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描繪的積貧積弱,被大貴族和農奴制重壓的沙俄

資料轉載來源於:三匠畫片

https://www.toutiao.com/a6791617644639289864/

《戰爭與和平》作為大文豪托爾斯泰的代表作,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這部被公認的世界名著因其將恢弘的戰爭場面和細膩的人文情感描寫,毫無違和感的融合在一起,而使得很多歷史迷、軍事迷、小說迷都視為經典。小說通過兩條分別獨立卻又互有交織的線索,描繪了整個1805年到1820年之間,拿破崙兩次攻打沙俄的歷史場面。


歐洲史| 托爾斯泰描繪的積貧積弱,被大貴族和農奴制重壓的沙俄

其中一條線的主人公作為貴族子弟代表登場,戰爭爆發後一直以軍人身份出現,小說中所體現的戰爭場面和沙俄軍人品行及處境,都靠這條人物線索來表現。最終這位英勇的沙俄軍人,以犧牲收場;另一條線的主人公是沙俄大貴族代表,以其軟弱又倔強、糊塗又有原則的矛盾性格,展現了戰爭期間沙俄大貴族在後方都幹了些什麼。雖然這條線的主脈絡是情感與人性,但是到戰爭後期,特別是莫斯科保不住的時候,這位大貴族主人公毅然決然走上了刺殺拿破崙的道路。兩條線的交織是靠兩位主人公親密無間的朋友關係,這也就使得托爾斯泰在小說中所構建的戰爭前線與戰爭後方之間緊密聯繫起來。在故事慢慢展開的同時,不斷穿插進入庫圖佐夫等元帥以及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才最終給觀眾呈現出史詩的感覺。


歐洲史| 托爾斯泰描繪的積貧積弱,被大貴族和農奴制重壓的沙俄

我們不會浪費篇幅去介紹名著中具體的人物和故事,因為大家完全可以通過認真閱讀《戰爭與和平》這本書而獲得更多。之所以要在前面簡潔的總結這部小說的總體架構,是為了更好的讓各位理解後面我們要說的名著歷史背景,以及托爾斯泰所要表達的核心觀點。

我記得小時候在一些名著扉頁上有書單,所列出的世界名著總共約五十幾部,這些名書大多耳熟能詳,時至今日那份書單我大致都已讀過,總體上感覺雖然各有千秋,但是配得上“史詩”二字的寥寥無幾。而《戰爭與和平》這部名著就具備這個特性,因為要想稱之為史詩名著,不僅要把主人公的故事情節介紹好,還要通過主人公的一系列行為來展現歷史進程、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才可堪稱史詩。比如另外一部《基督山伯爵》,同樣堪稱經典中的經典,故事情節也涉及了大航海的波瀾壯闊,甚至也提及了關在聖赫勒拿島的晚年拿破崙,但是小說更多的把文筆集中在了主人公的情感與復仇上,可能在描寫人物性格方面勝於《戰爭與和平》,但如果從史詩角度出發,就無法與《戰爭與和平》相提並論了。

托爾斯泰的構思非常巧妙,整個架構中的兩條線,戰爭前線的線索是為了表現拿破崙,戰爭後方的線索是為了體現亞歷山大一世。一個是法蘭西皇帝,且當時已經征服了幾乎整個歐洲大陸;一個是沙皇,當時他所繼承的領領土遠大於整個歐洲大陸。但在這樣一個力量對比之下,小說還是基本尊重了史實,並沒有故意捏造一些所謂“勢均力敵”的戰爭場面,而是真實還原了當時拿破崙是如何勢如破竹、不可抵擋的抵達莫斯科。與沙俄的抵抗無力,力量懸殊形成鮮明對比。


歐洲史| 托爾斯泰描繪的積貧積弱,被大貴族和農奴制重壓的沙俄

從歷史背景中來看,亞歷山大一世無疑既是幸運的、又是不屈的。幸運之處在於他所處的沙俄時代,雖然從俄國總體歷史曲線來看已經走上了下坡路,無法與他之前的兩位沙俄大帝相比,但他繼承了兩位大帝的政治遺產,且處在下坡路的頂端。


歐洲史| 托爾斯泰描繪的積貧積弱,被大貴族和農奴制重壓的沙俄

彼得大帝使俄國走向軍事化,也就是說從那時起,戰爭本來是對戰雙方綜合國力的較量,彼得大帝使沙俄成為一個例外,就是在這個綜合國力相當薄弱的沙俄,依然能有在戰時動員起龐大軍事力量的能力。這也使得後面的俄國雖然屢次被打到首都,但是很難將其徹底征服。此外彼得大帝還將俄國文化和後面的發展進程拉入了西歐的序列,本來一個地處亞歐大陸交界處的純內陸國,被彼得大帝打出了出海口,本來既挨著東歐又挨著北歐還挨著中亞的國家,選擇了一個明確的、向西的方向,這才使得小說和影視劇中那些沙俄舞會、貴族的穿著打扮以及宮廷裝飾,讓很多人覺得熟悉,甚至跟英法無異。


歐洲史| 托爾斯泰描繪的積貧積弱,被大貴族和農奴制重壓的沙俄

葉卡捷琳娜大帝通過終其一生的擴張之路,使沙俄的國土變得龐大而不臃腫。龐大很好理解,所謂的不臃腫主要原因在於沙俄人口的稀少。這兩點組合在一起,為後世的沙皇甚至沙皇退出歷史舞臺後的俄國統治者,提供了實施焦土政策的資本。小說中所描繪的沙俄軍隊節節敗退,最後甚至連莫斯科都落入敵手,亞歷山大一世所用的就是焦土政策。托爾斯泰很傳神地描繪了坐在莫斯科宮殿裡焦慮而緊張的拿破崙,因為當時拿破崙寄希望於通過佔領莫斯科,而迫使沙皇投降,起碼是一紙妥協的和平條約,結果沙皇一直不投降。


歐洲史| 托爾斯泰描繪的積貧積弱,被大貴族和農奴制重壓的沙俄

拿破崙因深知自己的軍隊一路上不光要忍受天寒地凍,還要忍受俄國人撤走時的空城、空村,在這漫長的戰線上毫無補給可言,最終拿破崙只能選擇返回法國,結果在回去的路上一敗塗地。焦土政策並不是亞歷山大一世首創,早在彼得大帝應付強大的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的時候,就成功的施展過。這種經驗使得俄國人意識到了自己的優勢,那就是地域的廣大和惡劣的天氣。因此亞歷山大一世繼承了這樣一個國力雖與西歐國家相比軟弱不堪,但卻擁有無與倫比的防禦優勢的國度,可以說是非常幸運的。


歐洲史| 托爾斯泰描繪的積貧積弱,被大貴族和農奴制重壓的沙俄

之所以說他不屈,是因為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拿破崙代表了一種新勢力。那就是在森嚴的歐洲中世紀,各個等級階層通過分封都已經固化了近千年,從來沒有哪一個歐洲國家,像中國歷史上的王朝那樣,會被底層的農民起義而推翻。他們的改朝換代只會是因為王室的絕嗣,而且當一任國王無後,國內的貴族會想方設法,甚至不遠千里從外國請來與上一任國王血緣關係、宗教信仰最為契合的繼承人。因此這種雷打不動的模式像金湯一般穩固而乾涸。

在歐洲大陸上,首先打破這一堅冰的便是拿破崙,波旁王朝被趕出法國,使得拿破崙可以在民眾的支持下,優雅地為自己帶上皇冠。當他征服一個個歐洲國家時,也會將那裡的王國隨意地分封給自己的親人和愛將。這種做法自然使得歐洲其他國家的王室聯合起來,也就是所謂的反法同盟,但在《戰爭與和平》描繪的這段歷史中,中歐和西歐的王室幾乎都已陷落,可以說整個歐洲的保守派都已經把希望寄託於這個原先的窮鄉僻壤、偏遠國度——沙俄以及它的統治者沙皇。


歐洲史| 托爾斯泰描繪的積貧積弱,被大貴族和農奴制重壓的沙俄

亞歷山大一世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反法同盟的領袖,在中世紀由於騎士精神的影響,責任感往往與所得的榮耀成正比,年輕的亞歷山大一世就是通過這種“身系歐洲未來、維護各國王室”的責任感而始終不願投降,哪怕當莫斯科落入敵手時,龐大的沙俄只剩下東邊的冰川雪原時,他依然選擇堅守。可以這麼說,拿破崙是被繼承了歷代沙皇龐大國土的亞歷山大一世給生生地熬走的。

當時的沙俄國力真的有那麼不堪嗎?確實是這樣,雖然當初彼得大帝親自奔赴荷蘭,喬裝打扮做學徒工,和他的團隊一起帶回了當時西歐的先進技術,但自工業革命之後,西歐各國在工業方面突飛猛進,生產力大大提高,各國的國力也是如日中天。但是自彼得大帝之後,雖然有雄心壯志開疆拓土的沙皇一個接一個,但是像彼得那般虛心學習的沙皇卻寥寥無幾。仗著這份易守難攻的國土財富,貴族們死死地把持著農奴制不肯鬆手,整天向西歐學習的是如何享樂、如何攀比。到1801年亞歷山大一世繼位時,如此龐大的沙俄工業總產值還不及英國的十分之一,可見其弱到什麼程度。但它就是這樣一個特殊的國度,無論怎麼窮,總是在不斷地吞併寒冷的國土,總是在不斷地壯大自己的軍隊。


歐洲史| 托爾斯泰描繪的積貧積弱,被大貴族和農奴制重壓的沙俄

托爾斯泰的描繪並沒有刻意的貶低任何一方,他通過描寫沙俄在面對拿破崙時的節節敗退,來體現戰爭的殘酷與無情;通過前線主人公展現了軍人們抵抗到底的意志與決心。同時通過後方主人公展現了沙俄貴族們麻木不仁,以及後期大貴族的醒悟和對改革與和平的期盼。可以說托爾斯泰的目的達成的非常好,他讓每一個讀過這本名著的人,都感受到了沙俄的頑強與堅韌,但是在農奴制的弊端下,每次面臨大敵時都要付出極其沉重的代價,才能保住最後的勝利。而且這種所謂的勝利,永遠不會是全勝,甚至自身的損失比所謂失敗方的損失還要大。當時的托爾斯泰已經生活在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的年代,貴族的牴觸和倒行逆施被托爾斯泰看在眼裡,他寫這部著作的真正目的可能是為了喚起人們對於廢除農奴制的決心,以及對實行改革、和平發展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