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不是一个伪善的人呢?

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三国志》中,刘备都是正派人物的代表。对兄弟们来说他是一位好大哥,对追随他的文臣武将来说,他是一位好主公。可就是这么一个被历代推崇的人,却也有让人感到伪善的一面,那么到底刘备是不是一个伪善的人呢?我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刘备是不是一个伪善的人呢?

伪善的刘备

何为伪善,用现代汉语来讲就是假的善良。给人的感觉不真实、虚伪。那么,历史上刘备到底有没有伪善的时候。答案是肯定的。

1、伐他人之国而乐。这件事发生在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带领庞统入蜀,庞统就给刘备献上了三条密计,其中刘备认为中 计比较好,即杨怀、高沛是蜀中名将,手下有精锐部队,而且据守关头,我们可以装作要回荆州,引他们轻骑来见,可就此将其擒杀,而后进兵成都。

刘备依计行事,很快就斩杨怀高沛,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所经过的地方都顺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

刘备是不是一个伪善的人呢?

面对着这一个个胜利,刘备有点志得意满,开始露出了自己伪善一面,开始饮酒作乐起来。之前,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劝刘备于宴席中挟持刘璋,但刘备以自己初来蜀中恩信未立为由而拒绝。但现在不仅占领了别人的地盘,还在别人地盘杀了他人,这就叫平立了恩信吗?

期间,庞统实在看不下去了,但也没好意思发作。但刘备却乘着酒兴对庞统说:“今天这场宴会应该快了吧。”庞统生气地说道:“把讨伐别国当作快乐,不是仁者之兵。”

听到庞统的言语,如果刘备是仁义之君,是不是应该赶快接受庞统的劝诫,赶快停止娱乐活动。可刘备没有,反而很生气地说了句“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不是仁义之师吗?你话说的不好,快点出去。”此话一出,尽显伪善之面。

2、刘备甩阿斗。民间流传这么一句谚语“刘备甩阿斗——收买人心”。通过这个谚语我们不难看出,刘备的伪善。那么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刘备甩阿斗,《三国志》中没有记载,而是出现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中,当时刘备被曹军追的到处乱窜,而自己的儿子刘禅也被困曹军阵营中。这时,赵云七进七出,最终救出了阿斗。

刘备是不是一个伪善的人呢?

当赵云将阿斗交给刘备时,刘备接过阿斗,又把他扔在地上,说道“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刘备为了收买人心,而狠心甩自己的儿子,这不正是一个伪善之人吗?

3、只顾自己逃命,不顾自己妻儿。在刘备被曹操追赶的那段日子里,刘备竟然不顾自己妻儿,独自逃跑。这也可以看出他伪善的一面。

刘备不伪善

通过上面三个事例,刘备看似伪善,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难看出,这里面确是真情的流露。

1、刘备伐他人之国而乐。刘备是一个战胜者,对于他的对手来说就是个敌人,打败了自己的敌人高兴一下,这是人之常情。在这个地方,庞统就有点小题大做了,给刘备扣了一个大帽子。这里只能说刘备喝醉了酒,让众人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毕竟当时的刘备自己压抑了好久,他曾经在刘表面前痛哭,说自己都四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而这个时候,自己眼看就有了自己的地盘,能不高兴吗?这是不经历刘备这种压抑情绪,是无法真正理解他的感受的。

2、刘备甩阿斗。在外人看来,刘备甩阿斗那是收买人心。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刘备可能当时就是这么想的,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表达,没有考虑那么多。


刘备是不是一个伪善的人呢?

3、曹军追赶不顾妻儿逃跑。当时刘备真的是自顾不暇。在刘备看来,即使自己的妻儿被曹操抓住,曹操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因为以前吕布都这样干过,刘备笃定要面子的曹操也应该学吕布,不会杀了他的妻儿。但他自己就不同了,曹操已经认识到刘备的威胁,是想把刘备置之死地而后快。正是考虑到这一层,刘备才不顾妻儿,自己逃跑。

综上所述,在历史上刘备确实干过伪善的事情,但我们不能就此来以偏概全认为刘备就是伪善的。整体来看,刘备是一位有能力,有作为的皇帝,是一个值得我们肯定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