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大清和百年後中國,一些讓人跌破眼鏡的轉變

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大清國門,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列強輪番強迫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這些屈辱同時也刺激了中國的覺醒,人們開始逐漸從技術、制度、文化等深度,意識到向西方學習的重要性,並逐漸實現了現代化轉變。

在此前兩千多年的時間裡中國歷史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在王朝興衰更替的循環裡原地打轉,生產力發展緩慢,科技進步速度放緩並逐漸被西方超越,社會制度完全沒有發展。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是被列強一腳接一腳“踹”進現代文明的。

近代歷史是對一個國家現階段發展最具參考價值的研究領域,這並不是在貶低其他領域的研究價值,畢竟假如你肚子痛去醫院看病,最先要告訴大夫的一定是你昨天吃了隔夜的海鮮。在三歲時的食物中毒自然也很重要,但不是最先要讓大夫知道的。也正因為如此,中國近代史(1840~1949)是建國以來史學界爭論最激烈,觀點最對立,認識轉變程度最大的一段歷史。

百年前大清和百年後中國,一些讓人跌破眼鏡的轉變

(圖)法國畫報記錄晚清,北京失陷,八國聯軍的旗幟在故宮城門上方飄揚

建國伊始,學術界對近代史的研究多采取革命鬥爭史範式,將近代史簡單解讀為侵略史和抗爭史,儘管改革開放以來學界對於近代史的研究早就趨於客觀冷靜,但是這些新的學術成果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普及。

而人文學科和理工科很大的一個區別就在於它的理論成果必須要普及,否則無法對社會產生意義。

對理工學科而言,幾個高精尖人才的成就可以讓全世界受益,不需要每個人都懂人造衛星的原理,但人人都可以使用GPS。

而人文學科無法創造出現成的產品可以拿來給人直接使用,它的作用在於“開啟民智”。

如果你要從歷史中獲取智慧,那你就只能親自去感悟歷史;

如果你想用哲學指導自己的人生那你就只能親自去思辯;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理解社會現象,你就只能親自去了解社會學。

而中國近代史領域,新成果的普及工作恰恰是最短的短板,很多國人對中國近代史的理解依然保留著一些很陳舊的觀點。

張鳴教授曾將國人看待近代史的心態精闢地總結為“三婦心態”。

1、

第一種是“怨婦心態”,凡事以哭鬧為主,苦大仇深,覺得全世界都欺負我,全世界都欠我的,時不時還要掀開衣襟給人看:我這傷疤就是你弄的!

2、

第二種是“潑婦心態”,凡事講打,打不過我撓。

3、

第三種是“情婦心態”,與上面兩種都相反,認為殖民侵略是好的。

實際上這三種心態都是偏激而片面的。

百年前大清和百年後中國,一些讓人跌破眼鏡的轉變

(圖)1900年西方雜誌《puck》孔子與耶穌悲哀地看著義和團之亂中相爭的西方列強軍隊和大清軍隊說:“我們的教導白費了嗎?”

聊到這裡要繼續深入我們的話題,就有必要聊點兒“歷史哲學”了。

“歷史”究竟是什麼?這是個很深奧的問題,一直以來也沒有定論。

不談那些抽象的概念,很多人說“歷史”就是“過去的事兒”,嚴格說這是不準確的,因為歷史並不能完全真實地展現過去。

司馬遷寫《史記》,信誓旦旦地在那複述,劉邦說了什麼,項羽說了什麼,連劉邦在臥室裡跟呂后說了什麼他都能複述,難道他都聽見了?

意大利著名的歷史學家、哲學家克羅齊有一句名言——“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我們今天讀的歷史並不可能百分百再現過去,而只是今人對往事的認識,因此每個時代的人看待歷史都帶著時代的烙印。

一個人十七歲時談了場戀愛,這時候恐怕不管老師、家長怎麼管,這個人還是會覺得青春無悔。後來這個人沒考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當年的戀情最終毫無結果,也許這時候他(她)心裡會後悔當年談戀愛耽誤學習,但是嘴上還未必承認後悔。等人到中年,有了自己的孩子了,也許他會轉而堅信“早戀”就是不對的。又過幾十年這個人躺在病榻上等死,回憶這一輩子遇見的人做過的事,可能又會發現十七歲那年的經歷在記憶深處有多麼美好多麼珍貴,又會慶幸自己在最美的年華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去回憶自己的同一段往事,感悟尚且不同,隨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進步,對自身歷史的看法也一定是在轉變的。

你讓宋朝的人看潘金蓮,那就是不守婦道,沒有什麼好辯解的。

但民國以後人們再去看同一個潘金蓮,就會看到她是被迫賣進財主家又被迫嫁給武大郎,就能看出封建時代女性社會地位的悲哀與無奈,進而對潘金蓮產生一定程度的同情感。

在這種巨大反差中改變的是潘金蓮嗎?潘金蓮還是那個潘金蓮,改變的只是人們對她的看法。

百年前大清和百年後中國,一些讓人跌破眼鏡的轉變

(圖)清末西方筆下的東亞漫畫。一個醜小孩被拿著武士刀的日本蝴蝶蜂叮得四處亂跑。英國人還附上一首歪詩,意為長得其醜無比的黃檸檬臉小童不自量力惹火了來自日本的蝴蝶蜂(雜種的意思),結果被叮得滿地找牙,圖中中國人被畫成留著豬尾巴的豬頭。

孔子和他的學說到底是什麼樣的?

春秋戰國時代孔子的學說就是一個不被統治者認可的學說;

到了漢武帝的時候突然變成了“指導思想”,有趣的是孔子的話到底什麼意思孔子說了不算,要經過董仲舒的解讀和漢武帝的認可才算;

到了宋朝孔子的學說變得更加死板了,孔子思想的代言人又變成了朱熹;

到了幾十年前的一個時期,孔子又變成了“孔老二”,他的思想又開始要批倒批臭了。

近些年呢?世界各地都在轟轟烈烈地開辦孔子學院,祭孔大典也恢復了……

孔子和他的學說究竟怎麼評價?這個問題的答案几千年來變來變去,這裡面孔子有過任何改變嗎?他都不存在了他能改變什麼呢,改變的只是人們對他的看法。

過去發生的事情雖然不會改變,但是人們對它的認識卻隨著時代一直在更新,所以幾千年前的“陳芝麻爛穀子”還有一大批學者在研究,所以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所以斯塔夫裡阿諾斯說“新的時代需要新的史學”

時代在變,我們對歷史看法也應該與時俱進。

百年前大清和百年後中國,一些讓人跌破眼鏡的轉變

(圖)法國畫報記錄晚清,中國事件,受中國正規軍保護的外國人

去年是全球“黑天鵝事件”頻發的一年,從英國脫歐到特朗普當選,反全球化浪潮來襲,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特朗普上任之立即宣佈退出TPP,轉向貿易保護主義,張口閉口就要加關稅,不僅要對中國展開貿易戰,還揚言如果德國、日本不在美國設廠也要加關稅。

達沃斯論壇以後世界媒體都在討論中國會不會成為世界自由貿易新的旗手。

今天中國已經扛起了維護世界自由貿易,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旗。

反觀歷史,近代以來我們中國人最恨的就是自由貿易,發展到今天卻扛起了維護世界自由貿易的大旗,這種變化是不是很有趣呢?

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他們的目的就是自由貿易。然而使團登陸之後即被當來為乾隆祝壽的,插上了“英吉利貢使”的旗子。天朝根本無法理解“自由貿易”,因為在朝貢體系下沒有什麼“進口”、“出口”的概念,只有“進貢”和“回賜”。

儘管當時大英已是“日不落帝國”,但在天朝的眼裡也還是蠻夷,相比之下我們更在乎這些蠻夷是否行三跪九叩大禮,對於貿易的回覆僅是:“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西方與中國自由貿易的第一次努力以失敗告終。

百年前大清和百年後中國,一些讓人跌破眼鏡的轉變

(圖)馬戛爾尼使團訪華又稱馬戛爾尼來華,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政府想通過與清王朝最高當局談判,開拓中國市場。同時蒐集情報於是派喬治·馬戛爾尼等人訪問中國的事件。馬戛爾尼使團是到達中國的第一個英國外交使團,是清英之間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是清英關係史上的重大事件

說起近代史我們最介意的就是“不平等”,我們譴責西方強加的所有不平等非自願的東西。

但看起來張口閉口的“外夷”似乎也是一種不平等,正如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蔣廷黻先生說的那樣:“在鴉片戰爭以前,我們不肯給外國平等待遇。在以後,他們不肯給我們平等待遇”。

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英國人更喜歡叫它“通商戰爭”,他們認為這是為了“自由貿易”的原則而戰。這當然是一種強盜邏輯,但也還有一定的合理性。雖然有個別英國商人在販賣鴉片,但並不是英國政府在賣鴉片,而最後英國國內能夠通過對華作戰的提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清停了英國的所有貿易。

中學時代的某一天老師給我們定了個規矩,“以後任何人上課期間不許請假上廁所”,原因是個別同學借請假上廁所逃課。個別同學藉著請假上廁所逃課,能證明所有請假上廁所的人都是要逃課嗎?邏輯上肯定是錯的,但對老師來說很方便,她懶得去甄別,所以乾脆誰都不許去。

不能否認在天朝這種官僚式管理邏輯是長存不滅的,天朝的政策常常不考慮被管理者是否方便,只考慮管理者執行起來方不方便。

在這種天朝官僚思維模式下,既然有個別英國商人走私鴉片,拒不上交,那乾脆所有英國人通通滾蛋。

中國人對《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幾乎都能倒背如流——“割地賠款,五口通商……”。從那時候起中國人最恨貿易,誰要來跟我們貿易誰就是侵略者,開設通商口岸就是侵略者最重要的罪證之一。

今天反觀鴉片戰爭後開的這五個口岸,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放到今天的城市排名裡都在一個什麼位置呢?事實證明當年開的口岸似乎是今天最景氣的地方。

百年前大清和百年後中國,一些讓人跌破眼鏡的轉變

(圖)《南京條約》(Treaty of NanJing)又稱《江寧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後,西方列強趁火打劫,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此,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通商對當時的中國究竟有沒有好處?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喪失了關稅自主權,只能徵收全世界最低的關稅。即便這樣通過海關所得的財政收入還是多的驚人,如果沒有這些收入同光中興根本無從談起。

但不管實際效果如何,當時人從感情上就特別憎恨西方強迫我們貿易,此後我們最高的奮鬥目標就是趕走所有洋人,並最終實現了民族的解放。

其實很大程度上我們痛恨的並不是貿易而是強迫,但因為貿易是強迫的所以怨恨也就轉向了貿易。

1979年的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南海邊畫了個圈,在這個圈裡外商又可以同中國自由貿易了。

到了2001年,所有中國人茶餘飯後都在聊著WTO世界貿易組織,他們恨美國恨得牙癢癢的,原因是美國千方百計阻撓我們加入世貿組織,不許我們跟世界自由貿易。

前些年中國開闢了上海自由貿易區。一年多以前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痛恨奧巴馬政府刻意將中國排斥在TPP之外。

一百多年前我們恨西方人,原因是他們強迫我們貿易。一百多年後我們恨西方人,原因是他們不許我們貿易。

到了今天就更有趣了,西方不但不再強迫我們貿易,反而最怕中國人去和他們貿易,不斷對我們“反傾銷”。

過去我們最恨外國人來辦工廠。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從此外國人可以在華投資辦廠,從對華商品輸出轉向資本輸出,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後,各地方政府都很喜歡一個詞叫做“招商引資”。毫無疑問,外資對中國近些年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到今天我們已經不再恨外國人來華設廠了,這能幫我們帶來就業,拉動GDP,增加稅收。

現在反倒是西方的民眾最恨在華投資設廠的商人,美國人認為美國的失業問題就是因為工廠都搬去中國了,所以特朗普說他能把工作機會帶回美國,選民就願意給他投票。

過去中國人最煩國際法,義和團攻擊外國大使館明明就是違反國際法,但是我們不管,我們認為那就是愛國。

今天如果你經常聽新聞就會發現,今天的中國最擅長運用國際法。

……

百年前大清和百年後中國,一些讓人跌破眼鏡的轉變

(圖)《馬關條約》是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今山口縣下關市)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原名《馬關新約》,日本稱為《下關條約》或《日清講和條約》。《馬關條約》的簽署標誌著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束。《馬關條約》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該條約適應了帝國主義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需要,隨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這一系列180度的轉變都因為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過去那個中國了,今天的中國更加強大也應該更加自信。

一百多年前我們被迫接受了西方人制定的遊戲規則,到今天卻比他們玩的還嫻熟。

時代在變是否我們的思維也應該在變呢?

希望在以後的文章裡能夠有機會跟大家逐一探討這些有趣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