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梅要圓一個夢——“讓綏化美食與美麗故事齊飛”

人人都有一個夢想

每天都在圓這個夢

圓上了愛圓上了情

圓出一個無悔無愧的人生

——歌曲《圓夢》代題記

9月19日,中國綠色食品之鄉慶安,空氣中瀰漫著稻花香。一位身材高挑、氣質優雅的女士正在雙潔米業的稻田旁觀察,選取最佳拍攝角度。

她叫張曉梅,北京中企國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蘭西縣寬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正在拍攝的電影名叫《好飯不怕晚》。影片反映的是當地女企業家飽嘗酸甜苦辣執著打造出蜚聲全國的綠色大米品牌的創業勵志故事。

歷經多年的奮鬥,她已在南方打拼出一片天地,在影視投資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已有相當的積累,回鄉等於放棄了南方的一大片市場,重新開闢一片新區域。她說,這麼做是自己長久以來的一個夢想——

“總想為家鄉做點事情”

1966年5月,張曉梅出生在蘭西縣紅光鄉,曾任榆林鎮中學俄語教師。1990年,24歲的張曉梅帶著年輕人的闖勁到黑河做邊貿,後來辦學搞培訓。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影視行業,深深地被影視的魅力所吸引,憑著東北人特有的學習力和堅持,涉足影視投資行業。2009年帶領團隊投資拍攝製作了森林防火動畫片《虎威威來到了小興安嶺》《紅松小子》《油娃娃傳奇》《松鼠杉杉覓新家》等。2010年至2012年,創作拍攝製作了100部南方和西部企業的微電影,奠定了她在影視界的地位,也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2014年,張曉梅考入北京電影學院進修“充電”,系統學習影視劇製作,考取了高級製片人資格證書。她投資拍攝的百部企業微電影,為企業帶來了廣泛的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的同時,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看到電影為企業帶來的實實在在回報,她想到了家鄉的黑土地,能不能以自己的專長助力父老鄉親脫貧攻堅?得知她的想法,一些同行和合作者堅決反對:“人家是‘投資不過山海關’,你怎麼放著眼前的市場不撿,‘偏向虎山行’?”她的理由只有一個:“這麼多年在外創業闖蕩,最惦記的就是家鄉的發展,總想為家鄉做點事情。”

蘭西是生她養她的家鄉,榆林鎮的筋餅全國聞名,但名氣並沒有給當地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她回東北投拍電影首先選擇以蘭西榆林鎮為故事背景,圍繞榆林筋餅創作一部故事片。

說幹就幹。2018年,張曉梅推掉找上門來的客戶,專心策劃劇本。請一位擅長東北題材的劇作家以她的學生、蘭西榆林鎮方圓筋餅老店老闆劉曉東為原型,創作了電影劇本《筋餅之戀》,真情演繹男女主人公的悲歡離合、成長曆程和創業故事,用扣人心絃的美麗故事擴大榆林筋餅對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這部電影已於去年7月28日在蘭西開機,8月13日殺青,9月開始製作,有望今年年底在央視電影頻道以及城市院線同時播出。

初戰告捷,張曉梅女士又將目光瞄向了慶安大米,全力籌備第二部以家鄉綠色物產為主題的電影創作。疫情期間,在許多文化傳媒公司紛紛倒閉之時,張曉梅逆勢而上,帶領創作團隊反覆研究方案,精心打磨劇本,四易其稿,最終由我市群眾藝術館國家一級編劇李昆峰完成了《好飯不怕晚》的劇本創作。該劇聚焦綠色物產之鄉,著眼推介和打造綠色大米品牌,為廣大農民增收提效搭建一個對外宣傳的藝術平臺。

在《好飯不怕晚》拍攝過程中,張曉梅得到了當地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使電影得以順利投拍。她說——

“家鄉人帶給我太多的感動”

張曉梅與國內知名的影視製作公司福建九龍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合作聯合攝製,天津谷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製,著力拍出精品。執導過電影《讓子彈飛》《夢迴搭衣嶺》《漁者》等作品、80後的新生代導演韓旺增擔任導演,曾獲得過國家“五個一”工程獎的青年演員孫舉亮等擔綱主演。

張曉梅說,今年春天,因為疫情阻隔,她不能到慶安,縣政協主席陳健民全力以赴聯絡籌備開機等事宜。

今年9月11日上午,連日暴雨後,慶安一片晴朗。電影《好飯不怕晚》在縣文化藝術中心舉行開機儀式。原23軍退役老將軍孫陽普,中央新影製作中心、省委宣傳部電影處,市政協、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遊局,以及慶安縣委縣政府、縣委宣傳部等有關部門領導等出席了開機儀式。

十里八鄉的父老鄉親聞訊而來,真誠樸實的目光投向她:“你為宣傳家鄉不遠千里回來,我們願意義務出演群眾演員。”張曉梅激動地表示,一定不負眾望,加緊拍攝,拿出高質量的作品,只為這一雙雙期待的眼神。

張曉梅說,在慶安拍攝的十幾個日日夜夜,全體演職人員起早貪黑,不分晝夜,“白+黑”連軸拍攝,一絲不苟拍攝,每一個鏡頭,每一個細節、每個道具、每一句臺詞都力求準確生動形象再現當地生活。

雙潔米業、博林鑫農業、東禾農業等米企無償提供場地、道具、機器等使用,真實再現綠色水稻加工的場景。

張曉梅感動地說,在慶安的每一天都處在感動之中,綏化的土地親,人更親。電影《好飯不怕晚》拍攝時間預計比計劃提前4天殺青,僅用11天完成時長90分鐘的故事片。後期剪輯製作3個月,影片播出時間大約在2021年5月份。主要以央視電影頻道、城市院線、農村院線公開播出放映。

張曉梅說,她拍電影,不僅是精神文明的傳播,要把文化和經濟有機地結合起來,拍一部電影,要為當地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和回報——

“以電影為龍頭拉長衍生品產業鏈”

《筋餅之戀》的主人公原型劉曉東通過電影的先期預熱宣傳,產品通過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銷售到大江南北,銷量一直看漲。張曉梅心生欣慰。

張曉梅介紹,在《好飯不怕晚》的創作中,通過自己在業界的人脈,已和全國部分高校達成慶安大米的採購協議,預計年銷售額16億元左右。

她自己的助農網絡平臺正在籌備中,明年6月份開始做直播銷售綏化的美食。將請流量明星、網紅、影視劇演員代言,讓綏化美食走出黑土地,走上全國人民的餐桌。

張曉梅說:“原來準備拍攝龍江十大美食的電影故事,現在專注於綏化,拍攝以榆林筋餅、慶安大米、海倫二坊、安達奶製品等當地美食為題材編劇講故事,打造電影——衍生產品全產業鏈。並計劃在每個省落地一個實體店,把綏化十大美食電影故事循環在店裡播放,店裡集中展示銷售綏化的美食特產,線下線上,同時助推,希望以自己的綿薄之力帶動起地方經濟發展。”

結束採訪時,迎著陣陣秋風,張曉梅望著金黃色的稻田,深情地說:“作為從黑土地上走出去的綏化人,始終有一種家鄉情結,總想為家鄉做一點事情。因此我把目光投向了這塊美麗富饒的‘都城地’,以綏化十大綠色物產為題材,投資拍攝電影,將綏化推向全國,讓綏化聲名遠播,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