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崇正:寫作是埋頭趕路,閱讀是抬頭看路 | 幕天問答008


陳崇正:寫作是埋頭趕路,閱讀是抬頭看路 | 幕天問答008

本期訪談人物:

陳崇正:寫作是埋頭趕路,閱讀是抬頭看路 | 幕天問答008

01.閱讀讓我提前預習了人生


Q1:對於小時候的你來說,書籍是唾手可得的嗎?如果不是,你想過怎樣的辦法將它們弄到手?

陳崇正:在農村,對我們這代人來說,書籍絕對是稀缺品。所幸總有各種書籍在同學間流傳,而且家裡做點小生意,平時也會收購一些舊書用來當廢紙使用,所以在使用之前我總能在其中發現一些好書。我還偷過書。我在一篇散文《偷書記》中描述過當時的情景,幾個小孩騎著單車到十公里外的書店偷書,每次都激動得滿臉通紅。


Q2:還記得你第一次被一本書“擊中”是什麼時候嗎?這本書給你帶來怎樣的心靈震撼?

陳崇正:小學時候讀金庸的小說,整個人都被迷住了。那時候我堅信武俠小說中的武功是真的存在,總想著我何時也能練成絕世武功。我最希望練成的功夫是輕功,覺得可以來去自如是多麼美好的事,可以看到村子裡的人看不見的風景,可以去很遠的地方,遇見很多有意思的人。


Q3:你有沒有反覆重讀過好多遍的書?為什麼會重讀這本書?

陳崇正:經典著作的魅力就在於可以反覆重讀。但重讀的時候我一般不會從頭看到尾,我會隨意翻開,翻到哪裡讀哪裡。《紅樓夢》《黃金時代》《活著》《塵埃落定》這些都是我經常重新翻開的書。這些書即使翻翻也會讓人心情平靜,覺得在你手裡是一個好東西,值得反覆把玩。


Q4:你認為閱讀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陳崇正:少年時期我接觸了許多武俠小說和傳奇故事,這些故事從某種程度上解放了我的想象力,我現在的寫作風格,跟我的閱讀有莫大關係。

除此之外,閱讀對於我的最大作用,就是讓我提前預習了人生。我在書籍中讀到了故事,也讀到了不同的人心和人性,讀到了不同性格與命運走向之間的關聯,讀到人情世故和某些永遠都不會經歷的場景。這樣的閱讀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我人生的寬度,它讓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完滿,也能讓人學會換位思考,變得寬容。


02.寫作是埋頭趕路,閱讀是抬頭看路


Q5:常說寫作和閱讀是不分家的,就個人而言,你比較喜歡讀什麼類型的書呢?

陳崇正:一個作家應該首先是一個好讀者,閱讀能保證一個作家的眼界和品味。寫作是埋頭趕路,閱讀是抬頭看路。因為職業關係,我讀得比較多的還是文學書,名家經典和新人新作都會看,但我口味其實挺窄,符合我口味的作家,我會精讀,比如王小波、金庸、卡爾維諾、薩拉馬戈等。

從事編輯工作之後,因為職業需要,我也會大量閱讀一些沒有出版的書稿,從其中看到許多形狀各異的遺憾之作,它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導致沒有被完成,成為次品或殘缺品。這樣的閱讀對我個人來說也有不小的幫助。當然,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需要在閱讀的寬度上下功夫,一書一得,就已經很不錯了。


Q6:你買過的最貴的一本書是?你覺得值得嗎?

陳崇正:我的書好像也沒有特別貴的。書籍只是書中文字的承載形式,而我感興趣的是內容。當然一本做得漂亮的好書會有更好的閱讀體驗。對我來說書就是用來讀的,收藏只是順便為之,所以沒有非常考究版本。我的很多朋友是真正的藏書家,很多書都會有諸多版本,那些珍本的價格會非常昂貴。我最貴的書大概就是繁體版的《金瓶梅》和頁數比較多的《劍橋中國史》。


Q7:能否分享一下最近一週你在讀的一本書是什麼?

陳崇正:我在讀《基督山伯爵》。這一次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尋找一種紮實敘事的感覺,經典中有古老的敘事手藝,非常漂亮的敘述質感。


Q8:如果能和一個書中人物一起喝酒或者喝茶,你會選擇誰?為什麼?

陳崇正:喝酒得找洪七公吧,他好玩,是個吃貨,而且能看他打一打降龍十八掌。喝茶的話,找《三體》中的羅輯,地點要選在冥王星上的地球博物館,喝著茶聊聊宇宙。


Q9:如果你只能帶一本書到荒島上過一個月,你會帶哪本書?為什麼?

陳崇正:那最好帶一本教我如何捕魚和煮魚的書,那樣會比較有趣。弄本小說讀一個月也挺無聊的,我喜歡新奇的東西,而荒島探險明顯比在荒島上讀書要有趣得多。


Q10:假如地球就要滅亡了,有3本書可以“倖存”,你希望是哪3本?

陳崇正:只留下三本太殘忍了,如果一定要選,那就《莎士比亞全集》《紅樓夢》《世界歷史》吧。地球滅亡,那時候就是記憶留存了,所以必須是藝術和時間記憶的最大公約數。


03.成長不再是一場沒有劇本的冒險


Q11:幕天公益籌集城市的書籍寄送流轉到鄉村,幫助鄉村少年多讀書、讀好書。您之前也通過幕天公益捐贈了200多本新書給鄉村孩子,您覺得對於鄉村孩子來說,閱讀能夠帶給他們什麼呢?

陳崇正:我自己就是一個鄉村少年,我在農村長大,幹過農活,上山下河,插過秧,趕過鵝,看過滿天的星辰和碧綠的田野。有那麼一段時間,我甚至以為自己可能永遠會跟泥土打一輩子的交道。當然,我青少年時期的農村和和今天的農村已經完全不同,那時候沒有網絡,沒有電腦和手機,電視機算是家裡非常貴重的物品,印在書上的文字成為我們那個時代的孩子獲取信息的重要來源。而今天的孩子,即使在農村,依然生活在信息社會中,他們比大人更快熟悉了手機的各種功能,會用手機刷抖音,追電視劇,獲取信息對他們來說非常容易。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圖書對他們來說還有什麼意義呢?我恰恰覺得,一個鄉村少年如果希望改變自己的人生,首先就必須從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開始。如果你希望自己有別於其他孩子,希望自己有一條不一樣的人生路,那麼,從少年時代開始,你的大腦獲取到的信息,就必須與其他人形成差異。別人刷過的抖音,你可以不要去刷;別人看過的段子,你可以不看;但別人沒有讀過的書,你可以放開膽子去讀。唯有如此,你才不會成為一個人雲亦云的人。

閱讀能讓一個孩子變得篤定而自信,因為他曾經在故事中長途跋涉過,在故事中預習過自己的人生。因為有了這樣漫長的閱讀,一切就會變得不一樣,成長不再是一場沒有劇本的冒險,而成為可以預期的驗證。閱讀能讓一個人變得深沉,深沉是不可多得的東西,它與浮躁和浮淺剛好相對,而這樣的品質,是你在一個字一個字的閱讀中獲得的。


Q12:如果要為小學生和中學生各推薦一本書。你會推薦什麼書呢?或者可以說說你少年時期最喜歡讀的一些書。

陳崇正:小學生我推薦《射鵰英雄傳》,從小在心中培育俠義之氣,無論男生女生,都會讓性格更加爽朗。中學生推薦《海子的詩》,讀點詩歌,培養詩意和語感,對以後語文能力大有裨益。

【本期薦書】

陳崇正:寫作是埋頭趕路,閱讀是抬頭看路 | 幕天問答008


陳崇正:寫作是埋頭趕路,閱讀是抬頭看路 | 幕天問答008


陳崇正:寫作是埋頭趕路,閱讀是抬頭看路 | 幕天問答008


陳崇正:寫作是埋頭趕路,閱讀是抬頭看路 | 幕天問答0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