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鲁迅——《复仇》——治疗中国人“围观行为”的有益尝试

爱情带来温热,杀戮释放温热,这温热带来大欢喜,于是这两种行为便引起了围观,但被围观者不屑于成为演员,索性便用无为进行复仇,当复仇成功,他们自己便永远沉浸于极致的大欢喜中。

读《复仇》是会让人为鲁迅对国人心理的透彻理解拍案叫绝的,国人的围观行为由来已久。

以前国人围观处刑、斗殴,进而分发沾血的馒头治病、高呼叫好,是可以拿人民在封建思想的禁锢下,愚蠢和无知作为辩解的;

今天国人围观事故、打架,继而冷漠旁观,也尽可以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万一被碰瓷怎么办来为自己开脱。

重读鲁迅——《复仇》——治疗中国人“围观行为”的有益尝试

以前人们围观必须本人到场,而现在网络和手机为国人提供了便利,于是随时随地可围观。

唯一不变的是围观者“众”。

既然“围观行为”作为国人古已有之的劣根性,那么鲁迅又是做了怎样的有益尝试去治疗?

让我们开始阅读:

全文9个自然段,629个字,为我们展现了三个“大欢喜”。

第一部分用爱情的依偎,接吻,拥抱来唤醒热血,象征着一种引人追求,惹人喜爱的生命力,当获得这生命力,人们就获得了大欢喜。

第二部分用杀戮的利刃,溅射的鲜血,垂死之人的表现来激发热血,象征着一种简单直白、而又让人惧怕的生命力,当获得这生命力,人们也能获得大欢喜。

第三部分则是一个故事,讲述了想要得到生命力的两人,手拿利刃赤条条面对而站,想要获得双重的生命力,进而达到大欢喜。

但是,他们的行为引发了围观,这围观是如此的让人深恶痛绝。

为什么说着围观深恶痛绝,鲁迅用了许多形容词:“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如槐蚕,如蚂蚁”、“拼命地伸长脖子”、“豫觉着事后的自己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这些词汇描绘了这样一个景象。

重读鲁迅——《复仇》——治疗中国人“围观行为”的有益尝试

一群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围观者带着即将品尝到热血刺激味道的恶趣味如蝗虫般铺天盖地而来,这些不请自来的观众让即将能够享受到大欢喜的两人成为了舞台上的演员无法挣扎只能供人们亵玩

可转折由此而生,这两人突然完全停止了一切动作,也不散发任何情感,就这么静静的站着,直至永久仿佛以此向围观者复仇。

这沉默是如此的突兀,让围观者措手不及,等到对视的两人都将要“死亡”,围观者的耐心终于耗尽,无聊便肆意的滋生,于是他们缓缓退去并丧失生命力。

这时,曾经被围观的两人则用死人似的的眼光欣赏这无声的杀戮,终获得极致得大欢喜。

直至这里我们的阅读结束了,得到的似乎有些悲愤、有些孤独的意味,唯独治疗是确有其效的。

悲愤是源于对于国人围观这一劣根性的无奈,对当时国人丑陋、麻木的人文环境深深的悲哀和愤怒。

孤独则来自,只有当人群散去,才赫然发现原来只有自己仍然孤身一人,虽然能够获得思想上的先觉,但是却没有人能够共同战斗。

治疗确实起了作用。

能够治疗围观这种精神疾病的良药似乎就是以极大的毅力和韧性将一切引发这围观的事物停止,让无聊去充满围观者的皮囊、耗尽他们的耐心,进而让人们对围观这件事心生厌烦,让他们对围观的结果发生猜忌。

重读鲁迅——《复仇》——治疗中国人“围观行为”的有益尝试

鲁迅的尝试让我们有了开头,但是这条路依旧还很长。

从以前到现在,围观者和被围观者似乎都并没有什么改观,被围观者往往并不能保持住那股韧性,反而被围观者的行为和言语绑架,演绎一场场拙劣的悲剧。

甘肃19岁女孩跳楼事件中围观者的丑陋面目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根治围观这一民族劣根性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是我们不会气馁,因为曾有伟人为我们落下思想的道标。

重读鲁迅——《复仇》——治疗中国人“围观行为”的有益尝试

写在最后,赠与在读鲁路上寻求思想痛并快乐着的人们:“尽管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最值得爱的还是人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