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梅要圆一个梦——“让绥化美食与美丽故事齐飞”

人人都有一个梦想

每天都在圆这个梦

圆上了爱圆上了情

圆出一个无悔无愧的人生

——歌曲《圆梦》代题记

9月19日,中国绿色食品之乡庆安,空气中弥漫着稻花香。一位身材高挑、气质优雅的女士正在双洁米业的稻田旁观察,选取最佳拍摄角度。

她叫张晓梅,北京中企国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兰西县宽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正在拍摄的电影名叫《好饭不怕晚》。影片反映的是当地女企业家饱尝酸甜苦辣执著打造出蜚声全国的绿色大米品牌的创业励志故事。

历经多年的奋斗,她已在南方打拼出一片天地,在影视投资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已有相当的积累,回乡等于放弃了南方的一大片市场,重新开辟一片新区域。她说,这么做是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个梦想——

“总想为家乡做点事情”

1966年5月,张晓梅出生在兰西县红光乡,曾任榆林镇中学俄语教师。1990年,24岁的张晓梅带着年轻人的闯劲到黑河做边贸,后来办学搞培训。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影视行业,深深地被影视的魅力所吸引,凭着东北人特有的学习力和坚持,涉足影视投资行业。2009年带领团队投资拍摄制作了森林防火动画片《虎威威来到了小兴安岭》《红松小子》《油娃娃传奇》《松鼠杉杉觅新家》等。2010年至2012年,创作拍摄制作了100部南方和西部企业的微电影,奠定了她在影视界的地位,也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014年,张晓梅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进修“充电”,系统学习影视剧制作,考取了高级制片人资格证书。她投资拍摄的百部企业微电影,为企业带来了广泛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的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看到电影为企业带来的实实在在回报,她想到了家乡的黑土地,能不能以自己的专长助力父老乡亲脱贫攻坚?得知她的想法,一些同行和合作者坚决反对:“人家是‘投资不过山海关’,你怎么放着眼前的市场不捡,‘偏向虎山行’?”她的理由只有一个:“这么多年在外创业闯荡,最惦记的就是家乡的发展,总想为家乡做点事情。”

兰西是生她养她的家乡,榆林镇的筋饼全国闻名,但名气并没有给当地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她回东北投拍电影首先选择以兰西榆林镇为故事背景,围绕榆林筋饼创作一部故事片。

说干就干。2018年,张晓梅推掉找上门来的客户,专心策划剧本。请一位擅长东北题材的剧作家以她的学生、兰西榆林镇方圆筋饼老店老板刘晓东为原型,创作了电影剧本《筋饼之恋》,真情演绎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成长历程和创业故事,用扣人心弦的美丽故事扩大榆林筋饼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这部电影已于去年7月28日在兰西开机,8月13日杀青,9月开始制作,有望今年年底在央视电影频道以及城市院线同时播出。

初战告捷,张晓梅女士又将目光瞄向了庆安大米,全力筹备第二部以家乡绿色物产为主题的电影创作。疫情期间,在许多文化传媒公司纷纷倒闭之时,张晓梅逆势而上,带领创作团队反复研究方案,精心打磨剧本,四易其稿,最终由我市群众艺术馆国家一级编剧李昆峰完成了《好饭不怕晚》的剧本创作。该剧聚焦绿色物产之乡,着眼推介和打造绿色大米品牌,为广大农民增收提效搭建一个对外宣传的艺术平台。

在《好饭不怕晚》拍摄过程中,张晓梅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电影得以顺利投拍。她说——

“家乡人带给我太多的感动”

张晓梅与国内知名的影视制作公司福建九龙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联合摄制,天津谷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着力拍出精品。执导过电影《让子弹飞》《梦回搭衣岭》《渔者》等作品、80后的新生代导演韩旺增担任导演,曾获得过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青年演员孙举亮等担纲主演。

张晓梅说,今年春天,因为疫情阻隔,她不能到庆安,县政协主席陈健民全力以赴联络筹备开机等事宜。

今年9月11日上午,连日暴雨后,庆安一片晴朗。电影《好饭不怕晚》在县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开机仪式。原23军退役老将军孙阳普,中央新影制作中心、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以及庆安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领导等出席了开机仪式。

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闻讯而来,真诚朴实的目光投向她:“你为宣传家乡不远千里回来,我们愿意义务出演群众演员。”张晓梅激动地表示,一定不负众望,加紧拍摄,拿出高质量的作品,只为这一双双期待的眼神。

张晓梅说,在庆安拍摄的十几个日日夜夜,全体演职人员起早贪黑,不分昼夜,“白+黑”连轴拍摄,一丝不苟拍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细节、每个道具、每一句台词都力求准确生动形象再现当地生活。

双洁米业、博林鑫农业、东禾农业等米企无偿提供场地、道具、机器等使用,真实再现绿色水稻加工的场景。

张晓梅感动地说,在庆安的每一天都处在感动之中,绥化的土地亲,人更亲。电影《好饭不怕晚》拍摄时间预计比计划提前4天杀青,仅用11天完成时长90分钟的故事片。后期剪辑制作3个月,影片播出时间大约在2021年5月份。主要以央视电影频道、城市院线、农村院线公开播出放映。

张晓梅说,她拍电影,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要把文化和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拍一部电影,要为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回报——

“以电影为龙头拉长衍生品产业链”

《筋饼之恋》的主人公原型刘晓东通过电影的先期预热宣传,产品通过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销售到大江南北,销量一直看涨。张晓梅心生欣慰。

张晓梅介绍,在《好饭不怕晚》的创作中,通过自己在业界的人脉,已和全国部分高校达成庆安大米的采购协议,预计年销售额16亿元左右。

她自己的助农网络平台正在筹备中,明年6月份开始做直播销售绥化的美食。将请流量明星、网红、影视剧演员代言,让绥化美食走出黑土地,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张晓梅说:“原来准备拍摄龙江十大美食的电影故事,现在专注于绥化,拍摄以榆林筋饼、庆安大米、海伦二坊、安达奶制品等当地美食为题材编剧讲故事,打造电影——衍生产品全产业链。并计划在每个省落地一个实体店,把绥化十大美食电影故事循环在店里播放,店里集中展示销售绥化的美食特产,线下线上,同时助推,希望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带动起地方经济发展。”

结束采访时,迎着阵阵秋风,张晓梅望着金黄色的稻田,深情地说:“作为从黑土地上走出去的绥化人,始终有一种家乡情结,总想为家乡做一点事情。因此我把目光投向了这块美丽富饶的‘都城地’,以绥化十大绿色物产为题材,投资拍摄电影,将绥化推向全国,让绥化声名远播,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