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查户口”还仔细?他们是战疫一线的“福尔摩斯”

比“查户口”还仔细?他们是战疫一线的“福尔摩斯”

疫情防控期间

“流行病学调查”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这些平日里有些高冷的专业术语

被居民们熟知


比如,流行病学调查

就是传染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流调员不是查户口的

但问得可能比查户口还详细


在过去每一个重要时间里

你走过的路、遇到的人和发生的那些事儿

流调都要搞明白

来看个视频感受一下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试试


深圳“福尔摩斯”抗疫破案实录(视频来源:晶报)


“太烧脑了,就像一部现实版悬疑小说!”

“流调员,个个都是被学医耽误的福尔摩斯!”

很多人可能还有疑问

流行病学调查要调查些什么?


简单来说,疾控医生必须花大量功夫弄清楚被调查者在此前一段时间内,具体哪一天、哪个时间段、和谁一起?去过哪些地方?是否去过疫情高发地区?在某地停留了多久?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包括具体坐在什么位置、是否开窗等)?接触的方式、频率和总的时间,接触过的人有没有和自己类似的疾病临床表现等。


在这个过程中,疾控医生可能不分昼夜工作,可能要打很多电话,也可能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做现场勘查。流行病学调查这个工作,既是体力活,也是脑力活。除了做调查,还要写报告,分析疾病传播规律,撰写疫情风险评估报告等,为政府控制疫情提供决策依据。


一起来了解一下

他们更多的故事


比“查户口”还仔细?他们是战疫一线的“福尔摩斯”

1月份,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迅速成立流行病学调查组,分两组24小时轮流值班。他们日以继夜奔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控制传染源,把新冠病毒这个 “真凶” 的活动轨迹还原,找出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切断传播源头。


罗湖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健康保卫战,每个病例从“发现—报告—流调—转运—隔离—治疗”都是一场快速 “围剿战 ”,这就要求疾控部门的流行病学调查组能够随时待命,快速侦查“敌情”,并能迅速编写 “作战方案”。


三个多月来

罗湖区疾控中心

总结出了诸多可圈可点的经验

完成了众多确诊和疑似案例的调查


截至4月13日,罗湖区累计流调疑似病例

57例,其中确诊病例41例,其中排除16例,调查密切接触者100多人,分析8个聚集性案例。


比“查户口”还仔细?他们是战疫一线的“福尔摩斯”


破解被调查者

“忘记了”“不想说”难题


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核心是准确了解患者发病前最长潜伏期内和发病后的详细生活轨迹,判断患者的感染来源及其密切接触者。


疾控医师在流调过程常会遇到两个难题:一个是 “忘记了”,另一个是 “我不想告诉你”。


流行病学调查要获取患者发病前14天到就诊当天的全部生活轨迹及关键细节,但回忆近20天的生活细节确实很困难。


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为准确获取这些细节,工作人员会鼓励患者打开手机,翻阅通话记录、支付记录、聊天、照片、订票、就诊等记录

帮助患者回忆到过的地方,停留的场所特点,接触的人、接触时是否戴口罩等关键信息。


也有因为出于对自我隐私的保护等原因,患者会故意遗漏某些关键信息或报告错误信息。调查人员这时候会运用生活常识对患者所述的内容进行逻辑校验、推理,发现矛盾之处或关键细节缺失之处。甚至,他们将通过公安机关的侦查手段进行补充,确保信息全面准确。


要知道,流调人员获得真实、有效的人群信息,才能科学评估疫情动态,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


比“查户口”还仔细?他们是战疫一线的“福尔摩斯”

图片来源:深圳卫健委


此外,对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是贯穿于病人自诊断起到解除隔离止全过程,为避免重复调查,并与病人建立信任,罗湖区疾控中心采用了 “首调负责制”即首次调查患者的流调人员负责全程调查,中途不更换调查人员


调查人员与患者建立微信和电话联系,不定期了解病情的变化,鼓励患者随时报告回忆起来的重要信息,掌握病人的每次检测结果、入院、出院及出院后隔离医学观察的情况。


这个过程,很多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人员甚至和病人产生 “化学反应 ”,变成了好朋友。


比“查户口”还仔细?他们是战疫一线的“福尔摩斯”


流调需要获取大量生活细节

不免有人担心

自己的隐私能不能得到保护


保护个人隐私是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明确规定。为避免病人隐私泄漏,在流调报告的首页用醒目的大字提醒使用者注意保密及泄密者需承担的法律后果,以提醒使用者注意保密,相关文档也使用了密码保护。


认识不断深入

流调过程不断完善


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的病毒

人们对病毒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防控措施也在不断改进


因地制宜修改调查表


1月21日,罗湖区发现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患者是一位来自武汉,到深圳探亲的老爷爷,既未去过华南海鲜市场,也没有接触过野生动物,在武汉和老伴过着简单的退休生活,除了晨练就是坐轻轨去市场买菜。


当时,流调员使用的是国家防控方案中的流行病学调查表,该表主要收集与农贸市场和野生动物接触有关的暴露史,对发病后的生活轨迹关注不多。


这名患者对罗湖区来说是输入性病例,防控工作的重点在于如何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潜在传染源,调查的重点就是要尽快找到全部的密切接触者。


为此——

流行病学调查组,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知识,修改了个案调查表,减少市场和野生动物接触史,增加发病的生活轨迹信息,并要求精确地描述病人发病后每天停留的场所、接触的人及是否戴着口罩等关键信息。


之后,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完成,找到了全部密切接触者,没有发生密切接触者以外的续发病例。


比“查户口”还仔细?他们是战疫一线的“福尔摩斯”


及时提前密切接触者的判断时限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特征,有的传染病出现症状的那一天开始有传染性,有的传染病在潜伏期就有传染性了。新冠肺炎是哪一种?刚开始,大家都不清楚。


罗湖疾控的流行病学调查组一直关注新冠肺炎的科研进展,1月23日起,主动将密切接触者判断起始时间从发病后提前到发病前2天扩大密切接触者的判断范围


此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中才将传染期提前到发病前2天,罗湖区的做法早于国家方案


比“查户口”还仔细?他们是战疫一线的“福尔摩斯”


实施五个“立即”

为战疫争取更多时间


在这场战斗中

罗湖疾控的流行病学调查小组

将他们的“战斗”方式

总结为五个 “立即”


0

1

接到疫情报告立即开展调查


病人在发热门诊等转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留给疾控调查的时间很短。一旦转到定点医院,将失去面对面访谈的机会,会影响调查的质量和进度。为此,罗湖疾控采取24小时待班制度,确保随时出动,及时调查

0

2

调查结束立即编写疫情简讯


信息是防控措施的指令,既要快,又要准,还要全面

。罗湖疾控制定疫情简讯的模板,包括但不限于患者基本信息以及感染来源等,以确保病例流调后,立即开展密切接触者管理,立即开展相关地点消杀。

0

3

立即撰写初次流行病学报告


当新冠病例被诊断后,流行病学调查组要立即写流行病学报告,报告会被发送到相关部门,用于大家掌握病例基本信息,并根据每个病例的情况开展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所以,流行病学调查组的“侦探们”,往往前一刻在汗流浃背做调查,后一刻就在撰写报告。

0

4

涉及其他地区立即知会当地


人们的行程错综复杂,有时病例在罗湖区被发现,但其实他工作和生活在其他地区。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就要

立即将病例信息报告市疾控并知会其他地区,以免造成疫情处置延误。比如罗湖某个病例在龙岗的公交公司上班,这就涉及到大规模的密切接触者排查,罗湖疾控掌握到这个情况后立即告知了龙岗疾控中心。

0

5

流调信息有变化时立即更新


患者回忆发病前的生活轨迹时难免会遗漏,调查人员与病人建立联系,随时补充调查关键细节,并随时更新流调报告,确保流调报告内容全部准确。


看完是不是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有了更深的了解呢?

他们为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切实保护公众安全

发挥了巨大作用

大家如果碰到流调

也要积极配合哦~


比“查户口”还仔细?他们是战疫一线的“福尔摩斯”

信息来源:健康罗湖、深圳晚报、深圳卫健委

编辑整理:新时代新罗湖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