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一半時間交給戰場,一半時間交給旅行,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岑參:一半時間交給戰場,一半時間交給旅行,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01

730年,15歲的岑參開始隱居,比王維早7年,比李白早15年。

在他的微博介紹上顯示“歷史上隱居年齡最小的詩人”,在他隱居的日子裡,朋友圈裡曬的大多數都是旅遊風景、還有一部分是和朋友的美顏照。

由於在家中排行老三,上面有大哥岑況扛起整個家的擔子,所以他的少年時代,多了一份被寵愛的叛逆。

天氣不好的時候,岑參一般都是在家中讀書寫字,靠在窗前看雨滴落在青青草原。天氣好的時候,推開屋門就出發。

詩和遠方,我來了!

岑參的遊玩是不會提前做攻略的,想去哪去哪,他一直相信探索與發現的力量,這有一個好處就是:見到即景色。

很多人旅遊都看季節,其中春秋最好,而詩人骨子裡都喜歡孤獨寂寞的秋季,岑參自然也不例外。

岑參在家看書,看得乏味,就跑到鞏北(今屬河南鞏義市),鞏北的秋季比往日更涼一些,他走在路上唱著偶像王維剛剛發表的單曲《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這時的白露早已佈滿路旁的梧桐樹,蟬也鳴叫個不停,岑參走在一條青石板路上,抬頭望去,就是一處景色: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雲高。

此時,被稱為邊塞詩雙雄“高岑組合”的另位大詩人高適剛從長安城回來,就在淇上建造一座別墅,還寫了一首詩:

依依西山下,別業桑林邊。

同為組合的他們,都是家裡有礦的人。

高適可以隨便建別墅,岑參家在洛陽、長安等地有五座別墅。

都比杜甫強。

岑參寫完詩,分享出去,隨手轉發給崔明允。

允哥不是普通人,官位已經是左拾遺,允哥在當左拾遺的時候,李白剛被唐玄宗召進宮不久,杜甫還在洛陽追尋李白和高適,喊著要簽名,往後又過14年,直到757年,杜甫才混上左拾遺。

岑參給允哥留言:大哥現在是做大事的人,而我只能每天到處逛逛,什麼時候才能和你一樣,我好想你啊。

岑參此後一直都沒有停下自己旅行的腳步。

02

岑參二十歲之後,前往長安求官,說到當官,很多人都喜歡當官,楊主席就是個例子,岑參自然也不例外。

岑參的求官之路很坎坷,在長安怎麼混都當不成,和杜甫一樣可憐。

不過,以岑參的才學,五歲讀書,九歲就能寫詩文,當個官應該問題不大,問題在於沒有人給他一個機會。

岑參也很隨性,既然官當不成,那就繼續旅遊好了。

自由,我要自由。

岑參扛上行李,直接前往冀州。

到了冀州,好朋友王琦親自來迎接,見到岑參上去就是一抱:

兄弟啊,你怎麼從長安城跑到冀州來了?

岑參淡然一笑:

別提了,長安城太小,根本容不下我的才學,遠不是我的目標,我的夢想是整個世界。

所謂的世界,可能就是邊塞之行,這是後話。

王琦很是崇拜,被眼前這個男人征服了。

岑參跟著王琦上到北樓,欣賞著整個院子的梨花,鳩鳥在花叢中鳴叫,他越過一條木道,聞到了一陣酒香,順著酒香味而去,在一個亭子裡,正舉行著宴會,有一個美麗的女子端莊地坐著彈著箜篌,那美妙的聲音讓他想起家中的妻子。

岑參在二十三歲娶妻,但婚後半年,他就一直在外,妻子在家留守。

一個人的旅行,對於他來說,可能是自在的,但讓妻子也忍受了一種孤獨。

但岑參內心對妻子還是有愧疚的,在經過黃河南岸的時候,他望著北岸,給妻子寫一首詩:

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

波上思羅襪,魚邊憶素書。

月如眉已畫,雲似鬢新梳。

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

這首情詩,是含蓄的思念,卻又是深情的。

一水之隔,兩地相思。

見月是妻子的眉,見雲是妻子的發。

這個時候看到的所有景色都是妻子,同杜甫的《月夜》有所相通的情感: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岑參一路而行,又一路寫詩,他或許見過最美的山河,最美的城郭,但他還是會在某個夜晚,想起自己所愛的人。

這也許是每個出門在外的人所經歷的。

得到,即代表著失去。

岑參:一半時間交給戰場,一半時間交給旅行,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03

在外待久了,處於無業狀態的岑參內心開始有些焦慮。

在他心上所臥著的成就大事大業,促使著他繼續前往長安東奔西走。

皇帝都喜歡能寫詩的人,這時候他寫的詩也不少了,雖然都是田園類的詩,不過擺在一起,在唐朝也能排個五強。

可能是真心點背,他在長安直到把帶的錢花光,也沒有安定,可能這也是屬於他本該有的命運。

岑參有點委屈,一個人又跑到鄴城去了。

到了鄴城,想著曹操曾經飲酒作樂的場景,如今已經是一塊墳墓。

生前多榮耀的人總會消逝,他在思考人應該怎樣活著?

他撫摸著被刻上“某某到此一遊”的古城牆,嘆了一口氣,這口氣是一首詩:

下馬登鄴城,城空復何見。

東風吹野火,暮入飛雲殿。

城隅南對望陵臺,漳水東流不復回。

武帝宮中人去盡,年年春色為誰來。

這首《登古鄴城》,城空、殿空、水空、宮空、四大皆空。

所有的往日繁華,如今不過是一地蒼涼。

縱使這春色來了,又為誰來呢?

無論是誰,絕不會是他岑參,他是個一直在路上的男人。

離開鄴城,又到邯鄲。

岑參到了一家青旅,這家旅店就在漳水邊上,三月的柳條正垂在水面上,燕子從他的頭頂飛過。

店主在門前喊他:

岑兄,別看了,快進店裡來喝酒,大酒大肉給你備好了。

岑參大步邁進去,豪邁直飲,等到醉酒醒來已經到了正午。

岑參在他後來的筆記本中寫到此日的場景,題目為《邯鄲客舍歌》,我翻出來給你看:

客從長安來,驅馬邯鄲道。

傷心叢臺下,一帶生蔓草。

客舍門臨漳水邊,垂楊下系釣魚船。

邯鄲女兒夜沽酒,對客挑燈誇數錢。

酩酊醉時日正午,一曲狂歌壚上眠。

這首五七言雜詩寫盡岑參經歷的苦衷,誰說旅遊都是幸福的?岑參真實地感受到了夢想與現實的差距,不過他內心還是很抗壓的,有一絲狂傲在。

只管喝醉,睡一覺,就什麼都好了。

04

酒醒了,得繼續上路。

岑參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家中,剛和妻子溫熱沒多久,他又想到了長安,想到了長安城中的李白和高適。

為什麼他們靠寫詩都能贏取功名,為什麼我卻不行?

不,我不能退縮,希望就在前方!

岑參又一次扛起了行李,準備前往長安,再來一次西漂。

大哥看見弟弟又要走,就出來勸他別出去亂逛了:

咱家有礦,弟弟你就當你的富二代吧,去那長安作甚?那長安哪有咱家好,又鬧騰又難混的。

岑參扶了扶身上的包囊,對大哥說:

哥,咱家是溫室,人在溫室待久了,會沒有意志力的,我還年輕,我還能戰。

大哥勸不下,只能任由岑參去浪跡天涯。

岑參帶著妻子到了長安,正在一家小店飲酒,忽然見到店內正中央的牆面上掛著一首詩,他上前念道: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好詩,好詩啊!

再往下看去,王昌齡的名字赫赫地在上面印著,他的心中又多了一個偶像:王昌齡。

認識王昌齡改變了岑參的命運,畢竟出塞這種事不是隨便來的。

自己的偶像王昌齡已出塞,自己怎麼能不追隨?

岑參去找王昌齡,沒想到比他大了十七歲的王昌齡,竟然和他成為了好基友。

王昌齡經常住岑參家,當時長安城的房價,不是一般人能買起的,和現在的北京差不多,岑參的房子也是他的家族給他留下的,兩個人就在岑參家的別墅裡一起研究邊塞詩歌。

這是物質和精神的雙結合!

此時,邊塞詩三大家,高適、岑參、王昌齡

都上場了。

嗯,“GCW”組合可以出道了。

05

岑參馬上就要去邊塞遊玩了,在這其中,不得不提另一個對岑參影響也很遠大的人物。

那就是顏真卿。

顏真卿是誰?草書大家張旭的徒弟,寫過《蘭亭集序》的王羲之的老鄉,他自己也很爭氣,自己創造正楷“顏體”,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此時的顏真卿正和安祿山的二十萬大軍拼殺地你死我活,叛軍四地而起,唐玄宗的位置都不保。

官場遠沒有岑參想的那麼簡單,他一想,自己的齡哥和卿哥都去各處征戰了,自己也不能閒著。

那去哪?邊塞走起。

天剛亮,岑參就離開長安,騎著馬經過很多驛站,傍晚的時候,已翻過隴山,往西再走沒多遠,他就遇到了宇文判官。

宇文判官告訴岑參自己剛立過功,他聽後,十分羨慕,抱拳向判官保證自己也要報效國家。

他一路向西,用了十天時間,就越過沙漠,狂風四起,漫天飛沙。

剛到了邊塞的關口,他喜出望外,吟詩一首:

山口月欲出,先照關城樓。

溪流與松風,靜夜相颼飀。

夜是冷的,但他的心卻是熱的,所裝的是整個大唐。

這一路,岑參經河西長廊,過陽泉,踏敦煌,出陽關道,把黃河和黃土高原都看遍,只為那一輪邊塞上而出的太陽。

岑參:一半時間交給戰場,一半時間交給旅行,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06

岑參到了邊塞安西,雖然是經常打仗,但風景還是要看的。

他和王昌齡不一樣,王昌齡在邊塞喜歡寫戰爭和士兵,而他多是寫風景和思念親人和家鄉。

比如“終日風與雪,連天沙復山”,狂風和暴雪,沙漠和山丘一幕幕在他眼前出現。

比如“沙上見日出,沙上見日沒”,日出和日落,他的眼睛所看到的都是細緻的景色。

比如“火山五月行人少,火山六月應更熱”,火焰山下,他留下一排排腳印,要與溫度抗衡。

有了景色,自然少不了人,岑參喜歡研究風土人情,因此還特意寫過一首詩,這首詩名字很特別,很多人都是它的粉,叫《胡歌》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宮錦醉纏頭。

關西老將能苦戰,七十行兵仍未休。

這首詩寫的是邊塞少數民族將領的生活,從穿著來說,貂皮棉襖加名牌服飾。

岑參再看看自己這邊,整天穿個破衣服,喝著稀粥:哎,當個唐朝的官不容易啊。

實在是羨慕,嫉妒,恨啊。

岑參不敢直接跟玄宗鬧脾氣,他只能獨坐在無邊無際的沙漠中,一夜望去,滿是淒涼。

一個人久了,孤獨總是湧上心頭。

在邊塞待了兩年左右,朝野內已是一片混亂,岑參又再次上路,決定回到長安,

他回到長安,先去終南山找王維居住的別墅遊玩一番,然後住到杜陵,和杜甫成為了朋友,不過此時的杜甫有點慘,連糧食都沒得吃,岑參沒事就帶杜甫去吃美食,算是救濟他。

高適混得也不太好,官位很小,當得也不太舒服,每天喝酒度日。

岑參一想,兩位大詩人,這都成什麼了?太墮落了,不行,必須讓他們振奮起來。

他決定約上高適、杜甫等五人到慈恩寺一日遊,既是遊玩,岑參吟詩一首《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

淨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此詩寫了登寺所見的一切,寶塔蒼穹,又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把不同的景色也寫入其中。

世間有如此的美景,還當官幹嗎?

老子要辭官,不幹了,隱居!

07

岑參有滿心抱負,754年,這一次他去了邊塞北庭。

這一路渡渭水,過河西走廊,出玉門關,越過天山,終於到了北庭。

旅遊博主開始日更,他把看到的景色都寫下來。

有:彎彎的月,蕭蕭的風,漫漫的夜。

到達北庭後,在邊塞沙漠之中,播仙族叛軍整日入侵唐朝領土,封常青平定叛軍之亂,為此,戰爭和奇異的景色讓岑參的邊塞詩達到巔峰。

岑參的這些邊塞詩都是用命寫出來的,搞不好就活不成。

在邊塞,有人來也有人離開,在送好友歸京時,他特意寫詩一首,名叫《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景色很獨特,情懷滿志: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寫風景,惜別友人,這首詩成為岑參的代表作,尤其是這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更是成為千古名句。

寫雪的詩人很多,白居易寫過《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杜甫寫過《對雪》:“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

就連李世民皇帝也寫過《望雪》:“凍雲宵遍嶺,素雪曉凝華。入牖千重碎,迎風一半斜。不妝空散粉,無樹獨飄花。縈空慚夕照,破彩謝晨霞。”

這麼多詩人寫雪,唯有岑參寫得最好,全詩寫邊塞壯麗的風景,融入一天雪景的變化,尤其是把雪花比喻成梨花,恰到好處。

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唐玄宗時代即將劃上句號。

此後兩年內,岑參在邊塞的詩作成就由巔峰逐漸化成平穩,他一心繫掛唐朝的未來,每日走沙漠,臥山丘。

心痛。

756年,唐肅宗李亨稱帝,此時的長安已被安祿山佔據,757年,郭子儀收復長安,岑參回到長安,邊塞生活結束。

回到長安的岑參目睹唐朝烽煙四起的戰亂,內有政變,外有敵起,他已失望。

岑參又當了幾年官,不過早已不是他想要的感覺。

後來他去到四川,擔任嘉州刺史,此時的他對官沒了樂趣,內心無比平靜,寫下“山色軒檻內,灘聲枕蓆間。草生公府靜,花落訟庭閒。”

到峨眉,又寫下:“峨眉煙翠新,昨夜秋雨洗。分明峰頭樹,倒插秋江底。 ”

只在山下游覽,卻不登山。

無論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他有陶淵明的豁達。

岑參在蜀只當了一年刺史,因為不與西川節度使崔旺同流合汙,斂財傷民,被罷官。

他有風沙一樣的骨氣,這是在邊塞磨練出來的,那一刻,他應是笑著脫下官袍。

在蜀兩年,貧困與疾病纏身,他也只能欣賞一下身前身後的景色,在夜裡望一眼遠在北方的家。

770年冬,岑參去世,享年五十五歲。當天,漫漫飛雪,猶如梨花,他如同回到邊塞一樣,那麼遼闊,又那麼讓人熱愛。

邊塞,這才是真正屬於岑參的地方。

杜甫在他的《美陂行》中寫道:“岑參兄弟皆好奇”,正因為他對美好景色及事物的好奇,讓他一生寫下很多詩,前半生為山水田園,後半生為邊塞行旅,他的詩雄奇魁麗,大氣磅礴,有一種激情熱烈的美感。

岑參這一生都在旅行,全國各地都有他留下的身影,在走累的時候,想要片刻的安寧,可以睡著做一個夢。

這個夢,一定是:

洞房昨夜春風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裡。

在外時間久了,總想起心裡所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