神,广泛吸收被中断了近30年的西方文学营养,介绍和翻译大量西方现代派文学作品,为文学创新提供资源。

2.发展态势

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无论是创作所涉及的现实广度还是理论探讨的深度,都比以前有很大的进展,并逐步走向一种多元化的现买主义开放体系。

3.发展线索

从"思想解放"到"题材解放"再到"文体解放"。

四、多元化文学思潮

(一)多元化文学思潮的兴起

1.时代环境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几年间,文学界曾经出现过一次短暂的沉默时期。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了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鼓励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作家的存在方式和作品的生产流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艺创作中原有的对意义的追求、对形式的探索,转而变成了对市场价值的追求,对读者的诱惑,文学越来越趋向于商品化。

2.形成原因

(1)"多元化文学思潮"的出现,大约是从1992年前后开始的,它与全社会"市场化"转型和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构成呼应关系。"多元化文学思潮"正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2)多元化文学思潮的形成,更重要的是与社会结构转型相配套的各种文学生产和传播空间的出现。在这一时期,主旋律文学,知识分子精英文学,大众通俗文学,这三种文学形态各显神通。它们各自按照自身的逻辑发展,并构成了复杂的对话关系。

3.争议

(1)原因

有人用"后现代主义"来解释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对此,理论界与批评界的看法颇多分歧。

(2)焦点

①关于当代中国是否存在所谓"后现代主义"问题。

②当代中国文学为何会接收到西方后现代文化影响的社会根源。

(二)三种文学形态并存的格局

1.主旋律文学

(1)含义

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学表达形态。

(2)特点

①突出党的领导,弘扬革命传统。

②在此前提下倡导"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关注现实生活。

③通过主流媒体的强势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

(3)新发展

①与"一体化文学"时代不同,这一领域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也提倡文学艺术创作的"多样化",为其他文学创作思潮和流派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合法性依据。

②"主旋律文学"对历史文化的开发,对"红色经典"的强调,也表现出对市场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庸俗功利主义价值观念的修正。

(4)不足

主旋律文学,特别是国家投入巨资的"主旋律"文艺作品,由于有贴近市场条件下的文艺生产规律,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艺术形式陈旧、叙事模式僵硬、题材狭窄、风格刻板等缺憾。2.知识分子精英文学

(1)表现

启蒙的困境

(2)原因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乡村的城市化,商品经济观念的主导影响,道德准则的混乱无序,审美趣味的巨大变化,国际文化市场中的"贸易逆差"等等,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与全球背景下"现代性危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使得所谓"启蒙"问题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3.大众通俗文学

(1)表现

文学的商品化、消费化。

(2)原因

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从港台引进的通俗的、消闲的文学作品开始在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青年和市民中流传。20世纪90年代,消费性通俗文艺已经开始被知识界和国家意识形态部分接受。

(3)意义

文学的商品化、消费化,分散了人们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关注,消解了"一体化"时期文学的政治功能。

(4)缺陷

在商品利润的驱使下,所有的文学形态和文化资源,都有可能通过消费和娱乐的诱惑而变成商品。文学的商品化、市场化,往往导致对文学原有的基本特性忽视,而不断地将文学变成商品。

(三)新启蒙文学思潮的延续

1.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启蒙文学思潮"及其相关的价值观念和文学观念,一直在精英文学创作和批评中得以坚持,尽管日趋"边缘化",但它还是顽强地生存着。

2.思想理论论争

"人文精神大讨论"

(1)起因

这次讨论的起因是学院派知识分子对市场化进程中人文精神失落状况的不满和批判,其中也隐含着一种知识分子和精英文学被边缘化而导致的焦虑感。

(2)论争双方

①学院派从传统的"启蒙"与"政治"二元对立的对抗中抽身而出,转而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市场和"大众",指向了"平庸"。

②与人文精神失落论者相呼应的是文学创作界的"抵抗"声音。张承志、韩少功、张炜、等作家撰文表达了他们面对世俗化运动和文学商品化状况的决绝姿态。

③第三种观点:王朔、白烨等人在《上海文学》l993年第4期的对话中认为,人文精神要落实到对具体的人的关怀和宽容上,不要倡导一种规范化的单一道德模式,而应该提倡多元化的价值标准,并认为市场化进程中多样化的文学表达方式,体现了人文精神更为宽泛的内涵。

3.创作群体

(1)"60后"、70"后作家群、

①地位

"60后"出生的那一批小说家的创作,充分吸收了80年代中国文学的成果,他们是"新启蒙文学思潮"的继承者,也是现代主义文学技巧中国化的实践者之一。

②特点

a.他们在对"先锋小说"形式借鉴中,关注当代经验表达的有效性。

b.密切关注当代精神状况的变化,关注市场化进程中的经验变化。

c.摆脱抽象的争论和表态,注重冷静客观的观察,用新的小说形式有效地表达当代社会变化的经验。

③不足

到了"70后"出生的作家的小说中,由于社会急剧变化,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信息铺天盖地,一方面导致了他们的激愤情绪和批判精神,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形式上的粗糙。

(2)"新生代"小说家

①主要作家

林白、陈染、海男、徐小斌、徐坤、魏薇、戴来、赵波、金仁顺、周洁茹等。

②主要特点

鲜明的个人化倾向。这一类写作摈弃了国家主义、启蒙主义的宏大话题,关注私人经验的表达,关注个人情感的遭遇,关注女性的命运,乃至个人的梦幻和梦想。

③意义

从总体上看,她们代表了功能主义文学观的退场。她们的小说情感上的细腻、形式的精细,为当代中国小说叙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④不足

但她们写作时所面对的时代,已经是一个商品市场越来越成熟的时代。因此,她们创作中的"个人化"受到了来自大众市场的更大压力,难免带有一定的"消费符号"色彩。

(3)"现实主义冲击波"

①含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深入,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了,引发了一批作家对"底层经验"的关注,这就是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现实主义冲击波"。

②代表性作家

谈歌、何申、关仁山、刘醒龙。

③主题

涉及了农村、国有企业改革、下岗工人等。

④意义

这是一种现实主义色彩的创作,一些批评家认为他们没有继承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甚至带有妥协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将人们的视野,从都市文学消费之中带到了底层。

(四)市场化进程中的文学生产

1.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之后,作家也开始从靠国家投入的"单轨制"向计划加市场的"双轨制"过渡。在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文学生产体制之外,出现了文学市场。与此相应的是改刊行动、作家"下海"、创作上的迎合市场等。

2.作家的变化

(1)双轨制作家

"双轨制作家"以文学专业技巧为资本,向文学市场进军,从而开始打破文学市场上的低劣产品,以及从港台进来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一统天下的局面,善于将"审美"因素与"欲望"相结合,在文学的消费性与艺术性之间寻找平衡点。

(2)单轨制作家

①继续依赖计划经济体制而拒绝进入市场的作家。

②作家协会限制发展专业作家之后出现的青年作家,其生存纯粹依靠文学市场。

3.作家协会的变化

与此同时,作家协会的体制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其基本策略就是在大量注入资金的前提下"重组"和"收编":用市场的标准来"重组"传统作家;他们用文学专业尺度收编市场中的作家。其根本目的在于将两种"单轨制作家"都变成"双轨制作家"。

4.市场的繁荣

(1)陕军东征:文学市场化的典型

从1993年5月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工人出版社先后推出了一批陕西作家的长篇小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废都》和《白鹿原》。在"陕军东征"的号角声中,一个时代结束了,新的时代开始了。

(2)主要表征

①"数量"代替了"质量"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文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发行量成了一个重要标志。只有官方文学奖,还在强调文学的"精品意识",也就是质量。但是,只要一旦通过了官方的质量检查,紧接着就会出现数量问题,并迅速占领市场。因此,官方文学奖,经常成了作家通向"数字化"的一条捷径。

②文学的商品化

"70后"、"80后"青年作家群,在文学市场上更为成熟。他们善于将宏大的"革命主题"细小化为身份意义上的"反叛主题",将"欲望叙事"变成"欲望消费",将"反讽"和"戏仿"变成了网络上的"无厘头" "文学"、"审美"、"创作"这些概念,基本上让位于"产品"、"消费"、"生产"。

③娱乐性与消费性

文学的商品化的结果,使文学首先服从于一般的商品特性,文学偏离对商品社会和消费社会价值观的审视和反思,淡化对意义的追求和对社会的批评,追求其娱乐性或消费性,创作仅仅成为现代消费社会内部的一种分工。

(五)大众文化对文学的影响和冲击

1.叙事的"欲望化"或肉体化

(1)产生原因

20世纪初和80年代启蒙思潮的主要目标,就是试图让人的主体意识或者自我意识觉醒,感官经验的解放的确是它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十几年来,中国社会开始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这一进程中消费狂欢和欲望膨胀,培养了大量的物质发烧友;相反,精神空间已经开始萎缩。这种状况在文学上的表现形式,就是叙事的"欲望化"或肉体化。

(2)主要表现

①文学符号化:"身体写作"

a.到了21世纪初期,"身体写作"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卫慧、棉棉、周洁茹等青年女作家,开始也是以"异端叙事"的面目出现在文学领域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现在,她们已经被商业交换价值所吞噬。

b.大众传媒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将文学非文学化,将社会内容欲望化,以身体快感系统作为叙事的原点,使得一切都变成了消费的符号。

②解构经典:"无厘头文化"

a.21世纪初期的几年里,香港艺人周星驰及其电影《大话西游》在内地青年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迷恋者、模仿者、研究者蜂拥而至。"大话文化"的特点就是反逻辑,组织话语不是按照逻辑顺序,而是按照词义的自由联想方式。它的"意义链条"显得特别混乱,它不关心说什么,而是关心"说"本身。

b."大话文化"既迷恋于"经典"的权威性,又试图通过一种狎昵的形式和"经典"调笑,在调笑中得到一种低级的娱乐和满足。这种在商业思维和娱乐化思维的驱动下,打着"解构"之名进行的所谓"颠覆"、"大话"活动正方兴未艾,并得到广泛的传播。

③叙事断裂:影视剧的繁荣

当代青年对文学经典的了解,很大一部分就是借助于影像化了的重新"叙事"来实现的。他们不看文学经典的原著,而是看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将文学叙事形式变成一张张拼贴的图画。与此同时,出现了电视剧或者电影剧本的小说版改写。在这个过程之中,文学叙事承载的意义复杂性消失了,这种总体上的"叙事断裂",对文学叙事的影响巨大。

④文学产品化:"80后写作"

文学市场将一批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写作者的产品称为"青春小说",或称"80后写作",他们将自己的青春抵押给了媒体和市场,也将文学的创造性被抵押出去了。文学变成市场上的商品一样,正在根据"需要"和"欲望"在不停地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

⑤网络文学:文学的"网络化"

网络文学的世界是一个自由表达的世界。发表作品和批评活动在这里得到了在传统文学媒介里无法想象的发挥。为网络文学带来表达自由的,除了媒体的技术因素之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匿名性",这一点对传统的言说方式及其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a.优势

读者与文字保持了一种更为纯粹的阅读关系,并对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它的作者长期保持匿名的状态,放弃借此牟取名利的非分之想,它要求文学回到自己的真正的精神层面上来,它要求文学成为一种真正的自由嬉戏,而不是别的什么工具。

b.缺陷

撇开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由这一点不谈,仅就文学创作而言,首先,它屈从于商业网站的点击率,这与平面媒体商业化过程中的起印数和销售量是一个概念;其次,它表达的"自由"缺乏真正的叙事学意义上的束缚力,叙事学的束缚力也就是文学形式对表达欲望的限制,它将人们的表达逼向"意义"的领域。

(六)对"多元化文学思潮"的整体认知

1.起因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形成的"多元化文学思潮",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的产物,也是社会多样性空间形成的结果。

2.意义

与"一体化文学"的强制性和单一性相比,"多元化文学思潮"的兴起从总体上看,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这种众声喧哗的文化局面给更多人带来的"自由度"。

3.缺陷

"多元文化"导致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样化,给人一种混乱不堪的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