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連線題怎麼破

詩人連線題怎麼破

唐詩為鏡照汗青 第八章(上) 李白斗酒詩百篇

當日貴妃娘娘對著盛開的牡丹,心情甚佳,便招宮裡的梨園子弟到沉香亭前奏樂。唐玄宗笑道:“新花怎能用舊曲呢?”便命樂師李龜年速召李學士入宮。

這位李龜年說起來在唐詩史上頗有一席之地。杜甫詩云“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安史之亂後又逢的這位君,便是李龜年。他年輕時受到玄宗皇帝的特殊待遇,在東都洛陽為他修造了豪華的住宅,奢華程度甚至超過了王公大臣。岐王李隆範是玄宗的弟弟,好學愛才,善於音律。有一次,李龜年應邀到岐王府中做客,樂聲剛起,他立即說:“這是秦音的慢板。”隔了一會兒,樂音一變,他又說:“現在是楚音的流水板。”岐王均點頭稱是。演奏結束後,李龜年也不搭理他人,徑自掀起隔開賓客與樂師的帷幕,把樂師手中的琵琶取過來自己彈奏,看來他喜愛音樂已經到了目中無人的地步。杜甫大概就是在這種場合認識李龜年的。

李龜年帶了人出宮要去尋李白,隨從們都紛紛議論道:“這麼大一座長安城,到哪裡去尋李學士啊?”李龜年微笑不語,直奔城中最大的酒樓而去。才到門口,就聽得樓上有人作歌道: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複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歌聲中氣十足,直送出兩條街去。歌者不是李白又是誰?李龜年趕快大踏步上樓,只見李白獨佔一桌,已喝得酩酊大醉。李龜年上前搖醒他:“聖上在沉香亭宣召學士,快隨我去吧!”

詩人連線題怎麼破

圖片來源於網絡

眾酒客聞得有聖旨,都好奇地站起來閒看。李白半張醉眼,嘴裡嘟嘟囔囔:“我醉欲眠……君且去。”翻個身接著睡覺,居然還打出鼾聲來。眾人不禁譁然,這分明是抗旨不遵嘛,好大的膽子!李白的忠實粉絲杜甫曾經在《飲中八仙歌》裡對這一幕有生動的再現,詩云: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面對鼾聲漸高的李白,李龜年急得一跺腳,走到窗口向樓下揚手一招。七八個隨從噔噔噔一齊上樓,不由分說地將李白抬下樓,扶上玉花驄,直奔宮門而去。李龜年騎馬緊隨其後。剛跑到五鳳樓前,唐玄宗又遣內侍來催促了,賜李白“走馬入宮”,抓緊時間趕路。這可是隻有皇帝非常寵信的少數年邁重臣、貴戚才能享受的待遇!李龜年便可不必扶李白下馬,而是策馬一路小跑,直到後宮沉香亭。


貴妃醉酒

來到聖駕面前,玄宗見李白還未醒來,便命宮女含甘泉水噴之。被噴了一頭冷水的李白從夢中驚醒,見已在天子和貴妃面前,大驚俯伏在地:“陛下恕臣失禮!”玄宗微笑著親手攙起:“朕今日同貴妃賞名花,不可無新詞,所以召卿前來。”李白應道:“既然如此,請賜臣文房四寶。”一旁李龜年立即遞上紙筆。李白醉意朦朧,大筆連揮,立成《清平調·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貴妃一看,詩中將自己比作眼前雍容華貴的牡丹花,又比作幻想中衣袂飄飄的瑤池仙女,不禁芳心大悅:“李學士醉中成詩,才華超曹子建遠矣。”曹植七步成詩,是急智作詩的代表人物,但那是在清醒狀態下完成的;李白酒醉而立刻成詩,難度更大。貴妃和玄宗這廂正在搖頭晃腦地讚歎,李白那邊手不停揮,片刻間又一首作好,李龜年雙手奉上給玄宗,即是《清平調·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楚襄王為之斷腸的巫山神女,只出現在夢中而已,哪及貴妃娘娘真實的花容月貌觸手可及?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據說可做盤中舞,算得上絕代佳人,可李白說她還得倚仗新妝,素顏能不能入眼就很難講,哪及貴妃娘娘天生麗質,即便不施脂粉也是絕色?其實,這個抑古揚今的說法並不是很靠譜,屬於欺負古人不能辯駁。按照今天的審美觀,骨感的趙飛燕應該更受廣告商的歡迎,而玉環姐姐八成要去做減肥抽脂手術。唐朝以豐腴為美,我們可以看到唐代仕女畫上的美女都是珠圓玉潤的。

李白被玄宗賜予“走馬入宮”的殊榮,而這兩首詩內都有流傳千古的名句,已足以回報皇帝。但他看起來興致正高,顯然沒有要收手的意思,須臾之間《清平調·其三》也平空出世,方投筆捻鬚微笑: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詩人連線題怎麼破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三首《清平調》好比長江三疊浪,一浪高過一浪。玄宗拍手嘆道:“愛卿之才,果非人間所能有!”當即命李龜年按調而歌,梨園眾子弟絲竹並起,玄宗也親自吹玉笛相和,一派靡靡之音、歌舞昇平之象。貴妃大喜,一連敬了李白三杯西涼葡萄美酒,自己也賞臉陪了一杯。酒興中娘娘隨歌起舞,意態似醉非醉,恍若仙女下凡,這一段便稱為“貴妃醉酒”,是後來四大名旦之首、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的拿手曲目之一。

當下玄宗賞賜李白可遍遊皇宮內苑的特權,又令內侍推了一小車美酒緊隨其後,任其酣飲。自此以後,凡宮中內宴,李白每每被召,連貴妃也對他十分敬重。


仕途失意

大太監高力士對殿上當眾為李白脫靴之事耿耿於懷,一直伺機報復,但見李白聖眷正隆,也無可奈何。一日,高力士見貴妃娘娘獨自倚欄低唱《清平調》三首,一唱三嘆,正在顧影自憐、大發花痴,趕緊小碎步上前,給她上眼藥:“老奴原以為娘娘會對此詩怨入骨髓,不料竟然如此喜歡,實為不解。”貴妃詫異道:“此詩有何可怨之處?”高力士道:“娘娘可曾見過畫圖中,一武士手託金盤,盤中女子舉袖凌風而舞,那便是趙飛燕。她乃漢成帝之皇后,寵幸無比,誰知竟與燕赤鳳私通。李白以趙飛燕比娘娘,其心可誅。”

楊貴妃聽了此言,一張臉頓時漲得通紅。原來她認了胡人安祿山為義子,常出入宮禁,關係曖昧。據說安祿山曾經誤傷楊貴妃胸前,留下了“祿山之爪”這個典故,還相傳楊貴妃為了遮擋傷處,就發明了抹胸。高力士提趙飛燕此事,正刺中她的忌諱,於是心下懷恨李白,常在唐玄宗耳畔說李白好酒輕狂,無人臣之禮。唐玄宗見貴妃不喜歡李白,便不再召他入內宴。李白情知為人所中傷,再難被重用,只得借酒澆愁,與賀知章、張旭等人結為酒友,每日縱酒高歌,時人稱之為“飲中八仙”。

前文對高力士的描寫出自《警世通言》,一些細節禁不起推敲。在後世的演義小說中,宦官絕大多數是奸臣或弄臣的形象,但很多正史中記載的高力士卻是位“千古賢宦第一人”。《資治通鑑》稱其“性和謹,少過,善觀時俯仰,不敢驕橫,故天子終親任之,士大夫亦不疾惡也”。據說連張說、張九齡、李邕等賢相名臣都對他尊重有加,這在《全唐文》中被多處提及。《史綱評要》更是評價其為“真忠臣也,誰謂閹宦無人”。

詩人連線題怎麼破

李白通家子侄範傳正將李白墓由龍山遷葬青山,並親自撰寫《唐左拾遺林學士李公新墓碑》碑文,碑文中有“時公已被酒於翰林苑中……命高將軍扶以登舟,優寵如是”的記載。一個是謹言慎行的侍從,一個是心懷天下的臣子,二人同受天子恩寵,按道理講應該可以相安無事。不過人性複雜,李白與高力士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已不得而知。但李白很可能並不是因高力士進讒言而失寵的。

後人論到南唐後主李煜,總道“國家不幸詞家幸”,否則就不會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的千古名句留給我們了。同樣的道理,李白如果仕途得意,最好也不過出將入相、位極人臣,但在詩歌創作上可能就難以登峰造極,中國文學史上會損失最輝煌的一顆巨星。他個人政治上的失意,實是我中華文化的福氣。

唐朝的幾位超一流大詩人,其作品都有著鮮明的個人特色,以至於有些詩句即使我們不知道確切的作者,考試時都可以按其風格蒙對連線題。本人總結李白的特點如下。

第一,想象力已經豐富到了非人類的程度,觀察事物所站的角度都不是凡人能去的地方。

第二,大開大闔,氣勢雄偉,走的是純陽剛路線,唯少林派九陽真經可比。

第三,可以把極大的數目詞化成形容詞的效果來用,比如“千里江陵一日還”“飛流直下三千尺”“白髮三千丈”“輕舟已過萬重山”“爾來四萬八千歲”等。這種用法只有他敢用,用得也最臻於化境,從來不怕數字大。

除此之外,李白的詩歌還有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並且引出了很多的故事。欲知這個特點是什麼,且看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