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點獨家 | 滴滴、理想合資的出行項目停滯,尋求獨立融資

按照原計劃,理想為滴滴優享、拼車業務開發定製車,每公里綜合運營成本低於 1 元。

晚點獨家 | 滴滴、理想合資的出行項目停滯,尋求獨立融資


文 | 王海璐

編輯 | 黃俊杰


《晚點 LatePost》獨家獲悉,滴滴與理想汽車的出行合作近期面臨調整。雙方的合資公司 “桔電出行” 將從輕資產的出行平臺,轉型為具備整車製造能力的車企加出行服務提供商,並對外獨立融資,目前正在與寧德時代接觸中。

2018 年 3 月,理想汽車與滴滴達成戰略合作,兩家公司共同投資 4 億人民幣,創立“桔電出行”,按照出資比例,滴滴持股 51%,理想持股 49%。滴滴出行副總裁楊俊擔任桔電董事長、法人。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沈亞楠擔任 CEO。

基於桔電這家合資公司,滴滴和理想計劃為出行場景定製生產智能電動車,並聯合運營車隊。滴滴負責出行場景的智能化、運營方面的定義,理想汽車負責車型開發、採購、生產等。

《晚點 LatePost》瞭解到,目前雙方合作開發了一款純電動 MPV,內部代號 D01,和理想 One 採用同一個底盤,為滴滴 “優享” 和“拼車”業務量身定製。這款車原計劃今年初量產,但由於雙方都沒有繼續追加投資,已經處於停滯狀態。

隨著美團成為理想的最大機構股東,理想與滴滴的合作變得十分微妙。今年 4 月,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與滴滴創始人程維重新討論了在出行領域的合作,決定將桔電與理想進行切割,打造為獨立的主機廠加出行公司,並引入新的戰略股東。


為網約車定製的智能電動車

李想曾經有一個“汽車產業演進理論”。他把汽車產業劃分為三個時代:1.0 是傳統的汽車工業時代,燃油驅動,企業的核心能力是研發和製造車;2.0 是現在的智能電動車,企業的核心能力是三電研發與服務;3.0 是人工智能時代,特徵是無人駕駛加出行空間。

理想與滴滴合作,目的就是“打造 3.0 時代的產品”,為未來出行量身定製智能電動車,並在技術成熟之後迭代為自動駕駛車。

“2.0 決定了生死,3.0 決定了我們有沒有機會成為千億美金的企業。”李想曾表示。

李想甚至已經提前計算好了商業模式。按照 60 萬行駛里程而非使用年限來衡量車的壽命,把車價、保險、能耗等綜合運營成本,按照公里數平攤。規劃中,理想為滴滴開發的定製車,每公里綜合運營成本能降低到 1 元以內。滴滴優享在北京每公里里程費為 1.55 元。

這與理想最初規劃的 SEV 小車的商業模式類似。在中大型 SUV 理想 One 之前,理想做過一款兩座、電池可拆卸的小型電動 SEV,計劃用於分時租賃業務。但由於政策等諸多因素限制,SEV 沒能順利量產,掐斷分時租賃業務的同時,理想開啟了與滴滴在網約車市場的合作。

李想曾經表示,與滴滴合作,是理想直達 3.0 時代的捷徑。“在我們的車沒有運營的時候,我們第三個階段提前實現了。”

《晚點 LatePost》瞭解到,理想和滴滴組建合資公司之後,各自抽調了一部分團隊加入。同時桔電出行也對外招聘了一些人員。滴滴負責出行場景相關的需求定義,理想則在中大型 SUV 理想 One 的平臺上,改出了一臺為出行場景定製的 MPV。

去年 8 月,有媒體拍到這臺定製車的諜照:與理想 One 同樣軸距,副駕駛倉沒有座椅,空間用來堆放行李;二排是分開的獨立座椅;沒有後備箱;右後側設置了電動側滑車門,方便上下客,左後側沒有留門。

這是一臺純電動 MPV。也正因此,理想雖然選擇了增程式技術路線,但仍然在內部保留一部分純電動車的團隊,做過純電動中型 SUV 和轎車的預研。計劃於 2022 年推出的全尺寸 SUV,也曾同時考慮做純電動版和增程版本。理想在短暫預研後放棄了這個想法,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成本算下來不合理,一位接近理想汽車的人士對《晚點 LatePost》表示。

美團來了,滴滴走了

桔電開發的 MPV,原定於今年初量產,但由於滴滴、理想都沒有追加投資,已經被迫中斷了很長時間。“注入的資金不足以支撐這個項目。”接近定製車項目的人士對《晚點 LatePost》表示。

《晚點 LatePost》與滴滴、理想汽車求證項目進展,截止發稿前未獲回覆。

早在 2019 年初,理想就曾通知一部分參與項目的員工,定製車項目暫時中止。“核心項目組就十來個人,其他的人都是從各個職能模塊,有需求就去跟一跟。”上述人士表示。

大概也就是這個時期,美團王興開始與李想密切接觸,並在當年 6 月領投了理想汽車 5.3 億美元 C 輪融資。王興個人出資 2.85 億美元,美團點評旗下龍珠資本出資 1500 萬美元。此後,王興又繼續領投了理想汽車 5.5 億美元 D 輪融資,同時也是理想 IPO 的基石投資人。

根據理想招股書,美團公司和王興個人總計在理想汽車持股 23.3%,擁有 8% 的投票權,是理想汽車董事會上唯一的外部股東。

美團入場之後,滴滴與理想的出行合作變得十分微妙。2018 年,美團正式殺入網約車市場,還收購了摩拜單車,兵臨滴滴城下。滴滴為了反擊,在美團進入的城市砸下鉅額補貼。雖然兩家大流量平臺之間的博弈,最終以美團收縮戰線而暫時緩和,但程維不會忘記王興對於出行市場的野心。

2019 年 4 月,美團打車重新出發,從自營轉型為聚合平臺,接入首汽約車、曹操等出行服務商。雖然美團與理想目前並沒有直接的合作,但未來兩家公司在自動駕駛、出行領域的戰略聯盟仍然存在著很大的想象空間。

同時,理想汽車也不是滴滴唯一的合作伙伴。

2018 年初,滴滴推出“洪流聯盟”,與包括北汽、比亞迪、寧德時代在內的 31 家整車企業和零部件公司達成協議,意圖打造“汽車全產業鏈上下游平臺”。

“未來汽車運營商會去整合用戶的需求,定製化汽車的設計生產,重資產的擁有和運營,並且提供整套的後市場的服務。”程維曾經在洪流聯盟的演講中表示。

桔電是滴滴與車企的第一家合資公司。在理想之後,滴滴又先後與北汽、比亞迪、大眾等成立了合資公司。

近日,工信部發布第 335 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其中比亞迪申報了一款純電動轎車 D1,有媒體報道,這款車正是比亞迪與滴滴合作,為出行場景定製的網約車。但截至目前,滴滴的 “洪流聯盟” 還沒有帶來定製化的量產車。

而滴滴、理想的出行聯盟,接下來面臨新的調整。此前桔電作為運營公司,委託理想汽車研發和生產。按照雙方最新達成的一致意見,桔電接下來將完成“去理想化”,轉型為獨立的主機廠 + 出行公司,並引入新的戰略股東。

至於李想對於汽車 3.0 時代的想象,相信不會隨著滴滴的退場而從理想汽車的未來版圖中抹掉。只是到了那個時候,兩家公司可能已經不在同一個陣營了。


- FIN -

晚點獨家 | 滴滴、理想合資的出行項目停滯,尋求獨立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