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填空小議

邏輯填空小議

言語理解的另一種叫法可以稱為言語邏輯,其中的選詞填空也叫邏輯填空。因為做題都是用的邏輯思維。

邏輯填空在國考行測中的題量是20題,各省考也有10題以上,還是有點份量。

有一空、兩空、三空,兩空的居多,一半以上的題量,近義詞、關聯詞、成語等等都有涉及。

這種題型其實我們從小做的很多,高三達到了頂峰,如果覺得各省的真題已經滿足不了你的做題慾望,也可以找找各地的高考真題來練習。

言語理解在試卷上,官方給出的這部分做題參考時間是:40題35分鐘,這明顯是雞肋參考,當你花了35分鐘做了40題時,你也把其他的模塊給甩了,這部分的作用就是騰時間!

所以,我個人認為,言語理解就花25分鐘左右,為數量關係資料分析留餘地,而邏輯填空這20道題的做題時間,最低要求應該是不超過10分鐘。

今天講講單空的邏輯填空

,單空題一般以成語居多,少數也有詞語短語,先看例題。

(2019年國考)科學精神的核心是求真務實,我們的一切實踐都需符合規律、切合實際。規律指引下的世界變動不居,我們不能_________,應敢於質疑、善於包容、勇於創新。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因循守舊 B.沾沾自喜

C.妄自菲薄 D.剛愎自用

解析:空前面的“不能”,後面的“應”,意思相反,後面是“新”,前面就應該是“舊”。直接選A。

(2015年國考)定義的使命是抽象、概括出某類事物的本質特徵。當定義概括不了時,本應修正定義,而有人卻常常“開除”那些概括不了的同類事物,以維護定義的純潔性,這無疑是________.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指鹿為馬 B.削足適履

C.自欺欺人 D.掩耳盜鈴

解析:空後面並沒有東西,只有前面的“無疑”,所以要填的應該是對無疑前面的內容概括。能跟“開除”和“維護”套得上邊的只有B項(對應“削”和“適”)。

所以,小結做題方法:

1、首先注意“空”的位置前後的關聯詞,確定句子間的關係(轉折、因果、遞進、解釋等等),這是一切的前提;

2、通過其中的關係對應選項,優先排除原文沒有內容可找的選項。如果出現了前面提到的特殊詞(有明顯含義指向的詞語,上面第2題是非常典型的題目),更可以有效幫助你做到這點。

3、基本做完第二點答案就已經出來,如果剩下的待定選項還是比較模糊,可以嘗試代入原文試讀,從通順性和語境(褒貶)來繼續排除。

若還是做不出來,那請別浪費時間,蒙一個吧,蒙的概率還是有的,且見效快。

總之,這部分題目應該是在把握好前面幾點做題原則的基礎上,以快為主,越糾結只會讓你越容易出錯。

我是江來,8年體制內,寫公考,聊體制,談生活,公考培訓,學習成長,筆耕不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