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辜的“羅志祥”:完美人設好多年,坍塌只需一瞬間

近日,南寧一位米店老闆,因長相酷似羅志祥,直播時被網友狂噴,滿屏“渣男”。

無辜的“羅志祥”:完美人設好多年,坍塌只需一瞬間

他本名蒙俊源,是廣西南寧一家糧油店的店主,因長相和羅志祥相似而走紅網絡,連陳赫也曾說“太像了”。

4月23日周揚青官宣分手時,這位店主還在直播間賣貨,瞬間被彈幕裡的“做人不能太渣男”刷屏。

他一臉懵,一邊直播,一邊緊張地問粉絲,是不是自己的產品出啥問題了,讓人笑出眼淚。24號早晨,他的直播間下線,放了張紙板“大家都累了,先睡下,謝謝關注”,可依然有源源不斷的網友前來“送溫暖”。

無辜的“羅志祥”:完美人設好多年,坍塌只需一瞬間

網友笑稱“城裡的帥哥讓你心碎,村口的表哥讓你流淚”。

01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樓塌了

為什麼這次羅志祥事件,能引發如此大的關注呢?

這和心理學裡的“輪暈效應”密不可分。

“輪暈效應”又叫“光環效應”,是指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往往只從局部出發,逐漸擴散,得出整體認識。

比如羅志祥,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英俊帥氣、瀟灑有型的小夥子,這印象分就一下子上來了。

無辜的“羅志祥”:完美人設好多年,坍塌只需一瞬間

再加上他參加綜藝節目,反串女裝,戴長假髮,穿大紅裙子配粉色包包,扭捏登場,以“朱碧石”的形象示人,讓人過目難忘。

無辜的“羅志祥”:完美人設好多年,坍塌只需一瞬間

顏值高,會搞笑,是討喜的第一步,真正征服無數粉絲的,是他和周揚青的戀情。

最初“大明星加小網紅”的地位差,和他面對女友整容時的霸氣回覆“我知道,不在意”,還有兩人風雨同舟的多年戀情,都讓他圈粉無數。

由於“光環效應”的作用,一個人的優點或者缺點,一旦變成光環被誇大,那其他特質,就被隱藏在光環之後了。

“粉絲眼裡出偶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痴迷的粉絲眼中,一旦被偶像身上某個優點所吸引,眼裡看到的,都是優點,偶像就成為無所不能的人,一言一行都是對的。

無辜的“羅志祥”:完美人設好多年,坍塌只需一瞬間

02 褪去光環

凡事都有兩面性。

雖然明星通過“光環效應”深入人心,聚集起旺盛的人氣,可一旦遭遇人設坍塌,就會被瞬間反噬。

俗話說的“愛有多深,恨就有多痛”,就是這個道理。

從當初的萬眾矚目,到今天的全網被嘲,不知道羅志祥現在,有沒有一絲絲後悔呢?

無辜的“羅志祥”:完美人設好多年,坍塌只需一瞬間

03 進擊的周揚青

和羅志祥相反,周揚青走上了一條逆襲之路。

對於整容,她大方承認,坦蕩磊落的性格,也吸粉無數。

而網上她整容前的“醜照”,也大多是她自己發的。

無辜的“羅志祥”:完美人設好多年,坍塌只需一瞬間

她整容後,也無懼素顏,主動發出對比照,敢於自黑。

無辜的“羅志祥”:完美人設好多年,坍塌只需一瞬間

即使和男友戀愛,她也沒放棄自己的事業和朋友圈,和阿嬌、賭王千金何超蓮私交甚好,閨蜜團也紛紛幫她帶貨。

男友的媽媽,對她的評價也很高:“會疼人,很體貼,好話一堆”。

一路走來,她的風評慢慢開始逆轉,網友們的態度,也從質疑不解,到衷心祝福。

特別是最近的“分手事件”,她的官宣微博,被網友當作教材文案,列出亮點:

① 工作日9點發布,不讓媒體加班,良心博主。

② 金字塔思維,先說重點,接著層層展開。

③ 冷靜理智,客觀陳述,不渲染情緒。

④ 抨擊不尊重女性的行為,引發廣大女性共鳴。

⑤ 結尾總結昇華,凸顯獨立成熟的形象。

這種面對背叛,不糾纏、不賣慘,瀟灑轉身的態度,讓無數網友拍手稱讚。

無辜的“羅志祥”:完美人設好多年,坍塌只需一瞬間

04 近因效應:留下最好的“最後印象”

和羅志祥不同,周揚青的逆襲之路,靠的是“近因效應”:

在人際交往中,最近、最後的印象,往往是最強烈的,甚至可以沖淡在此前的印象。

雖然,周揚青一開始,被貼上“網紅/整容臉”等負面標籤,但隨著她的正面新聞一次次爆出,人們對她的認識和評價,也在不斷改善,直到本次的“分手事件”,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面對負心漢,她不是“一哭二鬧”的悲情女主,而是獨立自主、瀟灑睿智的新女性。

無辜的“羅志祥”:完美人設好多年,坍塌只需一瞬間

生活中,“近因效應”也很常見。

一個一直以來,無惡不作的壞人,突然有一天,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們就會為之動容、誇獎稱讚。

而一個一直謹言慎行、默默行善的好人,因為一次偶然疏忽,犯下錯誤,我們往往會揪住不放、口誅筆伐。

這些現象的根源,都是“近因效應”。

無辜的“羅志祥”:完美人設好多年,坍塌只需一瞬間

05 認識自己,不要落入心理陷阱

無論是“光環效應”還是“近因效應”,從本質上說,都是一種侷限性的思維認知。

在和人交往時,我們要懂得運用這兩種效應,和他人良好相處,但同時也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掉進心理陷阱中。

全面、深入地瞭解一個人,才是理智的處世之道。

後記:歡迎關注點贊、轉發留言,你的支持是我的最大動力。用心理學品味人生,我是@果小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