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新的志愿填报你了解多少?不要等到报考时再手忙脚乱

高考:最新的志愿填报你了解多少?不要等到报考时再手忙脚乱

这些数据你清楚吗?

高中生对填报志愿了解多少?

大多数高中毕业生填志愿时并不知道自己该选什么专业。据《中国青年报》调查数据显示,填报志愿时,仅有13.6%的人表示了解所选专业,67%的人并不了解,67.9%的人认为自己对报考的专业是“盲目的”。

有多少人后悔自己选错了专业?

同样很多人都想重新选择所学专业。据调查显示,在实际学习中,仅有16%的人觉得所学专业符合当初预期,56.2%的人觉得并不符合,71.2%的人表示,想要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由此可见,填志愿时,对目标院校和专业的情况了解的太少,缺乏个人兴趣、性格、职业倾向等,导致盲目填志愿。

高考:最新的志愿填报你了解多少?不要等到报考时再手忙脚乱

该报哪所大学?

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考生可以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逻辑顺序的院校志愿,省招考院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在招生院校确定投档比例后,分别将文史类、理工类达到省省批次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考生总分(文化课+照顾政策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投档,投档后是否录取及录取到哪个专业由院校决定。

没明白,比如?

比如小李高考排名第2222,小明排名2223,填志愿时,他们都可以填报A、B、C、D、E共计5个学校。那么投档时,会按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检索他们的5个志愿。即首先检索小李的5个学校,如果小李的分数满足A的最低投档线,那直接被A录取。

如果不满足,那接着检索B,B也不满足,那就检索C,依次进行,直至5个都检索完,如果5个都不满足,那小李就滑档了。小李的处理完,才能轮到小明。

高考:最新的志愿填报你了解多少?不要等到报考时再手忙脚乱

我要考清华!

填报志愿的原则是什么?

一.填志愿采用排除法,首先问问自己什么不想要?

1. 要不要报军校,要不要学医,要不要当教师,要不要报提前批,为什么?

我当时这些一概没报,现在看来自己当时还是太单纯,对这些行业不够了解!希望后边的考生和家长,能够对这些提前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在填报志愿时,不会手忙脚乱,感觉时间不够。

据我所知,这些专业大多在校期间基本没什么花费,有些国家还给发钱。另外,毕业就业部分还可以分配。在疫情及研究生扩招这个当口,医学专业必定是国家重点扶持对象,可做考虑,不过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2. 是什么专业都可以,还是只选几个专业?

我的选择是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几个热门专业,一些冷门专业一概不选,宁缺毋滥。

这个并不是说你就必须找那些专业性特别强的学校填报,而是说你自己首先得了解哪些专业你打死都不会上!

高考:最新的志愿填报你了解多少?不要等到报考时再手忙脚乱

是好学校还是好专业?

3. 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重要?

我的选择是学校优先,专业好就业不冷门。能上985不上211(现在为双一流和双一流学科),能上211不上普通一本。这个在后面看来是正确的,

主要有四点体会。

(1)本科就业找工作,大多企业都会看学校,学校就是你的名片,同时来好学校招聘的好企业也多,一般学校很多企业不愿意去,并且就业后会发现有些企业里面也会有学校文化,好校友可能会带你走得很远

(2)本科学历只是起步,实行通识教育,部分人会选择深造,好学校保研率高,考研复试成功率高,好学校平台大,你的见识以及各种福利多,但烂专业请务必慎重

(3)专业好就业这个不好把握,很可能你报的时候是热门,毕业成冷门了,建议还是以兴趣为主,但对于确实茫然的考生,还是应该保证自己所选专业就业即使变冷也不会太差。

(4)报考前最好提前了解转专业情况。据我所知,一些好学校,你去了后是可以转专业的,这样在志愿填报时就可冲一下。而

有些学校转专业极其困难,名额极少就得慎重,不要去读特别冷门的专业。

高考:最新的志愿填报你了解多少?不要等到报考时再手忙脚乱

头大,到底该怎么选?

二.填志愿应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口诀。我的选择是冲二稳二保一,冲的学校选择调剂,当时看转专业机会多,并且调剂一般也会把你调到报考专业的相关专业,极个别会调剂到极烂的专业。

稳的学校专业则很重要,应该有80%机会能上,选择不调剂,这类学校调剂的话,烂专业较多,且转专业几率较低。保的那个选择调剂,这个保证自己肯定能上,避免万一的情况

三.填报平行志愿应该根据个人专长、爱好、职业倾向,并结合未来的升学和就业等个人规划,做好学校和专业的选择。现在有些省份合并了一二本志愿,这对于一本线学生一下填报十几个志愿更带来了挑战。考生更得做好冲、稳、保的比例分配,因为一旦滑档,就太惨了。

高考:最新的志愿填报你了解多少?不要等到报考时再手忙脚乱

志愿填报这么麻烦!

下面是节选自对“95后”高职考生的志愿选择影响因素的一些数据,仅供参考!

考生选择学校时,主要关注的前三位是学校办学水平、学校排名和知名度、学生就业情况,而对于是否是本科院校、学校所在城市以及离家远近并不是考生关注点。

考生选择目前专业主要是因为该专业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容易就业以及受他人推荐影响,个人兴趣爱好影响不显著。

高考:最新的志愿填报你了解多少?不要等到报考时再手忙脚乱

我们头都很疼

考生选择好学校与好专业的倾向,单招考生倾向于选择好学校,占55.7%;统招考生更倾向于选择好专业占67.3%。

考生了解信息的前三个渠道为报考志愿书、百度搜索相关信息以及亲戚朋友推荐。

考生报考时主要参考父母、学校和老师的意见,自己决定的考生占40%。报考志愿的最终决定者80%是考生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