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心生暗鬼:亏心事让书生白日见鬼,一病不起】

明代宣德年间,有一个姓丁的书生,本是江南官宦子弟,家道殷实丰饶,曾入国子监为监生,后来入选为县丞。

丁生年轻时为人任侠使气,性情豪迈,经常出入京城,又喜欢结交权贵,出手大方,却又不善营生,因此家道日渐中落。

有一年冬天,丁生将要远赴河北办事,途经镇江时,大雪纷飞,道路泥泞,路上空寂无人,就连一只飞鸟都看不到,心想当年韩愈被贬出长安,行至蓝关,情形恐怕也不过如此,悲怆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心中这么想,而口中也就不自觉朗声吟诵出韩愈留别侄孙韩湘子的诗句: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正沉吟间,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呼叫:“韩公留步,我韩湘子来了!”丁生扭头一看,发现一个和尚正孤身骑行,渐行渐近。只见这和尚,虽然形体瘦削,面貌清癯,却是神清气爽,气宇轩昂,知道这不会是一般凡夫俗子,就与他并骑而行。路上两人自我介绍,互道姓名与乡籍,原来两人家乡相距不远,和尚要去京城,正好可以同行,路上也好有一个伴侣。因下雪天,道路泥泞难行,于是两个人就合租了一艘船,走水路北上。路上一应花费,都是丁生一人承担,性格豪爽的他一贯大手大脚,倒也不以为意。

北上途中,同在一艘船上,两人日夜相处,因性情相近,倾谈之下,颇相契合,越谈越投机,掏心掏肺,披肝沥胆,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快到京城时,和尚整理行装露出两百大洋,和尚表示这是到京城办事的费用,还与丁生讨论到了京城之后要如何打点。和尚和丁生说这些话时,坦诚恳切,一点也不介意。但他怎么也想不到,丁生这时候却动起了歪念头。

丁生看到和尚布袋中沉甸甸的银子,心想一个出家人哪来这么多银子,估计非奸即盗,而自己这次出行囊中并不富余,一时贪念起,恶从胆边生,就有了劫财的打算。

这天风起,船行如飞。半夜时分,和尚起身撒尿,丁生乘他没注意,一脚把他踹入水中,落入水中的和尚大喊救命,由于船只行驰飞快,很快就听不见和尚的呼救声。但丁生本质上并非歹毒之人,和尚一落水,他就后悔了,自己怎么能够做出如此十恶不赦的事情来,急忙叫艄公掉转船头,回去搜救,但寻找了半天,竟然找不到。

艄公并不知道两人本不相识,以为两人是一伙的,当然更不知道和尚带有大笔银子,因此只是以为和尚自己不小心失足落水,并没有怀疑到丁生身上,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无可奈何。

此后,丁生心怀愧疚,惴惴不安。想自己平生行为,磊落洒脱,年轻时也有视金钱如粪土的气慨,如今只为一时鬼迷心窍,不仅有辱斯文,更是造孽啊。从此,那个月黑风高夜的所作所为就成为他心头之上挥之不去的执念,精神也变得恍恍惚惚。一年之后,竟因此而精神消耗,一病不起,精力不济而老眼昏花,眼前不时出现和尚的身影,转头向左则和尚在左,转头向右则和尚在右,喝水、喝酒,杯中也有和尚的身影,即便是闭上眼睛,和尚的身影也如在目前,几乎是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和尚的身影,如影随形,不离左右。

丁生既惭愧又害怕,有一天对妻子说:“我快要死了,我平生无一事欺人,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辜负的就这个和尚了,现在他日夜在我面前作祟,我还能活吗?”

【疑心生暗鬼:亏心事让书生白日见鬼,一病不起】

又嘱咐他儿子:“你以后千万要以我为鉴,做人做事切不可有一念亏心,须知举头三尺有神明啊。”

他儿子这年才十六岁,极为孝顺,听了他父亲的话,就到自己家不远处的一座武安王祠去祈祷。他拜倒关羽神像之下祷告:“父亲的性命危在旦夕,如果真是因为和尚的缘故,我愿意替我父亲去死,神明有知,既然报应不差,代父抵尝孽报也希望神明能够准许。”其声哀悯,叩头流血不止。之后每天都到武安王祠去祷告。

忽然有一日,有一个和尚登门求见丁生,门房以主人卧病在床为由拒绝和尚求见。和尚说:“我正是为你主人的病而来的啊。”丁生的儿子听到和尚的话,赶紧出门迎接,向和尚介绍了父亲的病情,希望和尚能以佛法驱魔逐邪。和尚笑着说:“我正是来驱除鬼邪的。”其子将和尚引至其父卧榻之前,丁生看到正是去年在船上被他踢下水的那个和尚,惊骇失色,转过头对儿子说:“每天只有我一个人看见鬼魂,你们都看不见,今天白昼现形,连你们都看见了鬼魂,我应该是死了吧?”和尚听完哈哈大笑:“你并不是真病,只是心病,我呢也不是真鬼。那年我们船上分别,幸好我通水性,我并没有被淹死。我上岸之后,流落到采石矶,寄宿武安王庙,前几天梦中听到神灵对我说:‘丁生已然后悔了,他的儿子又极其孝顺,你赶紧去救救他吧。’所以我日夜兼程赶过来,真想不到你会病得这么严重。”

丁生听了这番话,瞪大眼睛,发现真是和尚,而不是原来那个若有若无的鬼影,哭着说:“这是我平生做过的唯一一件亏心事,死有余辜。还好你命大,让我不致于罪不可赦。你今天来了,也是给我一个弥补罪过的机会,我就是死也可以安心了。”

丁生让儿子翻箱搜箧,偿还去年从和尚身上攫取的银子,还算上一年的利息。和尚也不客套,提囊而去。

从此,一洗压在心头多时的负罪感,丁生算是安心了,眼前再没有鬼影晃荡了,身体也很快就好了。

不久,入选为县丞,担任了三任县丞,以清廉闻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