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动物"精神分裂"的朊病毒

早在三百年前,人类在绵羊和小山羊中首次发现了感染朊病毒的患病动物,因患病动物的奇痒难熬,常在粗糙的树干和石头表面不停摩擦,以致身上的毛都被磨脱,而被称为"羊瘙痒病"。该病广泛传播于欧洲和澳洲,患病动物兴奋、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瘙痒、瘫痪直至死亡。后来又相继发现了水貂传染性脑病、马和鹿的慢性消瘦病、牛和猫的海绵状脑病等等。

让动物

患羊瘙痒病的羊在粗糙的石头表面摩擦止痒

成为人类关注焦点的动物朊病毒当推1996年春天英国蔓延的"疯牛病"。当时人们为了追求利润,让牛长得更快,将牛、羊等反刍类动物的骨肉粉作为饲料喂养牛等反刍类动物,牛本身是草食动物,被强制喂动物蛋白后,就导致了疯牛病的出现。而且一旦人类进食病牛的牛肉,也会被传染,使人的脑组织出现海绵状空洞,并出现脑功能退化、记忆力丧失和精神错乱等症状,最终可导致死亡。它不仅引起英国一场空前的经济和政治动荡,而且也波及了整个欧洲,加上法国克-雅病(人类的一种朊病毒病)患者增多,人们很自然与食用来自英国的进口牛肉相联系,因而引起极大恐慌。

让动物

疯牛病导致大量牛死亡

朊病毒严格来说不是病毒,而是一种具有复制能力的蛋白质,不含核酸,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规病毒还小得多,电镜下观察不到朊粒子的结构,其大小约为10~250 x 100~200纳米。朊病毒主要攻击脑细胞,能引起哺乳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改变。

朊病毒已经超出了经典病毒学的生物学概念,研究表明,蛋白质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突变或构型上的变化,由良性变为恶性,即变为具有传染性的蛋白质颗粒——朊病毒。继而朊病毒的致病分子与一个正常分子结合,在致病分子的作用下,正常分子转变为致病分子,然后这两个致病分子分别与两个正常分子结合,再使后者转变为致病分子,周而复始,通过多米诺效应倍增致病。

朊病毒很顽强,对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超声波以及160~170℃高温,均有相当的耐受能力。对化学试剂与生化试剂,如甲醛、羟胺、核酸酶类等表现出强抗性。能抵抗蛋白酶K的消化。在生物学特性上,朊病毒能造成感染而不被免疫系统察觉,因为它们的"安全形式"从个体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存在于体内,"危险"朊病毒与"安全形式"的差别只是它们的折叠结构有差别。但能使蛋白质消化、变性、修饰而失活的方法,均可能使朊病毒失活,朊病毒可被2%~5%的次氯酸钠或90%的石炭酸经24h处理灭活。

朊病毒存在变异和跨种族感染,主要为牛、羊等反刍动物,未知的潜在宿主可能很广,传播的潜在危险性不明,很难预测和推断。朊病毒可感染多个器官,已知的主要为脑髓,但在潜伏期内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各种组织器官均有感染,人畜一旦发病,6个月至1年全部死亡,100%的死亡率。1g疯牛病病牛的脑组织经口摄入就可引起牛发病,而1g纯的朊病毒抽提物可使1000万头牛发病。

由于朊病毒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没有相应的疫苗可用,因此只能积极预防。其方法主要有:①消灭已知的感染牲口,对病人进行适当的隔离。②禁止牛、羊等反刍类动物的骨肉粉作为饲料喂养牛等反刍类动物,以防止致病因子进入食物链;对神经外科的操作及器械进行消毒要严格规范化,对角膜及硬脑膜的移植要排除供者患病的可能。③对有家庭性疾病的家属更应注意防止其接触该病。

由于朊病毒不能激发机体产生抗体来抵抗它,机体也没有清除它的机制,感染后朊病毒会不断的侵蚀大脑,导致脑功能受损、精神错乱、运动异常,这些症状会逐渐恶化,最终导致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