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特斯拉的交付,值得關注的不只是數字

關於特斯拉的交付,值得關注的不只是數字

4月3日,特斯拉公佈了2019年第一季度的生產與交付數據:生產了大約77,100輛汽車,包括62,950輛Model 3和14,150輛Model S/X;交付了約63,000輛,包括50,900輛Model 3和12,100輛Model S/X。

總交付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10%,但卻比上一季度減少30.5%,這是一個令市場失望的結果。4月4日特斯拉股票跳空低開約10%,全天最終以8.2%的跌幅收盤。

關於特斯拉的交付,值得關注的不只是數字

在公告中,特斯拉的解釋是:

· 由於歐洲和中國的交付量大幅增加,有時超過之前峰值交付水平的5倍,我們首次遇到了許多挑戰。到3月21日,也就是季度末前10天,我們只交付了整個季度的一半數量。這也將導致大量車輛在第二季度交付。截至第一季度末,全球約有10,600輛正在交付途中。

· 鑑於特斯拉汽車目前的生產完全來自舊金山灣區的一家工廠,但必須交付給世界各地的客戶,產量可能遠高於交付量,本季度生產超過交付量22%。

在找理由的同時,特斯拉也沒忘安撫投資者:在美國,Model 3的新增訂單量依然強勁,並再次成為最暢銷的中型豪華轎車;重申全年36萬-40萬輛的交付目標;儘管價格調整,交付量低於預期,但我們手頭依然有足夠的現金。

但顯然,還有不少市場擔心而特斯拉並沒有或也不能給出解釋的地方:

1、Model S/X市場已飽和?

已經能貢獻可觀毛利的Model S/X去年交付近10萬輛,每季度都在2萬輛之上,而今年一季度僅交付1.21萬輛,同比、環比均大幅下滑超過40%。由於Model S上市時間已久,當前銷量下滑是可以理解的,但下降幅度如此之大,這顯然不是簡單地用"受聯邦政府退稅金額減半影響"所能解釋的。

關於特斯拉的交付,值得關注的不只是數字

Model S/X在收穫了大量推崇科技、環保的消費者之後,能否進一步擴展目標客戶群體,把更關注高端車豪華、質感的核心用戶也吸引過來?而令人遺憾的是,產品品質一直以來是特斯拉被人詬病的地方,豪華感也是特斯拉品牌至今無法翻越的高山。

更危險的是,特斯拉似乎已經不再是消費者心目中最COOL的車了,

針對高端豪華車市場,眾多的競爭者中,保時捷純電動跑車Taycan預計將於今年年底上市,據稱預訂量已超過2萬輛,其中不少是原特斯拉用戶。

2、實際庫存高企?

有分析師根據特斯拉公佈的各個季度當期生產、交付、在途數量,測算出本季度累計庫存數(扣除了在交付途中的10,600輛)比去年年底增加6407輛,增幅51%,價值超過12.5億美元。

關於特斯拉的交付,值得關注的不只是數字

特斯拉的直銷模式,相比於傳統經銷模式,減少了經銷商的週轉庫存。但運營好全球的零售網絡,顯然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隨著全球化的落地銷售,各國交付標準的差異一定會存在,如何提高交付效率、協調管理好生產、運輸和交付,當前的實際庫存數持續上升不是好現象。

3、多變的商務政策,任性還是試錯?

在商務端,過去的一個季度,特斯拉嘗試了多次的價格下調和上調、線下商店關閉或保留,留下了一眾非議和不解;而匆匆忙的Model Y發佈會,近乎草草收場,也讓特粉們隱隱約約有些不安。諸多跡象顯示了在處於事實上的銷售壓力情況下,公司商務端應對能力欠缺。

迄今為止,特斯拉的客戶大多是其品牌偏好者和科技的嚐鮮者,但要進入更廣泛的大眾市場,特斯拉目前在品牌、市場、銷售、服務等商務端的創新,不及其產品端的創新令人印象深刻。有人說,馬斯克需要一個好的CMO,來制定可以推動其用戶增長、銷售突破的整體策略。

儘管市面上的擔心不少,但馬斯克可以打的牌還有不少:3.5萬美元標準版的Model 3下月即將批量推出,2季度的銷量大幅回升還是可以期待;本月關於自動駕駛技術的更新發布,是否能有新的精彩;傳聞與大眾汽車就充電網絡的合作等等。

對馬斯克而言,接下來的硬仗還有:全年36-40萬臺的交付任務能否達到?2季度乃至全年的盈利能否實現?在這個越來越充滿不確定的汽車世界裡,是鮮花、掌聲還是深淵、落魄,有時候似乎就在須臾之間。

當然,還得有個前提是,馬斯克本人與美國證監會能夠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