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最聰明,也最善於洞察人心的皇帝,假如他是一位大臣的話,絕對是可以跟"不倒翁"馮道有得一比,連嚴嵩都未必是他的對手。嘉靖玩弄大臣,搞政治平衡術的手段極其高明,天賦異稟的嘉靖帝,後期不能把才華發揮在治國上,一味求仙問道,導致大明帝國逐漸衰微。從"受制於人"到"人受制於我"的皇帝 嘉靖皇帝本是藩王,明武宗駕崩後,因為無子絕嗣,大臣就讓嘉靖奉明孝宗的"大宗",承繼帝位。
但嘉靖不幹,登上帝位後,為了追諡父親的皇帝稱號,由此,嘉靖從"受制於人",變身"人受制於我",成了大明王朝真正的主人。手段高,格局低的皇帝 大禮儀之爭發生時,嘉靖還僅僅是十幾歲的少年天子。在這場激烈的權謀鬥爭中,勢單力孤的嘉靖竟然從複雜的朝爭中勝出,足以顯示嘉靖就是一個天生的權謀家,嘉靖從來不怕朝政的複雜,甚至故意挑起爭端,他就靠自己出色的政治平衡能力,把大臣們玩的死去活來。
這就是他幾十年不上朝,但朝政依舊可以牢牢把握在手上的原因。 到嘉靖中後期,大臣們都習慣了對皇帝的俯首貼耳,沒人敢跟他玩心眼。 但從本質上講,嘉靖所為乃是帝王御臣之術,絕不是治國之道,他的心思全部著眼於個人的權力,而不是國家的發展之道。 再難聽一點說,嘉靖的思維裡只有個人的小利益,沒有國家大利益,手段夠高,格局太低,可惜了他的天賦。
隨著他完全控制朝政,多元化的朝政格局,完全變成了大臣們仰人鼻息的沉悶局面,嘉靖皇帝就像失去動力的發動機,從此熄火,受"宮女刺殺事件"影響,嘉靖皇帝從此深居內宮,一心修道,朝政成了他的副業。本來嘉靖完全掌握朝政後,如果發揮獨裁的優勢,下大力度改革弊政,大明走向一個新的繁榮也未可知。但一旦獨裁者走向墮落,就是一個國家災難。
從此,嘉靖忙於修道,外朝忙於獻媚爭寵,大臣們明知癥結所在,既無能為力,也沒人敢點明,只能在嘉靖劃定的圈子裡人魔共舞,這就是大明自嘉靖衰敗的原因。總的來說,嘉靖不是好皇帝,有能力有天賦,心思不在治國,比較自私,大明滅亡的種子,始自於他!